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小学生一定要知道的国学常识哲学知识
TUhjnbcbe - 2025/2/17 18:54:00
北京治疗白癜风有哪些方法 http://pf.39.net/xwdt/240611/m3pjgm6.html

1.墨家的开创者是墨翟,他是中国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和自然科学家。墨家的主要思想主张有以下两点∶兼爱,指完全的博爱,把对待亲人的方式扩展到其他陌生人身上;非攻指反对侵略战争。清净无为是道家的主张,仁政是儒家的主张,以法为教则是法家思想。

2.曾子∶"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不曾复习?"三省包括修已和对人。主张对人要诚信,修已要贯穿整个人生,要时时温习旧经验,求取新知识。

3.《周礼》是西周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周公旦所著,其内容丰富,大至天下九州,天文历象;小至沟渠道路、草木虫鱼、邦国建制、政法文教、礼乐兵刑、赋税度支、膳食衣饰、寝庙车马、农商医卜、工艺制作等,堪称为上古文化史之宝库。

4.《尔雅》是儒家的经典之一,是后代考证古代词语的一部著作,被认为是中国训诂学的开山之作,在训诂学、音韵学、词源学、方言学、古文字学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它是我国第一部按义类编排的综合性辞书,是疏通包括五经在内的上古文献中词语、古文的重要工具书。

5.《左传》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司马迁和班固都证明《左传》的作者是左丘明,这是目前最为可信的史料。《左传》对后世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历史学方面,它不仅发展了《春秋》的编年体,并引录保存了当时流行的一部分应用文,为后世应用文写作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6.《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国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现存五十五篇,约十余万言,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为秦统一六国提供了理论武器,同时也为以后的封建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根据。书中记载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最著名的有"自相矛盾"、"守株待兔"等,给人们以智慧的启迪。

7.《准南子》又名《准南鸿烈》,是西汉宗室淮南王刘安主持宾客编写的。《准南子》在阐明哲理时,旁涉奇物异类、鬼神灵怪,保存了一部分神话材料,像"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等古代神话,主要靠本书得以流传。

8.荀子,中国战国时期赵国猗氏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荀子·劝学》的内容涉及哲学思想、政治问题、治学方法、立身处世之道、学术论辩等方面。此书中的经典语句流传至今,如"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等。

9.孟子,战国时期鲁国人,名轲。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他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10.《易经》是我国一部最古老而深邃的经典,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易经是一本关于卜筮的书。"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规律的书。

11.太极拳中的“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弱胜强”的思想源于哲学家老子。老子说∶"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王宗岳的《太极拳论》说∶"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12我国最早提出哲学思想的著作是《已经》。《易经》以一套符号系统来描述状态的变化,表现了中国古典文化的哲学和宇宙观。它的"天人合一"的宇宙思维模式,注重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把人与自然看做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整体,以阴阳两种元素的对立统一去描述世间万物的变化。

13.《劝学》是荀子的代表作品。全文共由两大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论述学习的重要性;后一部分,论述学习的步骤、内容、途径等有关问题;而以"学不可以已"作为贯穿全文的中心思想。

14.董仲舒大力提倡儒家思想,将孔子的大一统思想视为天地之间永恒的规则、古今通用的道理。针对汉朝初年思想界"百家争鸣"的现状,他提出大一统的主张。建议以儒家学说统一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孔子思想的正统地位,成为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的强大思想武器。

15.春秋战国时期,韩非主张"法不阿贵",法治的对象是广大臣民,除国君外,不论贵贱,一律受法的约束。这种思想对中国法制思想有着重大贡献,对于清除贵族特权、维护法律尊严,有积极的意义。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学生一定要知道的国学常识哲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