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短短几十年,疫情占了三年,年8月8日,成都一女士用最极端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并且差点伤及无辜路人,无论她因为什么原因,经历过什么,犯下过什么错误,这一刻全部都释然了,也再也无法回头了。她用自己的生命告别了所有的一切,包含最后一跃险些伤害无辜路人的错误。
今天网络很多人都在聊这个问题,你若选择离开人世,为何还要伤害她人。确实当事人在做最后决定时未曾考虑过此举的后果。但事件已经发生逝者已矣,不用在去做过多的评价。
鲁迅说过一句话“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
这段话,很拗口,但不难理解,用来形容疫情下的人类种种行为完全不为过,
在疫情当下很多人不仅是“旁观者”,有的人也成为了“当事者”。
“旁观者”效应是一个社会心理学名词,指的是“面对某个事件,个体的责任感往往很强,但群体的责任感却会因为被分摊而稀释。”
“旁观者效应”在生活中比比皆是。我在抖音上刷到过一个视频,一个人近中年的男子,死拽着一个女性的胳膊,蛮横地拖着她过街。
那名女性身单力薄,一边捂着脸哭泣,一边挣扎着反抗。
抖音主“正义感爆棚”地在视频上方写着:
“光天化日之下,一个大男人居然公然欺负一个弱女子?”
一看点赞数,六万。
可我总觉得哪里不对劲,留言问了句:“您当时在场,怎么没有上去阻止呢?”
十分钟后,我收到了她的回复:
“我也是一个女生,怎么阻止?何况,万一只是家庭纠结,我们外人又有什么话语权呢?”
她说的好有道理,我竟一时无法反驳。
可能我们中国人骨子里就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基因吧,看到有人为非作歹,第一反应不是冲上去帮忙,而是围成一圈看戏。
当然,我也只是夸张的说法,好人当然也有。
就拿西门君的经历来说,杭州有一年下大雪,地面特滑,走着走着,一位老人滑倒了。
结果,人们面面相觑,纷纷陷入了犹豫之中。
这时候,一个男青年主动站了出来,说了一句:“阿姨您等等哈。”然后转头对我们喊到,“大伙拍个视频,替我做个证!”
被他这么一号召,许多男男女女果断上去扶起了老人。
老人扶着腰缓缓站起来,叹了一口气说道:
“谢谢你们啊。可是拍视频做什么呢?我又不会讹你们,唉。”
听到这句话的我,心里五味杂陈。
有时候我真的分不清,人性究竟本善还是本恶?
孟子说,“人之初,性本善。”荀子却反驳说,“人之性恶,其性者伪也。”
在我看来,人性也许更贴近《烈日灼心》里所说的那样:
“在我眼里,人是神性和动物性的总和,就是说他有你想象不到的好,更有你想象不到的恶,没有对错,这就是人。”
看到新闻义愤填膺的你,能保证自己在现场不是漠不关心的其中一员吗?
用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里有一句著名的台词来结束一切:“生而为人,我很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