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人买履》是先秦时代的一则寓言故事,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主要说的是郑国的人因过于相信“尺度”,造成买不到鞋子的故事,揭示了郑人拘泥于教条的心理,依赖数据的习惯。它讽刺了那些墨守成规的教条主义者,说明因循守旧,不思变通,终将一事无成。
全文原文如下: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dù)!”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suì)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nìng)信度,无自信也。”
翻译如下:
从前有一个郑国人,想去买一双新鞋子,于是事先量了自己的脚的尺码,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自己的座位上。(郑国人)到了集市,却忘了带上尺码。(郑国人)挑好了鞋子,才发现:“我忘了带尺码。”就返回家中拿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终没有买到鞋子。
有人问:“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试鞋子?”
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这个郑国人只相信量脚得到的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不仅闹出了大笑话,而且连鞋子也买不到,成为了笑柄。而现实生活中,买鞋子只相信脚码而不相信脚的事,只懂死守教条而不懂变通,没有头脑的人可能是不会有的吧?但类似这样的人,的确是有的,而且并不少。有的人说话、办事、想问题,只从书本出发,不从实际出发。书本上写到的,他就相信,书本上没有写但实际上存在着的,他就不相信。在这种人看来,只有书本上的才是真理,没写上的就不是真理。这样,思想当然就要僵化,行动就容易碰壁。
韩非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韩非为韩国公子,汉族,战国末期韩国人。师从荀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这则寓言为什么要明确说是郑国人呢,因为韩非子是韩国人,韩国和郑国是一对死对头,所以韩非子自然要用自己写的东西来挖苦、调侃自己的敌对国喽。郑人买履讽刺了那些墨守成规的教条主义者,说明了因循守旧,不顾实际,不思变通的人,终将一事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