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说的是什么?
此语出自《论语·颜渊》“齐景公问*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齐景公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说:“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
”春秋时期的社会变动,等级名分受到破坏,弑君父之事屡有发生,孔子认为这是国家动乱的主要原因。所以他告诉齐景公,“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恢复这样的等级秩序,才能治理好国家。孔子要求君臣父子各自按照应有之道去做,都要符合角色要求和规范。后来汉儒董仲舒藉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观念,提出“三纲五常”,促使汉武帝独尊儒术,并成为沿续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的道德伦理规范,影响深远。
“庄周梦蝶”反映的是哪一学派的思想?
庄周梦蝶,典出《庄子·齐物论》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庄子所提出的一个哲学命题。庄子通过对梦中变化为蝴蝶和梦醒后蝴蝶复化为己的事件的描述与探讨,提出了人不可能确切地区分真实与虚幻和生死物化的观点。
什么叫“法先王”?
法先王是先秦以儒家为代表的“法古”的一种*治观。主张效法古代圣明君王的言行、制度,言必称尧、舜、文武。孟子主张仁*与“王道”,其心目中的楷模就是古代圣王。古代圣王统被孟子称为“先王”。孟子所提倡的仁*也就是效法先王“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证”。在孟子看来,为*必须“遵先王之法”,否则就是离经叛道,就可以人神共诛之。孟子的法先王思想是先秦儒家所固有的*治倾向,孔子就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的。荀子也认为“先王之道”,仁之隆也。
华夷之辨”反映了怎样的民族观?
华夷之辨,或称“夷夏之辨”、“夷夏之防”,用于区辨华夏与蛮夷。古代华夏族群居于中原,为文明中心,因此逐渐产生了以华夏礼义为标准进行族群分辨的观念,区分人群以礼仪,而不以种族合于华夏礼俗者并与诸夏亲昵者为华夏、中国人,不合者为蛮夷、化外之民。“华夷之辨”存在着深刻的“文化民族主义”色彩。古代中国人具有强烈的文化民族主义精神。古代中国人严格地以文化区分先进的华夏族与落后的“蛮夷”,而不以血缘等单一因素区分。
什么是“中体西用”?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缩略语。体”,即根本的意思。“用”,即具体的措施。19世纪60年代以后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指导思想。“中学”指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指近代传入中国的自然科学和商务、教育、外贸、万国公法等社会科学。它主张在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上,采用西方造船炮、修铁路、开矿山、架电线等自然科学技术以及文化教育方面的具体办法来挽救统治危。
为什么说周公是儒学的奠基人?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是西周初期的著名*治家、思想家。周公辅助周武王伐纣灭商。武王去世后,辅佐年幼的周成王,平定“三监之乱”。摄*期间,周公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广封诸侯,制礼作乐,完善了各种典章制度。周公的思想主要是民本仁爱思想,“敬德保民”,或者说“崇德贵民”以及重视民意的天命观是以周公为代表的西周思想的核心。可以说它们就是儒家作为学派产生之前的儒家思想。春秋时期重民思潮继承了西周“敬德保民”的传统也为春秋末年孔子创建儒家学派提供了土壤。孔子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周公被孔子尊作老师,是他最崇敬的古代圣人,孔子的一生主要是整理周公之礼仪,并在周公礼仪的基础上,和其学生一道发展了周公之礼仪,后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中国的儒学。所以说,周公才是中国儒家奠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