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中国思想史读书笔记第二编第三节,原题目:思想传统的延续和更新(儒)
本节主要内容:
1“儒”的来源
2从仪式中追寻“礼”的意味
3从象征中发展“名”的思想
4推寻礼仪的来源和确立“仁”的价值
5孔子之后儒者的发展
一“儒”的来源
章太炎说,“儒”在古文字中本来是写作“需”,而“需”是云上于天,而儒也知道天文,识旱涝,对天呼救叫喊念咒求雨的人,叫儒。
胡适认为,儒是“殷民族的教士”,以“治丧相礼”为职业,接着,种种说法相继而出,有人从周易需卦中考证,需是“术士所操之术的动作行为”。
总之,儒起源于商周时代参与主持礼仪的巫祝史宗一类文化人。
这方面,孔子自己也讲过,自己和巫觋有很深的关系,就是男巫女巫这一类人,“吾与史巫同涂而殊归也”,为什么同涂呢?
原因是:
巫是“赞而不达于数”,史是“数而不达于德”。
阅读理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也不知道,作者也没有解释清楚。
重点是什么,重点是孔子说自己与史巫不同,“吾求其德而已”,这不光是撇清关系的意思,也是确定了自己的方向,研究方向。
这里暗含着一个转型。
二从仪式中追寻“礼”的意味
“儒”似乎十分注重服饰,注重服饰的象征意义。
这本来是早期的巫祝史宗操持仪礼养成的习惯,穿上特定的服装显得正式,有象征意义,从资料中知道,儒所注重的服饰很传统而且有复古色彩,
礼记中记载,孔子年长之后,在宋国居住,“冠章莆之冠”,章莆就是帽子上的装饰,应该是专门在仪式上用的,应该是儒者专用的,类似现在的学士帽,博士帽,这么个意思。
古代的服饰标志志向和互相认同,公孟子自己说“君子必古言服,然后仁”,荀子引用孔子的话说“居今之俗,服古之服”。
什么是“古之服”?
在儒者看来,“端衣玄裳,絻而乘路者,志不在于食荤,斩衰菅屦(ju,草鞋),杖而啜粥者,志不在酒肉“,
阅读理解:这句话读起来挺牛,网上找了一下翻译,放在这里:
那些穿着祭祀礼服、黑色礼袍、戴着礼帽乘坐祭天大车的人,他们的心思不在于吃荤;披麻带孝、穿着茅草编成的鞋、撑着孝棍而吃薄粥的人,他们的心思不在于喝酒吃肉。
用现在语境翻译一下:那些穿西服打领带,开奔驰坐宝马的人,并不是杀猪吃肉的人;踢拉着拖鞋,手里拿着棒棒的人,并不是赚了钱喝酒的人。
也就是说,穿衣服是一种象征,是一种仪式和象征,服饰标志志向和互相认同,这到现在基本还部分保留了这种习惯。
这种象征背后,在社会上是对秩序的确认,在个人上是对嗜好欲望的制约,
阅读理解:读到这里,智慧的读者应该能听到文明的脚步声。人类脱去身上的毛,穿上衣服,是一个明显的进步。
接着,作者用荀子中孔子说的一段话,“资衰苴(ju,鞋里面垫着的草)杖者不听乐,非耳不能闻也,服使然也,黼(fu,礼服上黑白相间的花纹)衣黻裳者不茹荤,非口不能味也,服使然也”,
阅读理解:这个意思是说,我的耳朵也不是听不到音乐,鼻子也不是闻不到肉的香味,我是穿着这个衣服,代表着我的身份,修养甚至状态,
我不能忘形了,听到音乐就起舞,闻到肉味就流哈喇子,这不行的,我穿着衣服呢,是个文明人。
反过来,象征反过来又制约着人的身份,修养和状态,通过“垂衣而治”的象征系统,儒者相信可以整顿秩序。
这种观念曾经招致很多批评,墨子引用晏子的话批评这帮讲究穿戴的人,说“盛容修饰以蛊世,弦歌鼓舞以聚徒,繁登降之礼以示仪,务趋翔之节以观众”。
这个批评的意思是衣服穿的样样板板的不干正事。
在论语和礼记中,我们可以看到,儒士,包括孔子和孔子的弟子确实很讲究服装样式的象征意味,
吉日、丧事、大祭、平时呆着穿的服装各有各的样式。
举个例子。
孔子曾经指点,在吊丧时候的礼节,说“主人未改服,则不绖”,我的理解是丧主家还没有换上丧事服装的时候,你先不能去吊孝。
另外,也非常重视服装颜色的象征意味,在什么场合穿什么颜色,颜色本身就有象征性,“夏后氏尚黑,殷人尚白,周人尚赤”,虽然并不都是这样,他们也严格遵循这个规矩。
论语乡党里面,“君子不以绀緅(ganzou,紺是深青透红,緅是黑中透红,分别指戒斋时候服装的颜色和丧服的颜色)饰,红紫不以为亵衣”这就是所谓的合乎礼。
庄子非常生气,讽刺他们说,讽刺过分讲究服装没有实际才能,说:
“周闻之,儒者冠圆冠者,知天时,履句屦者,知地形,缓佩玦(jue,玉)者,事至而断。君子有其道者,未必为其服也,为其服者,未必知其道也”。
据说,庄子鼓动鲁哀公禁止没有水平的人穿有水平人的衣服,于是,“鲁国无敢儒服者”。
可见,庄子有时候还是挺坏的。
可见,儒服是一种特殊的,有象征意味的服饰。当然,这个故事大概是个寓言,未必可信。非常说明当时的儒者对衣服象征性的重视。
戴儒冠的习惯直到秦汉时候仍是儒者的标志,骊生去见刘邦,刘邦尿尿到帽子里面,证明了这一情况。
不光是服饰,仪式的方位规则也很重要,也就是仪式的时间空间规则,这里有些重复,就不多说了。
总而言之,这些儒士,似乎比任何人都看重仪式和象征,孔子自称通夏商周三代的礼,懂这些仪式的规矩。
而儒士是巫祝的后裔,沿袭这种传统,继承了仪式的习惯。孔子去世后,有一个叫公西赤的人出来主持仪式。在这些人手中,夏商周三代的仪式、象征,以及这套知识就一代一代传了下来。
三从象征中发展“名”的思想
当然,这里面也有变化,仪式背后的观念内容的变化也很明显,有三点:
第一、从仪式的规则到人间的秩序,更注重礼的意义,
第二、从象征的意味中,发展出“名”的思想,
第三、追寻礼的价值本原,寻找到“仁”,就是遵守秩序、尊重规则的心理和情感的基础。
阅读理解:这三点其实挺重要的,孔子还是动了脑筋的,后面的学生也是动了脑筋的,回归了本原。
这里顺便总结一下,古人从什么也不知道开始,开始模仿天,认为自然的河流山川日头月亮都是神,不由自主的按照自然规律生活,观念中也渗透了自然规律,崇拜自己的祖先,然后从祭祀开始,到礼,到名,到仁,虽然时间悠长,几经拐弯,回到文明的步伐上来了。
这其中,孔子的作用是很大的。
礼的本质是秩序,社会秩序、等级有别的秩序,外在表现上是仪式的规则,规则背后是整顿人间秩序。
“仪”的本字是“义”,是兵器上插着羽毛,兵器上一旦插上羽毛,这个意思就不同了,就多了一层文明的味道,动物打架,如果使用工具,是绝对不会在工具上进行装饰的。
“仁义”两个字,义就是度,揣摩,算是一种暗示,跟外国鬼子说的握手这个动作的来源有点接近。
“仪礼”包含的不仅是仪式,还隐含了伦理制度。
阅读理解:我们现在看来,所谓的封建制度是害人的,伦理制度没什么用,在那个时候,是促进了文明发展的。
到了孔子的时代,儒者们不仅懂得仪礼的规则,更加重视这里面表现的思想和观念,以及这里面承载的秩序的意义。
阅读理解:试着想一下,如果辈分不清,爹不是爹,娘不是娘,这不就乱套了,原来说相声里面有案例,你如果叫老爸叫姐夫,这不是就乱了吗,所以,秩序很重要。
所以呢,“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里面是有道理的。
当然,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容易扼杀新一代的创造性,有了不容置疑的习惯制度,“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社会井然有序了,灵活的空间也就小了。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见宾客恭恭敬敬有礼貌,大的祭祀要心怀敬畏,守规矩,每个人都按照礼仪制度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和举止,这样,事情也好办成,社会也有秩序。
作为孔子,非常厌恶不守规矩的人,“不学礼,无以立”,他很明确的认识到,礼仪不仅是一种动作、一个姿态、一种制度、礼仪象征的是一套秩序,
保证这套秩序的是人对礼仪的敬畏和尊重,敬畏和尊重的依托是人的道德和伦理的自觉。
从这里面延伸出来的,就是“名”。作者饶了半天,想说的其实是这一点。
“必也正名乎”这是孔子说的。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法不中则民无措手足。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阅读理解:这可能就是中国人对名,也就名声、名气、脸皮、面子重视的来源,这当然是对的,但是,也不能被这些玩意儿给绑架了。
从仪式象征延伸出来的色彩、方位、次第、服饰、牺牲、乐舞这些具体的东西,充满了暗示、隐喻,这并不是事实本身,不是现实世界本身,往上走,就是名,
这个名,是形而上的,与实相对应。
通过名,可以暗示和促进现实世界的整饬有序,人们越来越相信名对实的限制、规范和整顿作用。
也常常希望通过“符号”的再次清理和确认达到对“事实”的清理和确认。
举例说明。
后世的避讳制度、名讳、你的名字中用了这个字,别人就不能用了,现在看起来是不是可笑,有点扯,其实就是名,在其中起作用。
阅读理解:这里面,连名字都不能靠近,还要专用,这个暗示的心理力量还是很大的。
但是暗示的力量和真实的力量是两码事儿。
显然,人们希望通过正名来正实,也就是借助对名义的规定来确认或者迫使社会确认一种秩序的合理性,才有了正名的强烈愿望,孔子最有名的表述就是“必也正名乎”。
四追寻礼仪的来源,确立仁的价值
礼代表的是秩序化,名代表的是象征化,孔子的目的是追寻一种有条不紊,上下有序,协调和睦的社会。
那么,靠什么来保证人们对礼和仁的认同和肯定呢?
孔子进行了思考。
换句话说,靠什么来确定社会秩序,保证社会秩序呢,需要找到一个价值本原,这个本源要有共同的标准,无前提的、不需要论证的、不容置疑的标准。
就提出了仁。
礼之所以必须履,名之所以必须正,因为这样才能达到仁。
仁是什么?
论语中说,仁者爱人。
这里学者们进行了考证,说就是这样。
爱人,就是仁,这是出自内心的平和、谦虚和热情,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这还不够,这只是礼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发自内心的一种对人的平等和亲切。
这种把人和己视同一体的感情,显然会引导出一种人应当尊重人的观念。
这里面,已经超出了个人,成为社会的通则,用这种以己推人的情感外延来建立伦理的基石。
论语中,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这个意思,“一以贯之”,“忠恕之道”也是这个意思。
阅读理解:孔子作为教育家,为什么能成为教育家,就是这几个字,礼、名、仁,把这些进行了推导、总结和提升,步骤路径清晰可见,虽然头上的帽子也不少,后人给了不少帽子戴,这个事儿是不能抹杀的。
这种尊重和挚爱是如何产生的?
社会规范和道德观念,这些只是果,不能充当理性的依据和价值的本原。
人们可以继续追问,在这一点上,孔子把人的性情中善的因和善的根,也就是“爱人”给找出来了,并且追溯到血缘亲情。
论语中说,“性相近,习相远”,这里的性,就是本性,人的兽性和善性,在所有的感情中,血缘之爱是无可置疑的,这是从自然中延伸提炼出来的真性情。
这种真性情引出真感情,这种真感情就是“孝”“悌”。
论语中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矣”,这种真挚的血缘亲情是毋庸置疑符合道德理性的,是善良和正义的源泉和依据,所以是“仁之本”。
人有了这种真感情并且依照遵循这种真感情来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就有了“爱人”之心,从此到彼,层层推演,血缘就可以从内到外,进行推广。
所以孔子断定,“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孔子认定这是建立一个理性社会的心理基础。注意,这里说的是理性社会,挺有价值。
也是礼的秩序得以自觉遵从,名的象征得以长久稳定的保证。
他的路径方法是什么,是“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阅读理解:在家里孝敬父母,出门在外对待人象兄弟一样,言行谨慎讲究信用,推广开来能够换位思考,就是有爱心,如果还有剩余,就多读书让自己变成文明人。
在这里,跟前面商周可以进行一个比较,已经从单纯的仪式,象征,这些基于自然崇拜的仪式象征中往前迈了一步,把人解放出来了,回归到了人,基于人的出发点建立的这套文明体系。
论语中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这跟西方心理学如出一辙,一个人没有爱心是不可能对人有礼貌的(当然这里面也包括不懂礼貌,要区别开),一个人没有爱心是不可能心里乐呵呵的。
礼乐已经成为外在的东西了,思想史已经进入了人的内心世界。
作者在这里进行了总结:原来的不言自明的外在律令,也就是那些祭祀的规矩,从天上来的灵感带了的规矩,已经经过礼乐到达了人的内心世界,那一层神秘意味,已经逐渐淡去飘散,道德色彩开始凸显,
中国思想史就完成了“蜕皮”过程,萌生的是,作者这里还是很欣赏孔子的,说:从新思想里萌生出来的,是一个依赖于情感和人性的自我凸显来实现人间秩序的学说。
阅读理解:为什么是一个学说,因为整个的回归到了人,把基于血缘关系的人的善给提溜出来了,在这个基础上建立了学说。
五孔子之后的门派
汉书里面说,孔子之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大者为卿相师傅,小者友教士大夫,或隐而不见”,
其中子张、子羽、子夏、子贡以及曾子,孔子的孙子子思都很有影响。
他们继承了孔门时代的广收门徒、兴办私学的传统,使“儒者”迅速成为当时的显学,
同时也由于各自学风的不同和理解的差异,分成了若干流派。
各个流派各有特色,下面说明下。
子贡是亦步亦趋的维护孔子,子游看重礼的意义,子夏认为礼的仪节和意蕴同样重要。
举例说明。
子夏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可以“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反驳说这是实用主义,认为圣贤应该气度宏大,包容一切。
子游批评子张“未仁”,曾子攻击子张虽然堂堂正正,但不切实际,“难与并为仁”,同门之间的分歧也是正常的。
不过大体来说,还是有一些共同趋向,第一是都坚持礼乐的仪式和象征作用,所以一面传授礼乐制度的知识,一面阐发礼乐文化的意义。
第二是他们比较多的凭借古代的典籍,作为思想阐述和理解的文本,
第三是他们比较注重历史的依据,有一个尧、舜、禹、汤、文、武的历史传说系统,需要的时候,就从历史中找依据。
不过,由于历史的久远,我们已经看不到全貌,只有子思、曾子流传比较广。
孔子死后,子夏“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有门人子弓,还有吴起、田子方、断干木,但都改了方向,或者跟了墨子、或者学习兵法、或者干政。
下面说下曾子。
史记中说,曾子曾经侍奉孔子,是鲁国人,比孔子小46岁,传说孝经是他的作品。同时也很注重礼,大体上承袭了孔子的思路,相传,大学中的一篇与他有关。
子思:
子思名叫孔伋,写过中庸这一篇文字。
通常都认为儒门的这一系比较守成,胡适虽然承认这是儒门正传,但又认为不过是“在一个孝字上一个礼字上做了一些补丁的功夫”,作者认为,从资料上看,这个时代的儒者,比如曾子、子思等,还存在着两个与过去不同的思想趋势。
第一个就是人,第二个就是天。下面具体说。
1人文方向
也就是以人的内在人性为终极依据的趋向,如果大学中庸真的是他们写的,这里可以暂不考虑这两篇文献对后世的影响,
就要承认,他们在守成之中有了更新,也就是在前面孔子时代注重礼乐的基础上,又往前推进了一步,凸显了人性深层的内容。
把人类心中本来的诚挚向善之心看成自然拥有的良知基础,把人类应有的至善看成生活的终极目标,
所以,在大学中庸中提出了,
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等心灵自觉开始,经由修身、齐家、治国的路径,以寻求天下合理秩序建立的思路,
也提出了从“天命”,“性”,“道”到“教”,
即上天赋予人性,遵从人性的自然流露,不断培养这种合理的感情,使人拥有明澈真诚的性情和品格的方法。
一方面使真诚和善良的本性秉承天命,一方面使人小心翼翼的把注意力集中在培养这种本性上,后来就有了孟子的人性与道德的学说。
2与天沟通
在宇宙方面寻找终极合理性的趋向。
这个趋向就是用解释宇宙的阴阳五行来解释儒者思想,这方面证据比较少,只有荀子里面一段话提供了证据,在这一点上看,作者还是非常细心的。
考古发现中,有一部叫五行的书,有人指出,这是子思、孟子一系的作品,内容是讲儒家“仁、义、礼、智、圣”的五行说。
后来,有人指出,中庸中的“唯天下至圣”一段本来已经蕴含了五行说的意思,而五行中所谓“德之行五”到“君子慎独”则是沿袭了中庸中开头的一段,
只不过已经把五行道德化,距离五行的原初意思比较远了。
近来有人指出,五行有经文和传文的分别,经文出自子思或其弟子,传文可能是世子所传,其中关于“君子慎其独”和“金声而玉振”跟大学中庸孟子中的话相类似,
经过一系列的倒腾,结论可能是:五行说真的是子思的发明。
也就是说,五行说,是在子思孟子这一系中逐渐成熟的,
他们把作为宇宙基本结构的五行和儒者提倡的五种人的品格相结合,沟通了天的五行和人的五行。
这和礼记中的“天命,谓天所命生人者也,是谓性命。木神则仁、金神则义、火神则礼、水神则信、土神则智”等等,大概都是来自这一思路,
按照这一思路,人的品格与天的五行相通,
金木水火土是天命形于外,仁义礼智圣是天命形于内,圣人上与天道相通,就在于他禀五行,而普通人只有四行,所以前者是有德,后者是向善。
阅读理解:这两派指向了两个方向,一个是人生观,一个是世界观,都算是比较大的命题,但是,最后一段读的我也是五迷三道,最后这些人愣是给联系起来了。
其实很容易理解,这相当于什么呢,相当于人的五种四种品行,各给取了一个名字,对应上,和天对应上,确实比较容易迷惑,一不小心就给绕进去了。
可见,孔子及其弟子们,为了让人文明文化,可是费尽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