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荀子名言励志感悟
TUhjnbcbe - 2024/12/17 17:32:00
专业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哪家好 http://baidianfeng.39.net/

荀子,世人尊称“荀卿”,是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他的言论拔出流俗,教给后人真才实学,明礼义、绝义端,在现代生活中,依然深入人心、启迪智慧。

荀子有这样一段金句,我们一起拜读思考一下:

人有三不祥:幼而不肯事长,贱而不肯事贵,不肖而不肯事贤,是人之三不祥也。人有三必穷:为上则不能爱下,为下则好非其上,是人之一必穷也;乡则不若,偝则谩之,是人之二必穷也;知行浅薄,曲直有以相悬矣,然而仁人不能推,知士不能明,是人之三必穷矣。人有此三数行者,以上则必危,为下则必灭。

有的人一说到谦卑,觉得似乎是低三下四、泯灭个性、磨平棱角,夹着尾巴做人,心里很不爽,其实荀子的思想并非教我们苟且,而是放低自己,学习更多人有我无的知识,目的是为了利于人生进步、增长智慧、开拓局面。

人都有种傲视群雄的心理,尤其是颇有些成就的人,更觉得周围都是庸碌之辈、不入法眼。荀子说,这种思想是不祥的预兆,更是走向穷途末路的前奏。

幼而不肯事长:年纪轻不尊敬年长者,年纪大的人一般比年轻人经验丰富,走的桥比我们走的路多,在古代,所有的知识和经验都是年长者传给后代的,口口相传,有一种文化的传承关系,所以孝为天下先,不仅是美德,更是文化传承的必要,你不事奉长者,他们如何不遗余力教授你毕生所学,所以不敬长者,于你不利。

贱而不肯事贵。浅薄贫乏的人不屑敬重高贵的人,“贵”不仅说地位高贵、多金富贵,而是指品行智慧心灵高贵,精神贵族与财富、权位无关。不承认自己的肤浅低俗,还不肯向高贵的人请教,结果只会更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事奉我们生命中的贵人,正是高贵的表现,反之,就是不祥。

不肖而不肯事贤。见贤思齐,并非我们有多不肖,但如果固步自封,不肯向古今圣贤学习,不进则退,也是失败征兆,“自是者不章,自建者不立”,自以为是的人无法做到从善如流,看不到也学不到贤者的过人智慧,仿佛茫茫夜幕中拒绝月光照耀,下一秒就悲哀了。

为上则不能爱下,为下则好非其上,是人之一必穷也;

身处高位不爱护下属,身为下属却诋毁上级,这是人的第一必穷。穷,第一指经济差,上下不团结,互相拆墙,高下失序,自然效益不行,经济不景气;第二指境遇差,上级对下级不真诚,颐指气使,工作量大不加薪,下级怨声载道、不思进取,谁的境遇都只会越来越差。

乡则不若,偝则谩之,是人之二必穷也;

当面不顺应,背后诽谤,是人的第二穷。领导之所以是领导,他的经验与资源肯定比下属要丰富,每个人只要做到素位而行就可以了,“浊明外景,清明内景”,世上没有绝对公平,只有内心的清明。“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荀子教导我们要成为君子,光明磊落,不怨天尤人,才能通达有为,“公生明,偏生暗;端悫生通,诈伪生塞;诚信生神,夸诞生惑。”

知行浅薄,曲直有以相县(同“悬”)矣,然而仁人不能推,知士不能明,是人之三必穷矣。

智慧行为肤浅平庸,是非曲直的观念与贤人悬殊,然而却不推崇仁人志士,也不学习明智之士,这是人的第三穷。荀子说:“无学问,无正义,以富利为隆,是俗人者也。”天下不缺的是俗人,除了眼前的蝇头小利,对更为浩瀚的知识海洋视而不见,除了自己的小是小非,对贤能智士的高瞻远瞩不闻不问,“浅不足与测深,愚不足与谋智;坎井之龟,不足与语东海之乐。”成了坎井之龟,只有一条路――穷途末路。

荀子的这段话直言不讳,毫不客气,但却很实用,醍醐灌顶,惊醒了温水中的“青蛙”,荀子不愧为世人之师,语重心肠、领航开路。就因为荀子从不阿世媚主,那些慕荣求利的战国诸侯才错过了拯救他们的“荀卿神”,还好,我们没错过。

网友们,你们喜欢这位耿直博学的荀子老师吗?

1
查看完整版本: 荀子名言励志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