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学课本《劝学》中,“至”与“致”都被用到了:“假舆马者,非利足焉,而致千里”,“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而且两个词的后面都是跟“千里”这个词,很容易让人心生疑惑:“至”与“致”到底有什么区别?这里就简单说一下。
至:象形字。其甲骨文字形从矢从一,表示射发的箭矢落到地面,表示“到达”。也有人说从土,上象飞下之羽,也是“到达”之义。所以“至”的本义为“到来,抵达”应该是可信的。因此,《说文解字》释为“至,鸟飞从高下至地也”。《字林》《广韵》等辞书也都认为“至,到也”。
“至”的“到达”义在典籍中的用例非常多,如:《尚书·牧誓》:王朝至于商郊牧野;《诗·豳风》:我征聿至;《老子》: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墨子》:远道不至;《荀子》: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论语》:凤鸟不至。
由“到达”“实现目的”义,“至”又引申出“完备”、“事物的尽善尽美”,进而生发出“最”、“极”之义。如:《庄子·逍遥游》:至人无己;《荀子·正论》:罪至重而罚至轻,庸人不知恶矣;贾谊《论积贮疏》:古之治天下,至纤至悉也;《治安策》材之不逮至远也;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色愈恭,礼愈至。现代汉语由此所成的双音词很多,如:至心、至诚、至意、至情、至理、至德等。
致:形声兼会意字,从夊从至至亦声。许慎释其为“送詣也。从夊从至。”段玉裁注曰:送詣者,送而必至其処也。引伸为召致之致。又为精致之致。
综上所述可见,“致”含“送达”“招致”两义。
1.“致”首先有“送达”义。以下典籍用例可证:
《诗经·小雅·楚茨》:工祝致告,徂赉孝孙;《庄子·外物》:天地非不广且大也,人之所用容足耳;然则厕足而垫之,致黄泉,人尚有用乎?《文选·袁宏》:所以存亡殊致,始终不同;《史记·孔子世家》:鲁今且郊,如致膰乎大夫,则吾犹可以止。
2.从“送达”又引申出“归还”义。
《公羊传·宣公元年》:既而曰若此乎,古之道不即人心,退而致仕。“致仕”就是“归还仕命官职”而“退隐还乡”。
3.“招致”义。
《易经·需卦·九三》:需于泥致寇至。
4.由“招致”义有引申出“获得”义。
《礼记·大学》: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5.由“致知”又进一步衍生出“旨趣”“道理”义:
《魏书·茹皓传》:树草栽木,颇有野致;
《文选·袁宏》:所以存亡殊致,始终不同。
由上述分析可见,《荀子劝学》中的两处引文,“至”与“致”都是对的,前者“假舆马者,非利足焉而致千里”中的“千里”指的是“结果”,所以用的是表示“招致”的“致”,就是说能够取得到达千里这样的效果;后者“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中的“千里”指的是“目标”,所以用的是表示“到达”的“至”,就是说能够抵达千里这样的目标。二者的角度是不太一样的。
另外,单纯从字形上来说,“致”产生的应该比“至”晚一些,可能是“至”的后起字,所以在上古文献中,有可能用的都是“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