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家争鸣
出现的原因
经济因素: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政治因素: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分封制渐趋瓦解。
阶级因素:原来社会地位较低的士,在社会生活中活跃起来,受到各诸侯国的重用。
文化因素:私学出现,贵族垄断教育、学术的局面被打破,平民百姓也开始接受教育。
主要学派和代表人物
道家,老子、庄子
儒家,孔子、孟子和荀子
墨家,墨子
法家,韩非子
历史影响
“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中国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在很大程度上,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二、儒家
春秋时期的孔子
主要思想
哲学:并不否认天命鬼神的存在,对鬼神敬而远之,优先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
政治:核心是“仁”和“礼”;强调“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教育
教育原则上:主张“有教无类”
教学方法上:主张“因材施教”
学习方法上:主张把学与思结合起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坚持正确的意见,“当仁不让于师”
地位: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影响
对中国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是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思想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