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从阴阳太极看平天下之理人性本无善恶,
TUhjnbcbe - 2024/3/26 17:34:00
白癜风哪里治最好 https://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js/

东方既白著

由上一节《从阴阳太极看“平天下”之理:人性善恶问题的由来和本质是什么?》我们知道,孟子和荀子并非是简单地给人下了一个“性善”、“性恶”的结论,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合理的引导,并学以致用。

比如孟子的性善论其实是后天变恶论,荀子的性恶论其实是后天变善论。二者的积极因素就是,二者都强调了人后天的学习和道德教化的重要性。他们的区别就在于论证人要向善的不同路径而已。

孟子勉励人们,人心本善人可以为善,但一定要注意后天的养成,千万不要让善性丢掉了;荀子告诫人们,人性本恶但也可以向善,关键是用礼和理来节制欲望而不至于太放纵,也可以为善。一个主张道德修养要向内求索发明本心;一个主张加强社会的道德教化和礼制约束。但他们的社会理想都是一样的,都是劝人向善之说,都源于他们对拯救人性拯救社会的责任心。

不过孟子主张靠自己的自我修行,自律担当,激发人性中那“阳”的部分,荀子主张靠外界礼法制度,他律约束,即管人性中那“阴”的部分,一个软,一个硬,一个扬善止恶,一个以恶制恶,殊途而同归、浑然而天成。

人性善恶皆阴阳,顺生而逆亡

故关于“人性本善还是本恶”的问题本质,其答案也就不言自明了,因为按照世间万物皆阴阳,及其所遵循的“混沌无极,无中生有,有中化无”总原则来看,“性无善无恶论”和“性有善有恶论”的合而为一更趋于“实事求是”的现实合理性。

其理由有二:一是万事万物皆遵从“混沌无极”和“无中生有、有中化无”的总原则,“无”是有的终始点,“有”是无不可剥离的、对立统一的组成部分。转化到人性的论述就是:人性绝非在“初生之顷”就定型,一成不易的,人初生之时是“混沌无极”的,犹如一张白纸,无善亦无恶,即庄子所说的“人天生本性上是无知无欲的”。

人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而是随着环境和教养的不同,“性屡移而异”,“未成可成,已成可革”,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人性是可以培养和不断完善的,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逐渐开始了“无中生有,有中化无”的催生演变,既遵循王阳明:“无善无恶心之本,有善有恶意之动”的本质要求,又遵循墨子“人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演变规律。

这也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的观点,即人之初如“白纸一张”,既无“善念”也无“恶性”,所谓“善恶”都是后天受各方面影响形成的。同时,马克思主义也承认,人作为生物,有生物“求生存”的本能,但是,即使是这样的本能也是“因物质”所带来的“意识”,说到底,也是后天的“物质变化”所引起的“意识”产生。也就是说,人生下来还不具备“善”、“恶”意识,“善”、“恶”意识,是人的社会属性,是后天“养”成的。

性屡移而异,未成可成,已成可革

其随环境的阴阳特性而变化,随真意妄念而启动,从“无善无恶心之本”的“混沌无极”本质中,“无中生有”,“有善有恶意之动”,最终再从“有中”化归于“混沌无极”,有时是善恶意念的“化无”,有时则是身心意念皆一同“化无”,要看其善恶执念的深浅程度,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被同化程度。

无善无恶心之本,有善有恶意之动

二是无论人性其如何生化,其有无生成转化的规律则是固定不变的,即“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对立统一规律,身体内先天的那个“无善无恶、混沌无极”的“本心“和后天的那个“有善有恶、阴阳太极”之“意”,无论其两者之间如何纠缠瓜葛,都跳不出“阴阳之道”的对立统一性问题。心与意相通相合时,则混沌无极,无善无恶,心与意相悖相克时,则阴阳太极,可善可恶。穷凶极恶之人,亦有悬崖勒马,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可能性,一心向善之人,亦有信马由缰,横冲直闯,冲动暴起,瞬间成魔的可能性。

这个道理,也就是说是非、善恶、黑白等种种,若只在乎局部,从没有边界、没有参照系来说,即所谓的无限之整体看,都是不存在的,这就是为什么王阳明告诉我们“无善无恶心之本,有善有恶意之动”的真正原因所在。同时,无善无恶又是由无尽善恶组成的,阴阳法则下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这个其小无内即是“当下”,是人只在当下显现的无相灵觉。

故善恶又不能不有,只是需要是当下临事即时的反应判断,孟子所谓“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只有此处之善恶为真,除此皆属妄想。这就是“为善去恶”、“致良知”等的依据所在。

阴与阳对立统一,不可分割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孟子、荀子的论述,对于我们加强德育和法治教育,重视个体素质培养,涵养良好的社会整体素养,构建社会公德高尚的和谐社会,以及完善社会规范核心价值培育,提高法治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培育社会公德意识,构建法律完善的社会治理体系两个方面给了我们许多启发和指引,对于我们完善治理能力,提高治理水平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从阴阳太极看“平天下”之理:人性善恶问题的由来和本质是什么?

作者

东方既白

简介:十年学易,一朝悟道,独创“以易解老,以老解百家”国学和哲学研究新体系。

致力于《易经》和《道德经》系统架构体系的开创者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阴阳太极看平天下之理人性本无善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