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一贯主张,儒者不但要自己修身,努力成为士人、君子和圣人,同时作为君子、圣人还有教化社会,移风易俗,治国理政的义务。所以,君子一定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还要善辩以弘扬圣王之道,发表正确的观点,提出正确的主张。
《儒效》最后一段的第一句就说:“君子言有坛宇,行有防表,道有一隆。”最后一句呼应首句,“夫是之谓君子言有坛宇,行有防表也。”显然,这一句就是文章的主旨和中心思想。
几乎所有的专家都把“坛宇”译成“边界”,一个高大上的词语被糟蹋成这样,荀子听见一定会欲哭无泪。坛,是个神圣的所在,是礼仪的最高表现形式。《说文》:坛,祭场也。盟誓则立坛,国君朝会亦设坛,拜将拜相亦设坛。宇,《广韵》:大也,《玉篇》:方也,四方上下也。尸子曰:天地四方曰宇。“言”并不只是简单地吐字说话,而是发表观点。
“君子言有坛宇”是说,君子发表自己的见解,站位一定要高,立意要远,不要像下里巴人、野人村妇那样东家长西家短。下文“坛宇宫廷”并列即是明证。这时讲君子发表观点的应该遵循的原则。
紧接着“行有防表”。“防”才是界限,边界的含义。防,《说文》:隄也。《玉篇》:禁也。《注》:防,禁放溢也。《广韵》守御也。《春秋序》:圣人包周身之防。表,《说文》表,上衣也。《玉篇》衣外也。又标也。《晋语》置茅蕝,设望表。《注》谓立木以爲表,表其位也。
“行有防表”就是说,君子不可放任自己的行为,应该自觉接受礼的约束,君子应该有君子的形象和做派,遵守礼法的规范和标准。
“道有一隆”,君子之道自始至终只有一个制高点,那就是圣王之道。
所以这一段的主旨就是,君子自始至终只有一个遵循,那就是圣王之道,君子发表自己的观点,站位一定要高,立意一定要远,君子的行为应该自觉接受礼的约束,君子的形象和做派应该合乎礼法的规范和标准。
然后,荀子对君子发表观点站位要高的问题,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他说:
言政治之求,不下于安存;言志意之求,不下于士;言道德之求,不二后王。道过三代谓之荡,法二后王谓之不雅。高之下之,小之巨之,不外是矣。是君子之所以骋志意于坛宇宫廷也。
安,宁也,定也。《书·臯陶谟》在知人,在安民。安,就是指百姓生活安定。存,《说文》恤问也。《礼·王制》八十月告存。《集说》告,犹问也,君每月使人致膳,告问存否也。存,就是关心百姓的基本生活保障,就是民生。“道”,理想信念。“德”,道之用,合乎道的行为规范。
君子谈论治国理政的目标,最低要求是百姓基本生活有保障,民心安定。君子谈论做人的志向和愿望方面的目标,最低要求应该是成为士人;君子谈论理想信念的追求和行为规范的目标,不可背离后王之道及其礼法。
夏商周三代之前的圣王之道,由于时间久远,显得广大浩渺、不着边际,流传下来的东西已经不那么确切了,因此只有效法周代的圣王才是正道,否则就会不雅正。每个人的具体目标是高了还是低了,是大了,还是小了,都以这个为准绳,所以君子的志向和愿望无论怎么驰骋,应该着眼于庙堂之上,站位一定要高,立意一定要远。
违背了这三个具体目标,君子就不应该再发表自己的看法了,荀子是这样说的:
故诸侯问政,不及安存,则不告也。匹夫问学,不及为士,则不教也。百家之说,不及后王,则不听也。
所以,如果有诸侯来咨询治国的方略,却不关心安民保民之策,君子就没必要发表意见了;如果普通人来请教做人的学问,却不提及如何成为士人,君子就不用多费唇舌去教导;各种学说,如果不论及如何效法后王,就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去听它。
最后一句总结呼应:“夫是之謂君子言有壇宇,行有防表也。”总之,君子发表自己的观点,站位一定要高,立意要远,君子的行为应该自觉接受礼的约束,君子的形象和做派应该符合礼法的规范和标准。
窃以为上面的理解比较符合荀子的原意,而且前后贯通语义,但这却与大多数专家学者的解读有比较大的差别,故特请方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