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邑大学文学院庞光华教授年生于重庆,男,北京外国语大学硕士,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主要研究汉语史、训诂学、音韵学、文化史、古文献学。本文参考文献随文出注。详文参见《论荀子对老庄的批评》,见《五邑大学学报》年第1期。
提要:《荀子》对《老子》的有诎无伸的思想,对《庄子》的乐天安命的顺应自然的思想都有尖锐而中肯的批判,《荀子》对“至人”的论述与《庄子》不同,更有人文主义的色彩。《荀子》的学术批评往往只注意对方的缺点,不提对方的优点,与《庄子·天下》篇以来的学术批评强调美恶并举的传统不同。
关键词:荀子诎伸刚柔天道至人
庞光华教授《论荀子对老庄的批评》再如《吕氏春秋·贵公》:“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阴阳之和,不长一类;甘露时雨,不私一物;万民之主,不阿一人。伯禽将行,请所以治鲁,周公日:‘利而勿利也。’荆人有遗弓者,而不肯索,曰:‘荆人遗之,荆人得之,又何索焉?’孔子闻之曰:‘去其‘荆’而可矣。’老聃闻之曰:‘去其‘人’而可矣。’故老聃则至公矣。天地大矣,生而弗子,成而弗有,万物皆被其泽、得其利,而莫知其所由始,此三皇、五帝之德也。”
本来孔子在先秦思想家中就有“贵公”的评论。
考《尸子·广泽》篇称:“孔子贵公。”
而《吕氏春秋》称老聃至公,超过孔子,可见对老子推崇备至。
《孟子》对杨朱学派和墨子学派猛烈攻击,但一字不提《老子》。
只有《荀子》能精辟地指出“老子有见于诎,无见于信。有诎而无信,则贵贱不分。”其中的“诎”即“屈服”,“信”就是“伸”。
只知道顺从屈服,不懂得抗争和奋斗、积极进取的价值,这是老子贵柔思想的缺陷。
《荀子》并不完全否定柔顺,例如《修身》篇称:“治气养心之术: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
同时也认可刚强。
但《荀子》认为二者都不能走极端。如《荀子·不苟》称:“君子宽而不僈,廉而不刿,辩而不争,察而不激,直立而不胜,坚强而不暴,柔从而不流,恭敬谨慎而容。夫是之谓至文。”
同篇又曰:“与时屈伸,柔从若蒲苇,非慑怯也。刚强猛毅,靡所不信,非骄暴也。”
《荀子·臣道》篇:“柔而不屈。”足见《荀子》有深刻的辩证法思想,老子一味贵柔并非完美无缺。
《荀子》肯定“信(伸)”的价值,这就是肯定儒家的积极入世,建功立业,追去成功的人生精神。
待续
庞光华教授《论荀子对老庄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