本文用三个章节讲解道德经:
1、原文
2、白话文解析(用白话文阐述原文的具体含义)
3、学以致用(讲述道德经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道德经第十七章原文。
太上,下知有之;
其次,亲之豫之;
其次,畏之侮之。
信不足,有不信!
由其贵言。成功事遂,百姓谓我自然。
道德经白话文解析。
领导者中最高层次者是让百姓只知道他的存在,而不知他的具体形态,他在无形中做成事;
其次是日夜操劳,民爱物,广施恩惠,受到百姓的亲近和交口赞誉;再其次是为人苛刻。
凶恶,百姓生畏,暗中侮谩他。统治者信用不足,才使民众不信任他。
最上等的统治者治国悠闲、不多费口舌。
其功业的完成是百姓做的。
百姓没有受到统治者具体的指教和领导,是一种无形要素激活了他们的自觉性,使他们感觉生存方式本然如此。
。
老子这里把统治者分成几个层次。
最上等者是道家;其次者类似儒家;再其次者类似法家。
领导者想成为最上等者必须深刻领悟自己的职责。
苟子说:“明主好要,而暗主好详;主好要,则百事详,主好详,则百事荒。
”(《荀子,王霸》)韩非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韩非子·扬权》)这些都是要说明高明的领导者无须抓具体的繁杂之事,只抓“要”即可。
抓“要”抓到百姓不知有君的程度。
领导者不必布置别人做什么,而是启发其做什么。
应使之感觉是我自己要这样做的。
领导者不替别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启发他自己想出方法。
领导者于无形中营造良性的软环境,使下面的人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可遏止。
陆续会更新道德经全部章节,
为了能找到我,请点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