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南哲
读书
绝知此事要躬行
纸上得来终觉浅
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
Q1:您曾在课上说,中国哲学还有很多文本没有挖掘。为什么这么说?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哲学思想与流派众多。古人的哲学主要依靠文本的注解疏释来传承发展,大体有两处与现在的中国哲学不同:一是古人的文本多按经、史、子、集来分门别类,并非从现代学科的角度进行分类;二是古人的哲学并不是纯粹的知识,而是饱含着宗派性的情感与实践,诸如儒家做圣人、道家做真人、佛家做觉者。自20世纪以来,在“整理国故,再造文明”的时代潮流下,胡适、冯友兰等深通中西哲学的学者开始借鉴西方哲学史的框架建构现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胡适的首要任务是书写关于中国哲学发展的信史,故此他要对人物、文本、时代等进行大量考据;冯友兰则深化了中国哲学史的哲学意涵。相较之下,胡适、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也有两个特点:一是打破了经、史、子、集的分类标准,从宇宙论、知识论、伦理学、教育哲学、政治哲学、宗教哲学等角度分类中国哲学文本。而且,他们的中国哲学史亦非《庄子·天下》《明儒学案》《宋元学案》等平行记述,而是梳理出了哲学思想的体系及其变化发展的脉络;二是超越了以圣人、真人、觉者为宗旨的宗派情感与实践,将儒学、道学、佛学等中国传统思想视为一种学术化的哲学思想。冯友兰在读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后发现,胡适之前的古书,圣人的话是大字,作者自己的话是小字,如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孔孟的话是大字,朱熹的话是小字,但胡适却颠倒了过来,自己的话是大字,圣人的话反倒成了小字,成为他论证自己观点的证据了。这一点被学界延续至今。这是在圣人身影下挺立自我的过程,是中国哲学的“去神圣化”过程,也是中国哲学的现代化过程。
现代学术语境中的中国哲学史,以重要人物为核心进行建构。今天我们翻开一部中国哲学史著作,看到目录中所列的人物基本相同,如先秦时期的孔子、老子、墨子、庄子、孟子、荀子、韩非子、名家等。这份“名单”,很大程度上成为中国哲学专业研究生寻找研究选题的依据,有时偶尔听到有人说不知道选什么题,可以选的都被选过了。我对此非常理解,但也不必失望。这份由胡适开列、冯友兰等学者完善的中国哲学史“名单”,对于中国哲学史现代建构自然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不过,这份“名单”虽为我们指出了中国哲学史的大纲脉络,但并非中国哲学史的全部,就像《明儒学案》开列的“名单”不能涵盖所有的明代儒者一样。依据“名单”学习中国哲学史,可以使我们知道中国哲学史的大体脉络,进而,我们可以穿透“名单”去探究新的哲学人物与文本。
同时,近年来我也感受到清代儒学的研究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