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如何理解老子道德经中的小国寡民
TUhjnbcbe - 2024/12/15 17:13:00
白癜风诚信为民 http://www.csjkc.com/yydt/750.html

“小国寡民”思想是老子提出来的,见于老子《道德经》第八十章:“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很多人把“小国寡民”肤浅地理解为国家小,人民少,《百度百科》就把“小国寡民”解释为人民少、土地小的国家,这种理解虽然并没有错,却素不知“小国寡民”是一种内涵丰富的思想体系,而并不象表面意思那么肤浅。秦汉时期的隐士河上公曾为老子《道德经》作注,影响较大,他的注解就较有深度。其注解说:“圣人虽治大国,犹以为小,示俭约,不为奢泰。民虽众,犹若寡少,不敢劳之也。”河上公的注解虽然有一定深度,但却把“小国寡民”阐述为戒奢爱民的仁政思想,而仁政思想当为儒家思想,与老子的真实思想不太相符,不能精准地反映老子的根本思想。

圣人之道,一以贯之。要想精准地解释老子的著作,首先要把握老子的根本思想。人们准是要脱离圣人的根本思想去解释他的著作,这样只能是想当然,自以为是。对圣人之言的理解,差之毫厘,则谬以千里,若差之千里,便是荒谬绝伦。老子的根本思想,概括起来就是八个字,所谓“顺其自然,清静无为”。要精准解释《道德经》“小国寡民”这一章,也要首先把握老子的这“八字”根本思想。

“小国寡民”不是要把天下人为地分割成若干小块土地,而且越小越好,然后建立人民少、土地小的众多的诸侯国,也不是河上公所述的以大为小,以众为寡的自我约束思想和戒奢惜民的治国理念。笔者认为,“小国寡民”就是老子“清静无为”思想中的“不争”思想。“不争”是“清静无为”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顺其自然”思想的一个体现。“争”是万物在接受外力作用下的一种反应,“不争”才是万物最原始的本性。这真如水,除自身重力外,在没有任何外力作用下,水平如镜,清静无波,若流,则只从高处流向低处,不与万物争高。若受风或月球引力等外力作用,水也会张显“争”的一面,展示出浊浪排空,摧枯拉朽的气势,但这不是水的本性。

“小国寡民”本质就是一种“不争”的思想。周初实行分封制,据荀子说,周初共分封了七十一国,其中姬姓之国占了绝大部分,为五十三国。这些封国之间非亲即戚,关系亲密,皆为周天子之屏藩。这些国家各有受封的土地和人民,受封的土地只可世袭不能买卖,更不许相互劫掠抢夺。如果各诸侯国都能各受其命,安守本分,不贪大求多而谋扩张,不觊觎别人的土地和人民,则天下太平,万世和乐,这就是老子“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然而现实和理想准是背道而驰,老子生活在春秋末期,礼崩乐坏,天下纷争,众多小诸侯国被兼并。大国争霸,并不断兼并小国,使周室越来越衰微,而个别大诸侯国力量则不断强大,而且仍在不断谋求兼并他国,以便取得绝对的争霸优势。这种诸侯争霸的乱世,和老子“清静无为”的思想严重背离。于是,结束纷争、解除人民痛苦,恢复到原本“小国寡民”的状态,让大家都各守本分、与世无争,这就成了老子追求的理想状态,“小国寡民”也就成了老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就是安守本分而不争。

老子《道德经》第八十章内容,就是对“小国寡民”思想的具体阐述。“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三个字:“不扩张”,不扩张就是安守“小国寡民”的状态。“什伯之器”就是指威力和效率十分强大的工具,是国之利器和重器,这里主要指军队和武器。“有什伯之器而不用”就是指不利用这些利器搞扩张。古人重视家乡观念,崇拜祖庙宗邑,讲究死后“落叶归根”,归葬祖坟,不做他乡孤魂野鬼,故曰“使民重死而不远徙”。不愿“远徙”,也就少了扩张的欲望。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这一句是对“有什伯之器而不用”的具体解释。“舟與”、“甲兵”都是指武装力量,相当于说“坚船利炮”,是攻城掠地的“什佰之器”。不乘不陈就是指“不用”。这一句的意思很好理解,就是说不滥用武力。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这一句是对“有什伯之器而不用”的进一步闸述。老子认为,要真正做到“有什伯之器而不用”,最好是退回到“结绳记事”的时代,“结绳记事”的时代就是原始共产制时代。当时,天下为公,人人平等,没有私有制,也就没有军队等“什佰之器”。孔子在《礼记·礼运》中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同”之世,天下无争,故“什佰之器”无用。“谋用”、“兵起”是在“大道既隐,天下为家”的阶级社会才出现的现象。在结绳记事时的“大同”社会,人们各守本分,无争无夺,虽粗衣淡食陋居而能自得其乐,故曰“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一句是老子对理想中的“小国寡民”社会状况的具体描述。这是一幅桃花源式的图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是一种宁静祥和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是令人神往的。之所以有这种令人神往的生活,就是因为没有统治者的贪婪掠夺或横征暴敛,也没有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侵占。“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不是常人理解的那种自我封闭式的谁也不理谁,永世不打交道的意思,这里的“不相往来”是指各守其地,各守本分,各田其田,各宅其宅,恬淡自然,不相党伐,不相觊觎,不相侵扰,多少年后仍保持着原来的生存状态而不改变。

总之,不侵夺,不霸凌,不兼并,睦邻友好,和平共处,则小国土地不会被抢夺变小,反之也不会变大;寡民不会被虏掠变少,反之也不会变众,就会继续保持“小国寡民”的状态,就不会形成大国争霸的局面,人民自然会悠然恬淡,与世无争,即使粗衣淡食,亦自得其乐。这就是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

1
查看完整版本: 如何理解老子道德经中的小国寡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