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张杰实习生甘昕祎摄影陈羽啸
在历史的天空上,闪烁着众多卓越思想家的精神光芒。南宋理学家、哲学家、教育家张栻就是其中一位。
由实施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承办的“名人大讲堂”,迎来了“张栻月”。10月26日晚,“名人大讲堂”邀请到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院长、博士生导师肖永明担任主讲人,做客四川省图书馆,做了一场名为“张栻的事功与学术”的学术演讲。
对张栻深有研究的肖教授,从家庭影响、人生事功、师承来源、思想精要等几个重要方面,向大众介绍了张栻这位在中国思想史上非常重要的存在——虽然只活了四十八岁,但在政事、教学、哲学三个方面,均有建树,是一位全能型人物,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
张栻(公元年—年),字敬夫,号南轩,谥曰“宣”,南宋汉州绵竹(今德阳绵竹)人。曾历任静江知府(今广西桂林)、江陵知府(今湖北荆州)等职,皆政绩卓著。他在湖南创建了城南书院,主教岳麓书院,从学者达数千人,初步奠定了湖湘学派规模,成为一代学宗。他尤其对宋代湖湘学派和蜀学的贡献甚大,是南宋著名理学家、哲学家、教育家。
继承抗金名将的父亲遗志
陈书抗金关心民生
家庭熏陶对人才培养非常重要。张栻的父亲、抗金名将张浚对他影响很大。张浚是北宋徽宗年间的进士,为官时间横跨北宋和南宋,历仕钦宗、高宗、孝宗三朝。在任期间,出将入相,力主抗金,组织北伐,号称中兴名相,但遭秦桧等人排挤,被贬在外二十余年。张栻自幼随父侨居外地。张栻六岁时,张浚被贬永州,张栻随父前往。后来张浚再辗转于永州、潭州等地,张栻亦跟随着父亲的足迹侍居左右。
孝宗隆兴元年,张栻父亲张浚被提拔为枢密使,都督江淮军马,在今天的南京设都督府。张栻随父在都督府任参佐。时张栻“内赞密谋,外参庶务,其所综画,幕府诸人皆自以为不及也。”这也从侧面说明张栻在政治、军事上的突出能力。后来,经人推荐,张栻复召为吏部员外郎,兼权起居郎侍立官,后又兼侍讲,除左司员外郎,在孝宗身边前前后后前后担任了一系列的官职。
张栻受其父亲影响,秉承父志,反对和议,力主抗金,以收复中原为志。朱熹称其“慨然以奋伐仇虏,克复神州为己任”。张栻向皇上陈书抗金之志,风骨铮铮。在担任吏部侍郎期间,他对当时的不合理的制度敢于批判。此外,他还特别注意“民生”、“正君心”等层面。在孝宗身边总计不到1年的时间里,张栻被召对六七次。所言大都为修身、务学、畏天、恤民、抑权幸、屏谗谀之类,反复推明抗金复仇之义。但遭到孝宗周围近臣的不满,被排斥离朝,回到湖南。
张栻居官十载中,在朝为官时间则不到一年时间,剩下的九年多时间则辗转于地方。张栻抱着经世致用的精神,做了非常多的实事。他每到一地,都能关心民生,访求利病,改革弊政,兴利除害,减轻负担,兴办学校。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院长、博士生导师肖永明
主教岳麓
反对以应付科举考试为目的
相对于在政治上的努力,张栻在教育事业上的功业或许更为显著。张栻的教育事业是从书院开始的。两宋书院的繁荣,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大事,理学士人常常将书院作为宣扬学术、培育人才的文化载体。张栻亦不例外。
岳麓书院坐落于长沙岳麓山脚下,创立于北宋开宝九年,由当时潭州知州朱洞创立。在刘珙修复书院以前,岳麓书院已经通过北宋时期林允、周式的建设与努力,与嵩阳书院、白鹿洞书院齐名,并称为历史上的四大书院。又因为书院由政府官员所创,其意义亦于其他民间所立书院不同。
岳麓书院修复完成后,刘珙请张栻作《岳麓书院记》,并主教于岳麓书院。张栻才真正意义上以书院为依托,进行讲学。张栻主教岳麓书院,共有两段时间,前后近八年。在岳麓书院主教期间,在教育宗旨、书院功能等方面,使得岳麓书院实现转变。
张栻不赞成读书只为举业的功利主义,而是融入儒家的社会关怀,倡导通过教育培养传道济民的人才。张栻主教岳麓书院时,在《岳麓书院记》中申明新的教育宗旨。他非常反对以应付科举考试为目的,反对以汉唐的传注经学为教学内容。
张栻主教书院后,除了继续实现书院本身就有的教育功能,又增加学术研究研究的功能。就张栻本人而言,现存的论著,最为著名的《论语解》《孟子说》,都是在主教岳麓书院期间完成的。这些作品已经超越了此前的句读之学,达到学术理论探讨、学术议题生发的水准。
张栻在主管岳麓书院教事时,从学者达数千人,奠定了湖湘学派规模。他进一步开拓湖湘学派的学术思想。将理学理论的构造、理学范畴的丰富、理学命题的精密等方面,进一步的完善和深化。他编辑刊行《知言》《五峰集》等,并以之传授弟子。另一方面,他又广泛吸取前辈学者如周敦颐、二程、张载等著名理学家的思想,撰写、刊行了《太极图说》《张子太极解义》《伊川粹言》等。此外,除了朱熹,他还与同辈学者如吕祖谦、陈傅良、陆子寿等展开学术会谈或书信交往。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院长、博士生导师肖永明
发展出自己的学术体系
主张“格物致知”、“居敬主一”人人可学人人可做
张栻的所生活的年代,是理学发展日臻精密的时期。其学术因为特殊的人生经历有事功色彩之外,他也同样继承了北宋先贤的思想资源,发展出自己的学术体系。张栻对宋代理学中几乎所有范畴(诸如太极、理、心、性、格物致知、居敬穷理、知行等)都进行探讨,提出一系列精辟和独到的见解,为宋明理学的发展有其重要贡献。是时与朱熹、吕祖谦齐名,并称“东南三贤”。
张栻主张“格物致知”、“居敬主一”这两种修养功夫是人人可学、人人可实践的,只要持之以恒,每日坚持练习,便能实现自身德性的体现,气质的改变,向着“圣人”的境界前进。张栻对于人性、人心的论述,秉承“心”具有主宰作用,打破了圣人凡人、智者愚人在人性上的差别,修正了荀子、汉儒、韩愈等人对于人性分等级的看法。让人们突破了人性有差别的看法,消除了普通人由于人的本性的差异,而无法进行后天修养的顾虑。论证了所有的人都可以通过后天的功夫修养,不断地实践,来改变气质。
学与思的关系上,张栻主张“学思并进”。他还特别重视对学生独立思考精神的培养。提出学不因人噎食,学不问贤愚的主张。在知和行的关系上,主张知和行二者的结合是教学中须贯彻的重要原则方法。
自先秦时代开始,孔墨两派就开始了义利的讨论,延续到宋代已经有多年的历史。在儒家看来,贵义贱利,重义轻利是正统观点。宋儒把义利之辨与“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联系起来,引申出存义去利的政治伦理原则,使得义利之辨这一主题具有了鲜明的理学特色。张栻作为宋儒中的一员,其义利之辨也带有鲜明的理学特色。
总之,张栻不但继承了湖湘之学,也继承、吸收了其他理学家、理学学派的学术思想,故成为南宋理学集大成的主要理学家之一。他使得湖湘学派的理学思想体系更加完善,理学范畴更加丰富,理学命题更加精密。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院长、博士生导师肖永明
两个优秀灵魂的惺惺相惜
张栻与朱熹常同舟往返于湘江“朱张渡”由此得名
很多人都知道,朱熹是南宋大理学家,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位大咖。但较少为人知的是,张栻与朱熹关系密切。《宋史》卷《道学传三》将朱熹张栻合为一传,表明两人在学术思想和历史现实上的联系。朱熹曾称赞张栻为“道学之懿,为世醇儒”,并亲自撰写过两篇祭文,在祭文中谈及张栻对自己的影响。朱朱熹与张栻一生见过三次面,其余时间则是以书信形式进行学术交流。两人还曾一同登游南岳衡山。
朱张有着共同的学术志向,同为承继孔孟之圣学而努力,在交游的十几年中,相与切磋却从不含糊。面讲与书传,是非对错之间“缴纷往反”而又趋于“同归而一致”,在这个过程中,俩人的学术都得到了精进。除了朱熹,张栻也与吕祖谦、薛季宣、陈傅良等人,以或面质、或通信的方式,探讨学术,交流学问,潜移默化地影响南宋一代的学术发展。朱张会面其实也是一次“朱张会讲”,是学术交流的一种方式,对两人的学问增长都大有裨益。
朱张二人年龄相仿,又有相同的学术渊源和人生经历,结下极其深厚的学术友谊。两人相互交流探讨,不仅助推宋代学术的发展,也为宋代历史留下一段佳话。乾道三年,张栻身兼二职:主教岳麓书院,讲学城南书院。岳麓与城南仅一江之隔,前者在湘江之西,后者在湘江之东。所以事实上,朱张之间的会讲,对理学中的一系列问题的探讨,是在两所书院轮流进的。因为朱张二人经常同舟往返于湘江之中,“朱张渡”由此得名。在湘江未架桥之前,朱张渡一直成为岳麓书院学子往返于湘江的主要渡口。
“传道济民”“经世致用”裨益后世
近代曾国藩、左宗棠都受其精神熏陶风化
在宋世南渡的时代背景下,张栻力主抗金、关心民生、兴办学校,在事功上、尤其是书院教育上颇有建树。足以证明其《岳麓书院记》所言“成就人才,传道而济斯民”的经世致用思想,并非停留于口头讲学,而是切实地实践于现实。
在肖永明教授研究看来,以张栻为代表的这种“传道济民”“经世致用”的精神风格,逐渐成为湖湘地区地域性格的一部分,进一步影响了近代的湖南历史。清代后期魏源、贺长龄等湖湘知识分子,就以张栻“经世济民”之学为继承,以通经学古而见诸实用。而近代的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等曾在岳麓书院学习的湘军将领,更是受到张栻与湖湘学术的熏陶风化,而成一代之功业。可以说,近代湖南地区以岳麓书院为代表的书院教育,都相当程度地恪守遵循张栻所言的经世济民传统,而哺育了大批政治、军事方面的人才。
学说超越地域的限制
对蜀学深有影响
张栻父亲张浚临终时,以曾任宰相(同平章事兼枢密院)不能雪耻恢复中原为终身之遗憾,自觉无颜见先人于地下,因而遗嘱不回四川而葬于湖南。张浚死后,儿子张栻将其葬于潭州宁乡,也就是今天的长沙宁乡。张栻虽生于西蜀,却长于南楚,六岁即跟随父亲张浚在湘、粤等地谪所居住,后定居潭州(今湖南长沙)。宁乡成为了绵竹人张栻的又一个家乡。
张栻的学说还通过门人传播回四川,使得蜀学继北宋三苏之后,在南宋再次勃兴。蜀中后学对张栻学术的讨论与继承,反而是四川盛过了湖南。张栻学说在四川流传的盛况以及对蜀学的影响,可见一斑。学说超越地域的限制,终于在湖南和四川两个张栻的家乡都得到了传播、产生了不俗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