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理论特刊坚持自信自立奋发有为新时代
TUhjnbcbe - 2024/12/18 17:05:00

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

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从今日起草原全媒陆续推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理论特刊邀请区内外专家学者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行深入解读阐释帮助广大干部群众更好学懂弄通、学深悟透、学思践行敬请
  坚持自信自立,就是要有强大的民族自信心,就是必须坚持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
  坚持自信自立,就必须坚持“四个自信”,坚持历史自信


  坚持自信自立,在新时代奋发有为,就必须守正创新,以科学的、辩证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世界多样化文明和中华传统文化


  坚持自信自立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六个必须坚持”之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的一个基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总结、提升和创新发展。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人要学习好、领会好自信自立,坚持自信自立、奋发有为。


  坚持自信自立,就是要有强大的民族自信心,就是坚持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
  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近代以后的深重苦难走向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从来就没有教科书,更没有现成答案。党的百年奋斗成功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这已经被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百年奋斗的历史所证明。
  坚持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必须有强大的民族自信心,相信中华民族可以战胜任何强大的敌人,中华民族可以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找到适合中国的发展道路,中华民族可以在以我为主的基础上,吸收借鉴外部优秀文化,实现中华民族的富强。总而言之,别的民族能够做到的事,中华民族也能做到,而且能做得更好。
  年以来,古老的中华民族受到西方文明的强烈冲击。西方资本主义作为一种更高的社会形态,在科学、技术、工业、军事、金融、文化等方面全方位领先于中国。这导致一些人仰视、崇拜西方,产生民族自卑感,认为中国样样不如人。在革命时期和建设时期,又有一些人将苏联革命的经验和建设的经验教条化,将其套用于中国的实际。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在借鉴西方现代化经验时,又有一些人开始崇拜西方,将西方现代化经验、道路、治理体系、理论奉为圭臬,唯洋是举。
  要实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就必须打破这种民族自卑感,坚持自信自立,提高民族自信心。年1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夕,毛泽东这样说道:“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洋溢着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建设时期,毛泽东针对党内一些人迷信苏联、不自信的思想倾向批评指出:“有些人做奴隶做久了,感觉事事不如人,在外国人面前伸不直腰,像《法门寺》里的贾桂一样,人家让他坐,他说站惯了,不想坐。”在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坚持自信自立,高度强调民族自信心。年1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和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国情与使命,决定了我们只能走自己的路。”“站立在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


  坚持自信自立,就必须坚持“四个自信”,坚持历史自信。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百年艰苦奋斗、砥砺前行,中华民族从民族蒙难、文明蒙尘走向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尽管诞生在一个半世纪之前,但由于它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被历史和实践证明是科学的理论,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创立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运行规律;并科学地预言人类未来的社会形态——共产主义社会,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分析中国所处的时代,分析中国的社会性质,揭示社会主要矛盾,确定时代主题和历史任务,制定科学的纲领,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动员起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完成时代赋予的任务。在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上新境界,实现了新的飞跃。
  要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还必须要认识到中华文明年历史深厚的历史底蕴,坚持历史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空中楼阁,它是中华年历史的延续,并不断地从中华文明的母体中汲取滋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取得的伟大成就,有力地证明了中华年积淀的智慧的价值,证明了中华年文明绵延不息的强大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有力的思想武器。但是,有力的思想武器必须依靠人来实践。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还在于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出来的中华民族优秀儿女。中华年文明积淀着博大的精神和深沉的智慧。刚健有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之一。这是一种敢于面对大自然挑战、面对外来强敌、面对社会问题、面对个人困境,独立自主、坚韧不拔,奋发有为去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在我国上古神话中,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精卫填海都洋溢着一种战天斗地的精神。战国时期,这种精神被纳入哲学。《易传》阐述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荀子哲学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有为”思想。刚健有为精神孕育的“君子”,要有高远志向,奋发自强;要有家国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要坚韧弘毅,敢于面对困境。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奋斗的百年历史,艰苦卓绝、筚路蓝缕,洋溢着刚健有为的精神。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国传统封建文化最坚定的批判者,同时,他们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中国人。


  坚持自信自立,在新时代奋发有为,就必须守正创新,以科学的、辩证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世界多样化文明和中华传统文化。
  第一,坚持守正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新时代,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必须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其立场、观点、方法去科学地分析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进程中,守正,就是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正、守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之正、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之正、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之正、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正。但是,守正不是固步自封,不是脱离时代发展、脱离实践发展、固守现成的结论。必须坚决反对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具体结论教条化的错误倾向。
  第二,必须借鉴多样化世界文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近现代以来,由于西强东弱,中国一直存在着全盘西化思潮,衍生出各种崇洋思想和文化虚无主义,诸如“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证明,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历史成就,首先归功于中国人民坚持走适合于自己国情的道路,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极大地提高了民族自信心。我们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能照抄照搬、食洋不化。但是,我们也不能自大自傲,拒绝西方文明中的有益成分。坚持文化自信和历史自信,更要以开放的胸怀借鉴西方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借鉴多样化文明中的养分。
  第三,必须正确对待中国历史和中华传统文化,既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也要反对复古崇古的倾向。近现代以来,文化保守主义在我国有很大影响。文化保守主义认为中国的危机在于文化的危机,文化的危机在于中华文明“真精神”的失落,因此要找到中华文明的“真精神”,“返本开新”,找到民族复兴之路。但是,文化保守主义的“返本”,往往是走进书斋,到故纸堆里找中华文明的“真精神”,到古人那里寻找现代问题的答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极度教条化。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甄别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再根据时代的需要和实践的需要,根据现代社会的现实条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其焕发新的生机。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研究员)

胡清惠


  自信自立的鲜明特质,激励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定“走自己的路”的信念,不断增强植根血脉的历史自信,凝聚自立自强的磅礴力量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要立足实际,汲取人类文明成果,自信自立、守正创新,书写人类发展史上的新的伟大奇迹


  实现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和历史夙愿。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史。踏上新征程,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必须坚持自信自立,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自信自立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鲜明的精神特质


  回顾百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领导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领导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明确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党用伟大奋斗创造了百年伟业,也一定能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这种自信自立源自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源自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源自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这种自信自立的鲜明特质,激励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自信自立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新时代的十年,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锐意进取、攻坚克难,进行了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我们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经过百年奋斗和革命性锻造变得更加坚强有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强大生机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我们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实现了小康这个千年梦想,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了坚实基础、创造了良好条件、提供了重要保障。
  任重而道远,推进现代化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在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意味着没有先例可循、没有现成道路可走。与此同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确保粮食、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可靠安全和防范金融风险还须解决许多重大问题;重点领域改革还有不少硬骨头要啃;意识形态领域存在不少挑战;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托育、养老、住房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依然艰巨;一些党员、干部缺乏担当精神,斗争本领不强,实干精神不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仍较突出;铲除腐败滋生土壤任务依然艰巨,等等。
  中华民族近代以来谋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道路探索,从来就没有教科书,更没有现成答案。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带领中国人民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实践已经并将进一步证明,这条道路,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也一定能够走得稳、走得好。”现代化道路并没有固定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能削足适履。如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定“走自己的路”的信念,不断增强植根血脉的历史自信,凝聚自立自强的磅礴力量。我们向着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不断迈进,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摒弃了两极分化、物质主义膨胀、以牺牲自然为代价、以殖民扩张掠夺实现的现代化老路,必将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既要自信自立又要守正创新


  “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庄严宣誓。心中有目标,脚下有方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要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规模巨大的实际,汲取人类文明成果,自信自立、守正创新,书写人类发展史上的新的伟大奇迹。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要立足于人口规模巨大的基本国情。这个基本国情,既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又为中国式现代化带来了艰巨的任务;既是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之基础,又是中国式现代化多元化选择之必然。这就意味着必须立足基本国情、选择适宜的道路;意味着作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超大样本,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创,无疑将改写世界历史进程,深刻影响人类进步方向。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更长的时间,下更大的功夫。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有效破除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探索破解当下社会主要矛盾的有效途径,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高质量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东西对口帮扶到区域发展战略,我国在实现共同富裕上迈出坚定步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要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增强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此同时,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要,增强各族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最终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比翼双飞。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生态安全作出贡献。我们坚持推动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通过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形成综合性、叠加性的发展效应,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统筹推进,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努力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要坚持同世界各国合作共赢,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全球治理新变革,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引领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均衡包容可持续的方向演进。
  唯有自信,方能自主;唯有自立,才能自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长期实践探索的成果,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中华民族必将走向更加光辉的未来。(作者系内蒙古党校民族理论与政策教研部教授、内蒙古自治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END

来源:内蒙古日报

1
查看完整版本: 理论特刊坚持自信自立奋发有为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