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看到一个视频: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一个12岁的女孩,美术课上随手画了三位同学的背影。
虽然只是速写,但从头发的线条细节来看,女孩画得惟妙惟肖。
网友们觉得女孩在画画上有天赋,家长可以往这方面培养她。妈妈也表示“想过找老师进行专业学习”。
正当大家为妈妈的“开明”鼓掌时,却被她的一句话彻底激怒:
要是能把这个心思多花一点在学习上更好!
评论区里,一条“最讨厌这句话”的回复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回忆共鸣:
小时候听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话。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无论做什么,都会挨父母说上一句。
做手工、画画、做游戏、参加学校活动,甚至是吃粒花生米……
《荀子》里说,
伤人之言,深于矛戟。
父母的话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每句让孩子厌烦的话都像一把利剑,刺痛孩子的自尊、自信,让孩子丧失战斗力。
为了帮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希望这些话,父母们再也不要说。
“你看看人家谁谁”
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等机构曾发布的《青少年蓝皮书》中,包含一项研究——“孩子最讨厌家长说的话”。
其中,“你看谁谁家的孩子”这一项以12.8万票高居“让孩子反感”榜首。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每个孩子都希望被父母肯定和理解,一句“人家谁谁”让孩子深受打击,破坏他的安全感。
邻居鑫鑫拿到期末成绩单,迫不及待想给妈妈看。
没想到妈妈看过后,瞬间脸色大变,说话音量都提高了:
你数学怎么才考80分,人家彤彤两科都是90多分。看人家成绩多稳定,也不偏科,不像你!
孩子像受惊的小鸟,委屈地说:
可是我语文98分,在班级里排第一呢!
妈妈说:
那有什么用?升学时要看所有科目的成绩呀!人家浩瑞每科成绩都好,上了区重点啊......
听着妈妈喋喋不休,孩子当时急了,冲着妈妈喊:
你总说人家孩子好,那你去给他们当妈妈!
很多父母习惯给孩子找个“劲敌”,以为这样可以刺激孩子,帮他进步。
殊不知,每句“看人家谁谁”,都在暗示孩子“你做得差,真没用”,深深扎痛孩子的心。
长此以往,孩子会变得自卑、敏感、脆弱,做事畏手畏脚。
诗人叶芝说:
教育不是住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明智的父母从不会拿着放大镜百般挑剔孩子的不足。
而是像“追星族”一样,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欣赏孩子的独特,鼓励孩子在擅长的方面做得越来越出色。
“一天到晚就知道玩”
一个小姑娘一边委屈地哭,一边“控诉”爸爸: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我写完作业了,我把自己的事情干完了,难道我玩还有问题吗?你一天天给我的压力那么大!你要好好学习,长大当什么当什么,你咋自己没做到呢?......
一句句“灵魂拷问”,无不暴露着孩子的压抑和崩溃。
父母希望孩子努力学习,长大有成就无可厚非,但这不代表要把孩子捆绑在学习上。
孩子无论做什么,都被归结为“玩”。
不管是什么兴趣、爱好,父母统一命名为“不务正业”。
只有乖乖坐在桌子前写作业、拿本书静静坐着,哪怕是在发呆,都是好好学习。
孩子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
父母带偏见的“碎碎念”,只会让孩子倍感委屈和厌烦。
认真学习的时候,爸妈从来看不到!我刚休息一下,就被爸妈说不努力!
有的孩子干脆“摆烂”,和父母对着干:“反正我干什么在你眼里都是玩,干脆玩算了!”
孩子反感的,从不是父母的教育,而是父母的不信任和以偏概全。
孩子一时的行为,父母不要急着给他贴上一辈子的标签。
心理学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
信任、赞美和期待有一种能量,能改变人的行为。
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父母多给予他们信任、赞美和积极的暗示,孩子会增强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
“早就和你说了吧”
“早就和你说了吧,这个办法简单,你不听呀!”
“早就跟你说了吧,你的手特别适合练钢琴,敲什么架子鼓?”
“早告诉你了,先写数学题,最后背英语……”
一句“早和你说了吧”让孩子瞬间泄了气,解出难题的激动、获奖的喜悦,学习的兴趣荡然无存。
《天下杂志》原主编金惟纯说:
‘早和你说了吧’这句话很容易浇灭别人的热情,打击别人的自信,剥夺别人的空间,甚至扼杀别人难得生发的改变契机。破坏力简直不可思议!
在孩子听来,这句话充斥着“现在才明白,你可真笨”的嘲讽。
它就像父母的一种宣告:“我赢了,你输了!”所有原本该庆祝的时刻,都变成认错现场。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爸妈的经验永远不是孩子的。
孩子只有亲身经历,努力做好一件事,才能总结出独属于他的经验。
在今后的成长路上,他才能走得更踏实,更稳。
每当孩子做成一件事,父母不妨换一句,多夸奖孩子:
“儿子你真厉害,快跟爸爸说说,你是怎么想出这么多思路的?”
“宝贝,你真棒,实现了自己的目标,还养成了坚持的习惯!”
“孩子,你的效率很高呀,看来你的作业安排很合理!”
每一句肯定,都会让孩子为自己的付出、努力、选择而自豪。
不以胜利者姿态出现,把“对”让给孩子,是父母的一种智慧。
“为了你,我放弃了什么”
教育家卢梭说:
世界上最没用的教育方式,就是发脾气、讲道理和刻意感动。
刻意感动只会带给孩子无形的压力,成为压垮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
真人节目《放学后》中,有一期让人窒息:
女孩吴欢芮学习好,妈妈嫌她不是第一;跳舞时,嫌她没有别人踢腿高,站得稳;最可怕的是对女儿不满意时。
妈妈总苦口婆心地说:“我们不舍得吃,不舍得穿,就是为了让你出人头地!”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孩子一忍再忍,终于爆发,跟妈妈大吵起来,气得妈妈伤心跑出家门。
爸爸对她说:“妈妈为你付出很多,工作一天很累,脚都起泡了。”
看上去爸爸在跟女儿谈心,却不难听出他对女儿的埋怨。
毫无顾忌的情绪勒索,只会让孩子幼小的心灵承受巨大的压力。
久而久之,他会变得脆弱、敏感,甚至抑郁。
电视剧《小欢喜》里,宋倩经常对英子说:“我为了你,放弃了多少自己想做的事,你对得起我吗?”
这句话让英子背负了沉重的情感包袱,她开始对宋倩撒谎、欺骗、不配合、甚至仇视。
父母出于本能的付出,却因“我都是为你好”让孩子倍感压力。
于是孩子便产生了这样的想法:爸妈为我付出了这么多,我一定要做得更好,不然太对不起他们。
孩子想的不是如何能快速进步,而是怎样才能对得起父母。
父母的付出变成了孩子自我成长中最大的阻力。
遇到孩子不理解自己时,刻意感动是无效的下策。
试着多跟孩子聊聊天,说出自己的难处,也听听孩子的心声。
不难发现,其实孩子很懂得心疼、理解父母。
不用爱的名义绑架孩子,打开“心门”,让孩子的爱直接照进来。
“你爱怎么样怎样,我不管了”
简简单单一句“我不管你了”听着像是退让,实则夹杂着胁迫,还带着放弃式的冷漠。
孩子听了不知所措,完全感受不到爱,甚至担心被随时抛弃。
女儿二年级时,不懂写作文。
跟她说了很多次“先写大纲理清思路后再下笔”,她依然不听。
我耐心全无,撂下一句狠话:“以后我再也不说了,你想怎么着就怎么着吧。”
话音刚落,就看到女儿含着泪,不知所措看着我。
后来只要她写作文,就会讨好我,害怕地说:“妈妈,你别不管我。”
跟她仔细聊过才知道,原来她根本不会列大纲。她想问我,却因那句“再不管你了”而放弃。
此时,我才意识到她的无助和小心翼翼。
我教她列大纲,写作文,也答应她“不会放弃不管她”。
很庆幸,她告诉我原因,给我反省、改过的机会。而且她还小,是听话的。
如果她长大了,我再这样说,她会不会随口说:“不管就不管,随便!”
想想都让人觉得无所适从。
作家张德芬说:
每个人的内在都有一个童年时因为缺乏爱和认同而造成的黑洞。
不要用“再不管你了”这种方式表达和发泄情绪,因为它带给孩子的伤害一生都无法摆脱。
父母的初衷,是为了孩子变得更好。遇到问题,可以静下来一起找原因、解决它。
别忘了,孩子只有父母可以依赖。
唯有得到父母无条件的爱,他才会变勇敢、坚强。也更有底气面对、修正错误。
写在最后
亲子沟通专家阿黛尔.法柏说:
永远都不要低估你的话对孩子一生的影响力。
父母随口说出的这些话像慢性毒药一样,随着时间的流逝,会给孩子产生不可逆的伤害。
面对我们轻易点燃的怒火,孩子要么脾气越来越差,用叛逆来对抗;要么变得冷漠卑微,在沉默中憋成内伤。
说话之前,给自己一分钟,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再选择要不要说出口。
不要因为一时口舌之快,造成孩子一辈子的内心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