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司马迁的师祖被自己的学生狠狠地羞辱汉书
TUhjnbcbe - 2025/1/19 17:49:00

李大嘴大嘴读史

《太公家教》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可是有这样一个学生,因为老师说了他几句,居然直接把老师送去劳动改造,极尽羞辱,很不像话。

这个学生是楚王刘戊,这个老师是申培公。

故事记载在《汉书·楚元王传》以及《汉书·儒林列传》中。

故事还要从楚王刘戊的爷爷刘交说起。

刘交是汉高祖刘邦同父异母的弟弟,刘交是个“书牍头”,也是刘邦这一辈四兄弟中最有学问的一个。

刘交年少的时候跟随荀子的徒弟浮丘伯学习《诗经》,刘交和三个师兄弟关系很好,这三个人分别是穆生、白生和申培公。

刘交学得摇头晃脑、乐在其中的时候,秦末的战乱不期而至,刘交只好中断了学业。一直等到天下一统,刘交受封楚王之后,才有机会重拾书本,刻苦钻研。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刘交把三位师兄弟都请到身边,给了个官职,重拾同窗之趣。

在刘交的推动下,楚国成为当时中国的《诗经》学研究中心和学术空气最浓厚的地区之一,甚至开宗立派,创造了“元王诗”的学派。

四位师兄弟中,造诣最深的是申培公。申培公不但被汉文帝封为博士,还和穆生、白生一起担当起教育刘交孙子刘戊的责任。

刘交的儿子刘郢客同样是个学霸,因为学问好,被任命为老刘家的宗正,管理宗室事务。只可惜,刘郢客好人不长命,在楚王的位置上坐了四年就去世了,第三任楚王刘戊就此登场。

富不过三代,读书也一样。刘戊不是一个好学生,让穆生、白生和申培公很是头疼,以前有爷爷、爸爸的压制,刘戊还不敢乱说乱动,现在终于可以我的地盘我做主了。

《汉书·楚元王传》记载,“王戊稍淫暴,为薄太后服私奸,削东海、薛郡,乃与吴通谋。”

任性的刘戊在薄太后的国丧期间胡天胡帝,他的堂兄汉景帝小施惩戒,减少了刘戊的封地。怀恨在心的刘戊不检讨自己的过失,反而和吴王刘濞眉来眼去,图谋造反。

刘戊的叔叔刘富苦口婆心劝说自己的侄子,刘戊的回答是:“季父不吾与,我起,先取季父矣。”你不跟着我干,等我造反了,第一个就拿你开刀。

申培公和白生也来劝谏,按理说,这可是爷爷辈的老师,刘戊总该听得进去了吧?

然并卵,刘戊这个学生,直接一道命令,把老师拿下,“胥靡之,衣之赭衣,使杵臼雅舂于市”,新仇旧恨一朝报之。

用绳索把老师串成一根绳上的两只蚂蚱,让老师穿上囚犯的衣服,在大庭广众之下舂米劳动改造,师道尊严荡然无存。

细心的读者会问,还有一个老师穆生去哪里了?

这里就牵涉到一个典故“醴酒不设”。

穆生不会喝酒,老楚王刘交开轰趴的时候,总是很贴心地为穆生准备醴酒,也就是酒精度很低的甜酒。等到刘戊继位以后,这个待遇被有意无意地取消了,穆生长叹:“可以逝矣!醴酒不设,王之意怠,不去,焚人将钳我于市。”该说拜拜了。

申培公和白生觉得穆生的反应有些过头,一起来劝说穆生留下来,怎么也要看在老王爷的面子上,穆生搬出《易经》说,“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以小见大,新楚王不是个可以辅佐的人。

穆生坚持办理了病退手续,义无反顾的走了。这才躲过了这场羞辱。

曹植的《酒赋》中有一句:“穆生以醴而辞楚,侯嬴感爵而轻秦”,前半句说的就是穆生“醴酒不设”的典故。

经过这次丢脸丢到家的经历,羞愧不已的申培公也告老还乡,闭门谢客,一心一意教书育人。

申培公教出了很多有名的学生,其中一个学生孔安国正是司马迁的古文经学老师。

说起来,后来因为七国之乱失败自杀的楚王刘戊,还是司马迁的师伯呢!

1
查看完整版本: 司马迁的师祖被自己的学生狠狠地羞辱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