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论语所涉史事如何考证诸多典籍各有记载
TUhjnbcbe - 2024/9/14 22:04:00

《论语》作为一部流传两千多年的儒家经典,有很多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本文从《论语》中所涉相关史事入手,对先秦两汉时期典籍如《左传》《史记》《孔子家语》《说苑》《庄子》《荀子》等与《论语》相关的文献记载,加以汇辑整理。

论文以《论语》所涉及的部分史事为主,结合先秦两汉典籍和诸多前辈学者对《论语》作的注疏,对一些史事进行考论。研究内容涵盖孔子家人、周游列国、孔子弟子以及与孔子同时代的人物,最后包括崔述《洙泗考信录》对《论语》相关史事考证补说。

有关著作对《论语》中的史事虽然涉及到一些,但一般不会专门深入考辨某一件史事。本文将把这些零散的材料整合到一起,对已有研究成果中尚有不足的地方加以补充考辨。

一、孔子仕鲁部分史事考论

(一)孔子去鲁史事考论

关于去鲁的时间,单就在《史记》中关于孔子去鲁的时间就有三处,而且各不相同。分别为《史记·鲁周公世家》定公十二年(公元前年)、《史记·卫康叔世家》记载的定

公十三年(公元前年)和《史记·孔子世家》定公十四年(公元前年)。

《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鲁定公十二年,季桓子受齐国馈赠的女乐,孔子离开鲁国。崔述也持十二年说,他认为定公十二年夏堕三都失败后的三月,孔子已不在鲁国担任官职。《十二诸侯年表》去鲁时间与《鲁世家》合,都在定公十二年,所以孔子去鲁,在定公十二年秋、冬之间。

杨国成从崔述对《孟子》一书的自相矛盾的态度否定了崔述的十二年说。崔述认为孔子去鲁时间为定公十二年秋冬,这种说法的确不可信。因为他在考信史事的时候,仅摘取了有利于自己的论点。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定公十四年时,齐国人担心孔子在鲁国担任重要官职治理鲁国会威胁齐国,所以馈赠鲁国女乐,孔子离开。从这里可以看出,《史记》说定公十四年这一年齐国担心孔子在鲁国会有所作为,威胁到他们,所以给鲁国送来了女乐,并附说孔子在这一年离开鲁国。

齐国不在孔子大力整治鲁国时感到威胁,却选择在孔子政治并不得意的时候赠女乐离间孔子和鲁国的关系,不知意欲何为。定公十二年(公元前年)堕三都失败即可看出孔子的为政受到阻碍,若是定公十四年(公元前年)去鲁,期间两年之久,齐国才反应过来,担心孔子在鲁国的发展威胁到他们,未免不合情理。

关于孔子到卫的时间是定公十三年(公元前年)除了通过《史记》中关于孔子到卫的时间侧证孔子去鲁的时间外,程树德《论语集释》还通过引《乡党图考》从情理讨论孔子去鲁时间的确为鲁定公十三年(公元前年)。

孔子在鲁国为政,治理的无不尽心尽责,在位后,孔子倾尽心力,想让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稳定繁盛。以至于连齐国都对孔子的任职而担心威胁自己国家,可想而知,孔子作为鲁国大司寇,如果定公十三年夏天此时还在鲁国未离开,但却发生了如此劳民伤财一事,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穆结合《史记》中的孔子离开鲁国的十四年,以及《左传》中的定公十二年末堕三都失败考证孔子去鲁的时间应当在定公十三年春,与《乡党图考》观点一致,都认为定公十三年夏天之前,孔子已经离开了,这种说法较为合理。故当取孔子去鲁在定公十三年说。

(二)孔子请讨陈成子史事考论

孔子请讨陈成子,陈成子为齐国大夫。孔子这么做是因为陈成子以下犯上,把持了齐国政权,杀害当朝君主齐简公,参与君主更立。这在向来注重维护等级秩序孔子看来,对此事很气愤。在《论语·宪问篇》记载,孔子请奏鲁哀公,希望哀公可以出兵讨伐陈成子,哀公让孔子“告夫三子”,去跟三桓说。

孔子请谏讨陈成子,但哀公的回答让孔子无奈而归。哀公势弱无权力发兵讨伐,对孔子的劝言不予理会。请孔子跟三桓即叔孙、季孙和孟孙说,三桓也不为所动。当时三家的势力已很大,君主的权力已被架空,真正的权力在三桓手中,孔子深明这一点,他这样做只是为了尽自己的一份职责。

在孔子心中君君臣臣是有严格的等级秩序的,三桓把持鲁国的政权,对鲁君威胁极大。这在一心要恢复周礼的孔子看来是有悖道德伦理的。孔子试探鲁君,是否请讨齐国的陈成子,就可以明白鲁君对三桓的态度,因为陈成子相当于鲁国的三桓。

齐国的陈成子造反弑君,孔子明知不可为而站出来请讨,就是为鲁君发声。齐国的今天,未必不是鲁国的明天。对陈成子一事如果默不作声,那么就会更加增加三桓的气焰。孔子作为鲁国的一份子,尽了自己的职责,请讨只是借口,实则为的是维护鲁君,让三桓有所顾忌。

三、孔门弟子部分史事考论

(一)子路史事考论

子路名仲由,子路是他的字。卞人,比孔子小九岁。子路一生的行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与孔子相识、担任季氏宰、追随孔子周游列国、担任蒲邑宰、最后死在卫国。

子路与孔子相识与其他弟子的彬彬有礼不同,子路性格粗犷,勇猛好武力。还曾对孔子无礼,陵暴过孔子,孔子没有生气,还循循善诱,以理服人。子路被孔子感化,成为孔子的学生。

在未了解孔子前,他想使用暴力,可知他的性格十分粗暴,孔子并没有对子路的行为生气,而是以礼使子路改变了自己,可见子路是可教的,遇到孔子是子路的荣幸。

子路在鲁国为季氏宰时,参与了堕三都一事。当时孔子为大司寇,主张堕三都,子路是执行者。

在孔子周游有困难时,都可以看到子路的身影,他直面这些不测,与他的老师一起共患难,相携渡过难关。另外,孔子返回卫国去见南子,子路也在身边,并且对孔子的这一行为表示不满。

子路最终死于卫国。子路在卫国任职,终于卫国的内乱。子路为了自己的信仰和理想不畏死亡,与他个人的性格也要很大关系。他虽心直口快,为人鲁莽,但是他的正直、忠信与打抱不平一直是他做事的态度,也许在子路看来这才是他最好的结局。

(二)子游史事考论

子游名为言偃,子游是他的字。师从于孔子,是孔子七十二名有名的徒弟中唯一的南方弟子。尤其擅长文学,曾在鲁国武城任职。

子游的籍贯,《史记》记载子游为吴人,而《孔子家语》则记载子游为鲁人。子游在鲁国为官,只是任职于鲁国武城。但是他的籍贯是吴国人,言偃墓在今江苏常熟,春秋时属吴国。另有一些与子游相关的古迹,如言偃故居、言子阙里坊、言子故宅记石刻等,进一步证明了子游并非鲁国人,而是吴国人。所以子游当为吴国人,在鲁国武城任职,并非鲁国人。

《论语·雍也篇》中对行不由径的澹台灭明的惜才之礼。凡此种种,可见子游对礼是多么的重视与在乎,儒家讲求克己复礼,以礼为社会活动的称杆,是维护这个社会秩序的典范。礼在人心中,是一种自我约束与制约,也是与他人更好地交流融入社会的准绳。这是子游为人处世的原则,更是他心中的规矩方圆。

(三)司马牛史事考论

司马牛,宋国人,孔子弟子。关于司马牛的名,有两种说法:名耕,一名犂。关于司马牛之叹,学界也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论语》中的司马牛与《左传》中的司马牛是一人,司马牛忧叹自己兄弟桓魋反叛,所以哀叹没有好兄弟;另一种观点认为,两本古籍中所说的司马牛是不同的两个人,《论语》中的司马牛是因他自己真的没有兄弟而感叹。

在《左传》记载中司马牛是有兄弟的,司马桓魋就是他的兄弟,司马牛作为宋人,宋司马桓魋在宋国叛乱,哥哥叛乱失败后,他辗转颠沛于几个国家,最后葬身于鲁国门外。

司马牛是快人快语、性情急躁的。司马牛性格急躁,孔子是告诉他的问题所在,让他谨言慎行。此外,司马牛是尊礼、守礼遵秩序的人。他未赴陈成子之召,抵制他的不忠及以下犯上的罪行,恪守儒家所提倡的等级礼制。

(四)澹台灭明史事考论

澹台灭明是孔子的弟子,他是一个有原则和德行的人,做事有自己的方圆规矩。曾与子游在武城共事。《论语·雍也篇》中子游答老师问,说澹台灭明跟别人不同,所来皆因公事。

根据《史记》记载孔子在得知澹台灭明有不小的成就以至于“名施乎诸侯”后,发出了“以貌取人”失去了子羽的感慨。可以推测澹台灭明相貌并非《孔子家语》所说俊逸,而是长相不好,孔子根据相貌论人,认为其才与貌相衬,误认为澹台灭明的才华必定不会有什么出彩之处,以至于失去了澹台灭明。

三、崔述《洙泗考信录》对《论语》相关的史事考证补说

(一)崔述及其《洙泗考信录》简介

崔述(年-年),乾嘉时期的学者,他的治学深受其父亲的影响,崔述的父亲是崔元森,字灿若,号暗斋,是一名知书达理的学者。

崔述并不是像以往的学者一样循规蹈矩,他有很强的疑古思想。对于孤证或不能证明其真的史料皆宁缺毋滥,对于古人有误的论断,他都直言驳斥其伪,并极力求证所误因由,陈列来龙去脉,以防惑后人。他的《考信录》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后来的学者都对其中的观点做过讨论和研究。

但在当时,因汉儒学者和宋儒学者早已树大根深,在他们看来崔述的学术是旁门杂枝,并没有入他们的视野。随着近代疑古思潮的展开,崔述的治学受到越来越多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论语所涉史事如何考证诸多典籍各有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