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孟子讲性善论,荀子讲性恶论,两种
TUhjnbcbe - 2024/10/7 17:26:00

文·段宏刚

春秋末期,孔子(公元前年——公元前年)看到“礼乐崩坏”后,以仁为核心,推崇礼乐和仁义,倡导士大夫要以忠恕思想和中庸之道”来约束自己的言行,以此来达到服务上层建筑的目的,就这样,“儒家学说”横空出世,发展到后来,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至深,直到现在,儒家思想依然影响和约束着每个人的言行规范。

孔子之后,孟子(公元前年——公元前年)和荀子(公元前年——年)继续对儒家学说发扬光大,并提出许多精辟的见解。

孟子最著名的观点莫过于“性善论”,认为人的本性是趋于善良的,人之所以改变本性是由于后天的环境造成。就跟水始终要流向低处是一个道理,如果使用外力或者给水加压,可以让水流向高处,但这并不是水的本性。

荀子最有见解的观点无疑是“性恶论”,认为人的自然属性无所谓善恶和好坏,人性有可能转化为恶,也有可能发展为善,因此,重视道德教育对人的成长很有必要。

从字面来看,“性善论”和“性恶论”似乎有矛盾的地方,实际上,它们既相互对立,又相辅相成,甚至还有许多共同点,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

其一,孟子和荀子都认为人的本性在本质上没有多少区别,都可以在后天改变。

其二,不论是“性善论”还是“性恶论”,最终都以儒家的“仁”作为终极追求,都可以把学习当作实践原则,从而到达孔子所说的“仁政”理想,他们的观点不过是对孔子观点的进一步细化和深耕。

“性善论”和“性恶论”看起来之所有有些矛盾,主要是因为两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才出现了不同的观点。

众所周知,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乱世,早在孔子生活的年代,由于“礼崩乐坏”导致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孟子和荀子生活的时代。

孟子生活在战国中期,此时的社会风气相当差,“战国七雄”之间为了掠夺资源,抢占地盘,经常相互厮杀,不但破坏了社会秩序,还促使许多人养成了自私自利的恶习,孟子看到这种社会现状后感到痛心疾首,就决定要改变这种现状。

他提出了一系列要求,认为每一个人只要按照自己的道德本心去做事,就完全可以认识到自己的本性是善的,就不会引起内心的挣扎,由此感知到自己纯洁的本性与本心。这便是“性善论”的来源。

在孟子眼里,人性向善的根源并非通过后天的学习而得来,而是源于自我产生的良知,就像“虎毒不食子”一样,这是与生俱来的本能,只要找到适当方法,遇到合适环境,就能把它激发出来。

孟子始终以善意的眼光来看待人性和人生,相信人是高等动物,能够进行自我完善,看到了人性积极的一面。因此,他能说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样的名言,恰恰证明了他对人性是抱有希望的,不认为人性无药可救。

荀子生活在战国末期,比起孟子所处的时代,此时的社会风气更差、更坏。秦始皇(公元前年——公元前年)为了统一六国,让六国被迫卷入战争,而战争遵循“成王败寇”的原则,可以把人性之恶无限放大,在战争中越是十恶不赦,以毒攻毒,越能得到英雄般的赞誉。秦始皇每次征战都是发动数十万人,势不可挡,他的胜利和辉煌建立在了他人的痛苦之上。荀子看到这一切,全是人的消极和罪恶,为了教导人们向善,就提出了“性恶论”。

在荀子眼里,人虽然是“高等动物”但终究也是动物,身上潜藏的动物本能是人性之恶的根源所在,这种本能是天生的,既不是通过学习得来,也不是受他人影响而得来。

从荀子所说的一些名言,如“争夺生而辞让亡焉”,“残贼生而忠信亡焉”就能看出,荀子对人性是失望的,他所处的时代,人们的行为跟禽兽没有多少区别。所以,对待人性和人生,荀子始终是用冷峻严厉的目光来审视,不太相信人能通过自制力来自我完善,面对这些情况,加强后天的教育和管制就十分有必要。

荀子倡导依靠外力来规范人性之恶,但使用外力的过程,无疑会助长暴力和专制的行为,所以,当荀子的弟子韩非子和李斯延续其思想时,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法家。

总体来说,孟子看重人的本心和心性,一个人如果注重内心修为,依靠自觉性就能达到孔子所说的“为仁由己”。

荀子看重人的本能欲望,本能欲望会支配人的外在行为,导致作恶。所以,荀子主张性恶,重视外在的教育、约束和管制,跟孔子所说的“约之以礼”路线比较吻合。

他们二人虽然观点不同,但目的都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达到儒家思想所倡导的“仁政”理想,实现“大同社会”。

#荀子#

1
查看完整版本: 孟子讲性善论,荀子讲性恶论,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