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狐假虎威音义辨
TUhjnbcbe - 2024/4/25 16:44:00
山东白癜风医院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schedule/

原创:承影落雪

邻居有个孩子在读书,读到了一个成语“狐假虎威”——在课文中,“狐假虎威”中的“假”念第三声jiǎ,意思是“凭借”,是个动词。

这个细节,再次引发了我的思考:

古汉语中某些词有多个读音,并且用不同的读音来区别不同的意思。

例如“鲜”,共有两个读音,念第一声xiān,表达的就是“新鲜、鲜美”的意思;念第三声xiǎn,表达的就是“少”的意思——《爱莲说》中“菊之爱,陶后鲜有闻”中的“鲜”就念第三声“xiǎn”,表达的是“少”的意思。又如,《诗经.采薇》中的“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中的“雨”,不念第三声yǔ,而念第四声yù,表达的是“降雨”的意思,是动词,不是名词。再如,“假”也有两个读音,一个念第三声jiǎ,意思与“真”相反,是“虚假”的意思,是形容词;一个念第四声jià,意思是“凭借、借助”,是动词。在古汉语中,只有念第四声jià才能表达“借助、凭借”的意思——《荀子.劝学》中“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其中的“假”念第四声jià,表达的是“凭借、借助”的意思。

“狐假虎威”是个典故,出自《战国策》。其中“假”的意思是“凭借”,是个动词——个人认为,这里的“假”不念第三声jiǎ,因为它不是“虚假”的意思,这里念第四声jià,是“凭借”的意思。这样,便可“音义一致”,用不同的读音表达不同的意思。

在古汉语中,一个词有两种以上的读音,往往表达不同的意思,音与义基本是统一的,这或与语法中的表达习惯有关系,或与语法中的某些规则有关系。

当然,这仅仅是我的个人之见,有不同意见或建议的读者朋友可以一起讨论。

1
查看完整版本: 狐假虎威音义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