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六千字读懂中国哲学发展史
TUhjnbcbe - 2024/4/4 17:19:00
白癜风为何复发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6189761130138794&wfr=spider&for=pc

整体上讲,哲学是一个大的地域空间内,人类活动的整体思想的精华。中国哲学史,就是在中国这个特定的地域空间内,从文化起源到文化昌盛的今天的所有历史时期的思想精华的总和。从特定的时代来看,每一个时代的具体的哲学,就是那个特定时代的思想的精华。

思想的精华,我们称之为智慧的结晶,所以也有人把哲学称作爱智慧。中国哲学是以社会人生为根基的人本哲学,和西方社会的自然哲学有本质的区别。

中国哲学基本从普通百姓的生活中来,但普通百姓并不能自知,必须要通过思想家对生活进行高度的总结和概括,才能得出哲学思想。有些时候,哲学家为了国家的整体利益,也会对思想进行有目的的加工,进而达到统治人民的目的。汉代董仲舒的哲学和北宋二程的哲学就有这种倾向,其中董仲舒最为突出。

中国哲学有四大研究范畴:天、气、道、理。

对天的研究,是中国哲学的起点。

作为一种以社会人生为根基的人本哲学,中国哲学的发展和历史的进程是密不可分的,而哲学思想和历史又必须依靠文字来书写记录,因此文、史、哲在中国是不分家的。

在原始社会,人们在生产生活以及与自然的斗争中,已经逐渐积累了一些经验。到了商朝,原始积累的经验,逐渐形成一些文字符号,甚至组成一些格言式的短语。这些短语中,就包含着一些对天的敬畏之语。

原始人并不明白天是怎么回事儿。不知道为什么会下雨,为什么会打雷,只知道一下雨一打雷,人就会遭殃,死的死伤的伤,导致人间凄惨无比。因此原始人都害怕天。

这是敬天思想最初的由来。

商朝时,这些思想还很混乱。直到周朝的周公,才慢慢地把这些思想整理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同时,为了加强周天子对国家的绝对统治权,周朝的一些统治者在百姓敬天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天命论。

天命论是中国第一个完备的思想形态。

主要的意思是:天是有生命的,天上的一切由天帝主宰,人间的一切则由天帝的儿子来管理。

天帝的儿子就是天子。

谁敢违反天子的命令,谁就要遭到处罚。

今天我们都知道,天是没有意志的,甚至会认为天命论是愚弄百姓的迷信思想。但是三千多年前的周朝提出天命论,那是很先进的。天命论的核心思想:天子管理人间的一切,是整个封建统治时期的思想基础。这个思想根基从来没有真正的动摇过。

从敬畏上天到天命论,是古代思想的一大进步,在此基础上,思想家慢慢的开始研究天的变化规律,研究自然界的变化规律以及自然和人的关系的规律,这些研究的成果,最后汇聚成《周易》一书。

《周易》是中国哲学思想的总根。

从哲学思想的发展来看,《周易》代表着周朝思想的最高成就。但《周易》也是破坏周朝统治的思想来源。

既然天地万物始终处于变化之中,那为什么你这个皇帝的位置就不能换一换呢?后来陈胜吴广起义时的那句名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就是对天命论的怀疑。实际上对天命论的怀疑,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了。

从历史进程的角度来看,西周末年,奴隶主贵族已经开始腐化,生活奢靡,自私自利。而小地主阶级则慢慢成长起来,他们不断的聚集财富,招兵买马,企图瓜分周天子的天下。这就是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腐败的奴隶主贵族和新兴的小地主阶级之间的力量对比基本是持平的,所以周天子的国家看起来还是那么回事儿。虽然礼崩乐坏,但是还没有完全摧毁。

后来的战国时期,小地主阶级的力量已经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周王朝的腐败统治者根本无法与之匹敌。所以整个周王朝的国土都被强大起来地主阶级瓜分了。这个时期,社会已经没有什么道义可讲了,只是一团混乱。

因为传统思想基本被瓦解了,所以社会也是极度开放的。在这种开放的社会中,各种思想才有生存的空间。有识之士都在思考拯救国家的方案。

也就是伟大的百家争鸣时期。

百家争鸣以儒、墨、道、法四家为主。在当时,儒家是主张恢复周礼的保守派。墨家是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和小手工生产者的激进派和实干派。墨家除了兼爱非攻等思想之外,还特别重视生产力的发展,重视对机器的运用,这种进步的思想,符合当时进步的地主阶级的需要,同时也符合小手工生产者的需要,因此得到广泛认同。

在百家争鸣的初期,只有墨家可以和儒家抗衡。

道家思想比较复杂,特别是老子的思想。有人认为老子思想完全是兵家思想,是在讲怎么打仗。也有人认为老子的思想出现得比较晚,是对百家争鸣的一个大总结。所谓“非常名”,并非具体的事物,而是一类事物,也就是对一类事物抽象的总结,是高度的哲学思想。谈中国哲学,不能不谈老子,但是老子到底讲了什么,却是众说纷纭,甚至连老子这个人到底有没有存在过,也是有争议的。

好在庄子的思想是比较清晰的。从社会的角度讲,庄子的思想是消极的。因为他本身是没落的贵族思想的代表。在战国时期,奴隶主贵族已经被小地主阶级打败了,奴隶主贵族已经失去了一切。这个时候,他们除了空想,除了自我安慰之外,还能做什么呢?所以庄子说: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也就是你有你的道理,我有我的道理。你讲你的功名利禄,我讲我的逍遥自在。

但是从个人的角度来讲,庄子的思想有积极进步的一面。他叫人不要贪恋俗物,不要和别人攀比,人生不过白驹过隙,拥有那么多,到死的时候依然会失去。这种超然物外的思想境界,值得所有人学习。

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既然是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思想,所以也就不可能成为后来封建社会稳定时期的主导思想。奴隶主贵族已经失去势力,过一天算一天,一切都无所谓了。可是新兴的地主阶级刚刚掌权,正要大展宏图呢,怎么可能那么消极呢?

墨家思想最开始虽然得到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认可,但是兼爱和非攻,在那个时代只能是一种空想。因此掌权之后的地主阶级也放弃了墨家思想。唯一可堪大用的,只有儒家。

儒家在孔子时期是保守的,但是到了荀子这里就已经非常积极进步了。最重要的是,无论是孔子,孟子,还是荀子,他们都主张读书学习。

在一个稳定的社会时期内,百姓的正常生活应该是:读书学知识,工作赚钱养育后代,然后一代一代的往下传。如果大家都不读书,也不积极的工作,成天到晚的到处晃,像庄子一样逍遥游,那么社会还怎么发展?

有人说儒家学说是统治者的思想工具。但他为什么可以成为统治者的工具呢?因为他的思想和统治者的想法相吻合。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儒家思想是先于封建统治而存在的,封建统治者在百家之中选择了儒家,是因为儒家思想具有积极进步的意义。

这就是汉朝独尊儒术的根本原因。社会要稳定的发展,每一个人都有责任。能打仗的到战场上去建功立业,能治理国家的就出来为官。两种能力都没有学会的,那就在家读书学习。

在一定程度上说,百家争鸣是思想家的美好时代,但却是普通百姓受苦受难的时代。只有混乱的社会,思想家们才能提出不同的意见。在稳定的社会,思想家就应该以国家意志为总目标,努力为国家做贡献,这时候思想自然也就统一了。

这个时期内,周朝继承了夏商以前的文化传统,形成奴隶制文化的巅峰,同时也开启了封建制度的先河。孔子承袭了周朝的文化传统,同时对贵族的腐败加以批判。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把以生活为本的仁爱学说推到了极致。随后的荀子,斩断了天命论的根,提出天人分离的思想,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人要靠自己的努力来创造幸福的生活。

法家的韩非子是荀子的学生,他在继承了荀子的思想的基础上,对传统法家思想的发端做了详细的研究,终于成为系统讲述法家思想的第一人。

从此之后,中国哲学一直以儒家为主,道家为辅。在国家层面,外儒内法是一种常态。在个人层面,进,则以儒家思想为主,为国家建功立业;退,则以道家思想为主,修养身心,逍遥无为。

汉朝之后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混乱,国家分裂,因此道家思想又占了上风。这时的道家主要是玄学。玄学的核心宗旨,其实就是追求自由,要打破汉朝经学的统治地位。无论是清谈还是豪放,或者是对宇宙本体论的看似虚渺的研究,其实都是在追求自由。

在这个时期内,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佛教逐渐中国化,成为禅学。禅学的核心是领悟知识的真谛,是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全面运用。禅宗分为两派,一是以神秀为代表的北派,北派讲究“渐悟”。也就是神秀说的“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渐悟就是慢慢的体会,一点点的明白。有人认为渐悟是一种错误的说法,要悟就是全悟,没有一点点的领悟这种说法。但实际上,渐悟强调的是对知识的学习,知识不断的堆积,眼界不断的开阔,对事物的了解程度也就不同。也就是说,渐悟这个说法是对的。

另一派是南派,就是禅宗六祖慧能领导的“顿悟”派。顿悟就是上面说的心领神会,完全贯通。

这两派对中国的影响都很大。后来明朝的阳明悟道,其实就有点顿悟的意思。王阳明也是学过禅学的。而北方讲求慢慢学习慢慢积累的传统,实际上和北方人憨厚、朴实的品质有很大的关系。而这种扎实的积累,也造就了北方学者深厚的文化功底。顿悟,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还是太过玄妙,没有知识基础,其实也很难悟。即使悟了,基本功不扎实,做起事来也不精准。

魏晋南北朝混乱的局面,终于被隋文帝杨坚平息了。一个庞大的帝国再次出现。但是和秦朝一样,庞大的隋朝很快就灭亡了。只是灭亡的原因有所不同。

随后,伟大的唐朝出现了。余秋雨认为,唐朝没有像样的哲学家,也没有像样的哲学。其实是不对的。

哲学本身就是各种思想的精华。汉朝独尊儒术,所以董仲舒成为汉朝哲学家中的顶梁柱。而唐朝实行的是绝对开放的政策,也可以说,在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的统治下,唐朝的统治者并不担心思想战线的混乱。所以唐朝实际上是另一个百花齐放的伟大的思想时代。这种情况,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在哲学层面,儒家有韩愈、柳宗元等大思想家(当然,他们更多的是以政治家和文学家的面孔出现);在佛学上有唐玄奘的取经壮举;在道家,葛洪和陶弘景的思想影响深远。

同时,世界各大宗教思想也都这一时期传入了中国,在当时的长安汇聚一堂,成为天下奇观。

唐朝的伟大由其思想的开放而可见一斑。鼎盛时期的唐朝,和当今社会鼎盛时期的西方某国极为相似。

但是绝对的开放,也会导致绝对的混乱。思想没有约束,就会泛滥成灾。所以到了晚唐,特别是五代十国时期,那“礼崩乐坏”的程度甚至超过了春秋战国时期,各地的杀伐纷争更加的残酷。

社会急需一种统一的,能让所有人都稳定、平静下来的思想。

宋朝的理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理学就是把“理”作为宇宙的本源,在理学家的眼里,理是至高无上的,连皇帝也要照“理”办事。

当然,这里的理很明显是唯心主义的。说理是至高无上的,也就是说理是不可违背的。但理是由谁定的呢?还是由人定的。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利,说自己做的一切都是合理的,谁也不能否定。这和汉朝时的“天人感应”如出一辙,都是为了稳定社会而提出的哲学主张。

但是从哲学本身来看,朱熹并没有认为理是第一的。如果理是第一的,那么为什么要格物呢?既然理在物中,那就是说,物是第一位的,而理是第二位的。朱熹实际上把主观的理搬到客观的事物身上去了,要了解道理,就必须格物。

而且,朱熹认为,理不明,不能行。凡是先要把道理讲通,然后才能去做。这就把知和行分开了。导致社会上人人都只讲道理,都争论道理,却没有人做事。而且各种“公认的理”已经严重的束缚了人的思想。

南宋的陆九渊看到了这种趋势,因此第一个提出心即理的概念。意思就是让大家不要空谈了,道理就在人心中,按照自己的本心去做事,就不会有错。这种思想在当时很难得到广泛的认同。

到明朝之后,统治阶级其实也看到了理学的弊端,因此提出一些相对保守的促进思想发展的说法,然而效果并不好。最重要的是,如果在当时就全盘否定宋朝理学的思想体系,那么国家要用什么来统治百姓呢?所以明朝的统治者对于宋朝理学,其实是一边用一边弃。应该说,这个方法是稳妥的。

直到后来王阳明心学逐渐发展壮大,理学的负面影响才减少了一些。但是从整体上来说,阳明心学一直都没有得到官方正式的认可。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心学也涉及到渐悟和顿悟的问题。顿悟是最有效的。如果统治者正式承认阳明心学,那么大家都去悟道,不读书,社会不就乱套了吗?

所以明朝的统治者并不反对心学,但是也不能公开的认可。

阳明心学是对中国传统哲学的一次大融合。其核心精神是对儒家关爱社会,建功立业的发展和肯定。但是其中也包含了道家和佛家的思想精髓。这种高度融合的哲学思想,使得心学成为中国传统哲学的一座高峰。

阳明心学中含有“顿悟”的修为方法,进入清朝后,这种顿悟,又变得像魏晋时期的玄学一样空泛。因此清朝初期的学者又开始了像宋朝初期的二程一样的工作,努力在文化经典中寻找哲学的本意,也就是后来盛极一时的训诂学。训诂学就是不断的深入的研究古书,对古书的字形字义进行勘正校对,以求寻找哲学思想的本源。

但实际上这种做法很难取得成效。历史上,中国哲学有三次进入了这种教条主义的陷阱之中。其一就是汉朝的经学,所谓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对经书上的每一个字都深入注解。照这种方法,很多人一辈子也只能读通一本书。第二次,北宋初年二程研究经书的方法和汉朝的方法基本一样。第三次就是清朝的训诂学。不能完全否定这种读死书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对于社会、对于读书人实在是没有多大的好处。

也因为看到了训诂学的弊端,所以清朝中后期的有识之士开始放弃训诂学,转而以更加实用的“朴学”为根本。朴学,就是删繁就简,以生活为根本,努力学习有用的知识。朴学后来也被概括为“经世致用”之学。简单的说,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学以致用。

在建立独立的哲学体系上,王阳明取得的成就是最高的。但是从思想的博大精深的角度讲,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实际上超越了王阳明。也就是说,王阳明“惟精惟一”的功夫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而王夫之算得上是海纳百川,学问最广。

在清朝极度腐朽的时候,在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即将坍塌的时候,在哲学界值得一提的事情是,消失了千年的墨家思想再度短暂复活,被康有为等进步人士大力推崇。康有为等人的改良主义和大同思想,就是对墨家兼爱、非攻思想,以及对平均主义社会的向往。

但是,社会永远不可能回到原始的平均主义时代,大同和兼爱,只是一个梦。

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历史不会止步,思想也不会止步,无论什么思想,只要存在,就具有合理性。哲学如果脱离了生活,就会被人抛弃,如果成为心灵的灯塔,就会被人追捧。

除了变化本身,世界上没有什么是不变的。即便是看似不变的哲学概念,在不同的时代也有不同的含义。比如一个“理”字,在孔子的时代是文理,也就是道理。魏晋玄学时期,理的含义是名理,也就是对概念的辨析。在宋明理学家哪里,理主要是指社会事务之中存在的道理。而现在我们说的理,主要是指物理的理。也就是物体的变化规律。

如果只看到了理在一个时期的的特殊含义,那么思想就会僵化。同样的,对天的解释,对气的解释,对道的解释,每一个时代都是不同的。

总之,符合时代需要的就是对的。这就是千古不变的中庸之道。

1
查看完整版本: 六千字读懂中国哲学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