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朋友问,是不是人人都有天职天赋?比如马云注定能成为大企业家。董卿注定是主持人,反过来我是不是被抛弃的?我没有天职,没有天赋,才会工作得这么辛苦,不想上班。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前些天吃饭的一个小插曲,8岁的小侄子一边吃饭一边讲话,我们提醒他,他说讲话是我的权利,爱讲话是我的天性,是我的特长。这一番话把我们说的一一愣的,心里既为小家伙良好的自我认同而高兴,也明确了下一步要如何帮助他,更好地发挥天性,让天性为他引路的同时,既不打扰他人,又能做些有价值的贡献。
如果从负向和批判的角度来看,吃饭爱讲话就是一个缺点。而从发展和因势利导的角度来看,爱讲话就成了有待发挥的天赋。假如天赋得到良好的指引和运用,跟现实世界发生有价值的关联和互动,带来了使命感、责任感的话,就会逐渐演变成天职。就像被拣选一样,做着自己喜欢有惠人惠己的事。找到天职的人是幸运的人,但是每个人都能找到,还是像这位朋友说得,有些人是被抛弃的。
我们先来看看古人是如何定义天职的。古人在荀子天论的基础上把天职总结成了一句话,不为而成,不求而得。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职只认如此。这句话的意思是四时变化,万物生长是天的职能,就叫天职。这句话对应到人的身上也一样,如果充分了解了自己的天赋和兴趣倾向,而且有足够的行动力和意志力的话,终有一天你会发现,顺应着天性的指引和发展规律,走好当下的每一步,应该担当的各种角色责任,走着就能找到自己的天职。
找到天职的人并不是不辛苦,而是因为心里有爱,所以甘之如饴。那么怎么才能找到自己在职业发展上的真爱?今天要学习的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在结合前面学习过的性格类型、生涯发展和彩虹图等知识,能够帮大家进一步的梳理和明确自己的职业倾向,甚至我喜欢我能够我愿意的线索,规划好自己的生涯。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霍兰德在年提出了具有广泛性的社会影响的职业兴趣理论,他认为人的人格类型、兴趣和职业密切相关,兴趣是人们活动的动力,能够促使人们积极愉快地从事和兴趣相关的职业,并且职业兴趣和人格之间也存在着很高的相关性。这个理论很好用,可以帮助我们一目了然地梳理自己。
霍兰德认为,根据所喜欢的职业对人还是对事重复还是灵活等特点,人们可以分为现实型、研究型、社会型、企业型、传统型和艺术型6种类型。首先来看属于对事重复类型的现实型,这一类人善于从事操作性的工作,手脚灵活、动作协调,偏好具体的任务,不善言辞、做事保守、比较谦虚,缺乏社交的能力,通常喜欢独立做事,典型的职业有摄影师、机械、装配工、木匠、厨师等等。
再来看属于对视灵活类型的研究型,这一类人是思想家而非实干家,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强、求知欲强,肯动脑,但不愿动手,喜欢独立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知识渊博,但不善于领导他人,考虑问题理性喜欢逻辑分析和推理。典型的职业有科学研究人员、工程师、电脑编程人员等等。
接着看对人灵活类型的社会性,这一类人喜欢与人交往,不断地结交新的朋友,善于言谈,愿意教导别人关心社会问题,比较看重社会义务和社会道德。典型的职业有教师、咨询人员、公关人员等。
第4种是对人重复类型的企业型,这一类人追求权力权威和物质财富具有领导才能,喜欢竞争、敢冒风险、有野心,习惯以利益、得失、权力、地位、金钱等来衡量做事的价值,有比较强的目的性。典型的职业有销售人员、政府官员、企业领导和律师等等。
第5种,在横轴的最左端,属于对事也对人和重复类型的组合叫做传统。这一类人尊重权威和规章制度,喜欢按计划办事,细心、有条理、习惯接受他人的指挥和领导,自己不谋求领导职务,通常比较谨慎和保守,缺乏创造性,不喜欢冒险和竞争,富有自我牺牲精神。典型的职业有秘书、会计、行政助理、图书馆、管理员等等。
第6种在横轴的最右端,属于对事也对人和灵活类型的组合叫做艺术型。这一类人有创造力,乐于创造新颖、与众不同的成果,渴望表现自己的个性,实现自身价值,做事理想化,追求完美不重实际,有一定的艺术才能和个性,善于表达,怀旧心态较为复杂。典型职业有演员、雕刻家、作曲家、诗人等。
尽管霍兰德将人分了这6种倾向类型,但在现实中,大多数人并不是只有一种兴趣倾向,事实上恰恰相反,很多时候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同类型的混合体,只是在程度上有所区别,因为每个人都是不同类型的组合,所以会产生各种不同的兴趣模式。
最常见的有三种,第1种,某一些兴趣比较强,其他的兴趣比较弱,通常来说就是偏科,比如哈利波特,他就是在勇气和领导力方面异于常人。对于一些学科,比如黑魔法防御特别感兴趣,但是其他学科就兴趣一般,爱因斯坦、爱迪生和尼采,其实都是偏科生,遇到这种情况需要激发,而不是打击一个人的天赋。
第二,各种兴趣都很强,没有分别,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多才多艺,比如被称为别人家的孩子。但是他也有自己的烦恼,那么多兴趣爱好做都做不过来怎么办?跟他一起玩打分游戏,通过从0~10的喜好程度评估,让他自己做主次的选择,兴趣广泛,也要有所专攻,避免成为三脚猫。
第三,各种兴趣都很弱,没有分别。这类人有时会说,我也不知道我喜欢什么,很多小朋友都是这种模式,家长常常觉得他们有问题,却总是忘了他们自己可能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这种兴趣未分化的类型,需要的是更多的鼓励和尝试,全家人一起探索,而不是相互打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了解职业兴趣倾向,尽可能在相关领域找到自我实现的通道。即使是一份兼职或者志愿者工作,也能够提升我们的职业幸福感,减少工作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