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有什么用?作为一个资深的文学爱好者笔者经常被人用这个问题加以“质问”!说实在话,对于文学究竟有什么用这个问题,笔者还真不能给那些不喜欢文学的人一个确切的答案,每次被他们“质问”的时候,只是轻描淡写说一句:“文学对于我有什么用,我自己非常清楚,而对于你有什么用,我就不知道了!”
真正痴爱读书,热爱文学的人,根本不会去问文学有什么用这样的基本问题,因为他们很清楚:书到用时方恨少,文读深处自有得。但是,不可否认,文学究竟有什么用?的确是文学的一个基本问题。
对于文学的目的和功用,早在上古时期,我国文献典籍《尚书·尧典》就提出了“诗言志”的观点,认为诗歌可以表达诗人的思想情感和理想抱负,另一部文化典籍《礼记·乐记》在“诗言志”这一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说,“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情也。”
在以前的文章中笔者不止一次地说过歌乐舞三者紧密的结合,是中国古代早期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尚书》和《礼记》的记载说明,当人们内心有所触动,就可以通过创作,或者吟诗、唱歌、跳舞的方式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态度。《诗经·魏风·园有桃》中这样写到,“心之忧矣,我歌且谣”。《诗经·小雅·四月》又写到,“君子作歌,唯以告哀”。
由此可知,文学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满足社会和个人情感表达的需要,众所周知,《诗》《书》都是由孔子最终整理删定成书的。这些书中的记载和作品,都在一定程度上或多或少地透露了孔子的文学观念。
孔子把文学看作是一种道德实践,他认为文学和礼仪制度,音乐舞蹈一样可以健全人的品格,起到人性塑造的作用。他不止一次地强调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也就是说,在孔子看来,文学可以节制和疏导人的性情,可以感化人。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拥有较高的文学素养那么他就可以更好地去遵守礼仪规范,因此,他主张“文之以礼乐”而后“可以成人”。
孔子还认为,文学具有巨大的政治教化功能。他曾经对弟子们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可以怨。这就是后来儒家学者解释文学究竟有什么用的根本出发点——“兴、观、群、怨”。
“兴”,指的是审美功能,就是说文学作品可以给予人一定的审美体验和什么有感受。另一方面,就是文学可以通过塑造典型形象来唤起或者传达一种社会性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某种共鸣,让读者在文学作品的阅读中领会某种普遍真理。
“观”,指的是文学具有认识功能,汉代的经学大师郑玄注释说:“观风俗之兴衰”,通过文学作品人们可以知道现实中社会生活的变迁,从而为人们认识现实生活,了解现实社会,提供一个基本的认知。
“群”,即文学的教化功能,孔子认为文学作品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的行为举止,好的文学作品能够积极地引导社会伦理的健康发展,们拥有一种对社会美好道德的认同感。荀子在《乐论》中表述音乐的功能时说:
乐在中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乡里族长之中,长少同听之,则莫不和顺。
好的文学作品同优美的音乐作品一样,能够成为一个文化共同体的精神凝聚点,反映人们共有的情感。
“怨”,说的是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的政治干预功能,用儒家的话说就是“刺上政也”(孔安国注)。文学作品可以表达作者对社会某种或者多种“怨恨之情”,而这些情感往往是由于败坏的政治导致了某种社会状况和社会风气。而作者将自己的怨恨寄寓在作品当中,就可以对政治进行揭露或者批判。
在孔子看来,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要具备同时具备“真、善、美”的内蕴。如孔子评价《诗三百》的时候感叹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无邪。”
孟子对待文学的态度,特别强调作家与文学作品之间的紧密联系。他认为解读一部文学作品之前一定要先了解作者的生平身世,情感思想。他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这句话所要表达的内涵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知人论世”说。
孟子认为,如果我们不能确切地了解作者的经历,就不能正确地理解作品的真正含义。为了正确地推球作者的本意,对于文学,孟子还提出了另一理论:“以意逆志”。孟子曰:“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宜吃汉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就是说,应该通过文本细读,来推求作者真正的创作意图。这就要求作家的品格与文学作品的思想高度应该是高度统一的。
儒者原来是由西周末年的宫廷巫师或者占卜人员等人散落在民间形成的一种靠教书育人传播礼仪为生的阶层。随着西周初年那种严格的礼乐制度被破坏,一部分儒家学者感慨世代沦落,人心不古,就以残存的礼乐制度为基础创建了一整套哲学、社会、政治,伦理学说。
孔子和孟子作为这一学说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他们全部的身心精力都在拯救日益危亡的奴隶社会,希图恢复西周初期的那种社会秩序,因此,他们虽然注意到了文学的审美功能,没有但他们更加强调文学的感悟作用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对社会政治的批判作用。
然而,我们知道,文学实际上是一种语言艺术,其实质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艺术性和审美性才是文学作品最主要的特性。至于政治性和思想性,虽然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应该兼备的,但是我们也知道并不是每一部作品都是朝着相称“伟大”二字的方向去创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