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家家安宁
来源/家家安宁(readingv)
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年,北师大国文系几位教授喝茶闲坐,文史学家高步灜,用山东方言翻译一段《论语》,背给钱玄同听:“三月里,三月三,新做一件大布衫,也有大,也有小,跑到河里洗个澡,洗个澡,去乘凉。回家唱口山坡羊。”圣人听,心欢喜:“点儿,点儿,你可以!”
山东味道的论语,应该更是一番美妙的感受。
高步灜先生说的这段话,对应的是《论语先进》中“子路、曾皙(xī)、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
“点儿”就是曾皙,也是曾参的父亲。
在《论语》中有很多这样的故事场景。在我们中国人看来,温馨而又烟火气儿十足。但是听说在外国网站上,外国人对《论语》的认识,完全不一样,有的如恐怖现场一般。
比如说这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我们的理解,当然也是正确的理解是:孔子站在河边说:时间就像这水一般,不分昼夜的流逝而去。
但是!到了老外的翻译,竟然变成了这样:“中国的孔子曾经说过:真正厉害的人,你站在江边上,你仇家的一具具尸体就会顺着水流飘过来。”
看到这样的翻译之后,真心想对国外的网友们说一句:咱们,能不能认真一点对待《论语》?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歪解,就都跟大家在这里普及一下:
“子曰:三十而立。”
外国的错误翻译:“孔子说,只有当对面有三十个人的时候,才能让我站起来和他们打。”
正确翻译:孔子说: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能独当一面有把握。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外国的错误翻译:“孔子说:早上听说了去你家的路,晚上你就可以死了。”
正确翻译:孔子说:早晨的时候懂的了道,懂得了真理,要我当晚死去,都可以。
子曰:既来之,则安之。
外国的错误翻译:孔子说:既然来了,就安葬在这里吧
正确翻译:孔子说:既然他们来了,就要使他们安心下来。
子不语,怪力乱神。
外国的错误翻译:孔子不想跟你废话,直接用怪力打得你神志恍惚
正确翻译:孔子不谈怪异、勇力、叛乱和鬼神。
当然,也有一些外国网友的翻译也是直译的中文意思。但是,相比而下,还是中文的韵味比英文更加略胜一筹。
这让我想起了傅佩荣教授曾经讲过自己的故事。
傅佩荣教授的父亲,有一位朋友,想找人帮忙翻译一篇荀子的文章,便找到了傅佩荣教授。当时傅佩荣教授还是硕士生,他一看荀子的文章,就懵了。因为都是文言文,中国的文言文翻译成英文难度很大的,要有极其丰富的英语词汇量和对中英文的理解。结果可想而知,翻译的并不好。
这说明一个问题,中文的古诗词和文言文的韵味非其他国家的语言能够准确表达。
比如说,有个电影,在国外的名字叫做《RedCliff》,直译的意思是:红色的峭壁。毫无美感可言……但是这个电影的中文名字叫《赤壁》。
哪个意境更美?自己体会一下?
《论语》中这句话:“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听起来,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寓意不需要刻意翻译,只要是中国人都能心领神会。但是,翻译成英文,虽然意思基本上正确,但是那种感觉和意境差强人意了许多。
上面的英文,用中文直译过来是:“智慧以水为乐,爱以山为乐。智慧是活跃的,爱是安静的。智慧是快乐的,爱会变老”。
与原文“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感觉,是不是有点勉强?
再看下面这则英文《论语》:
英文直译过来是:父母的年龄必须要记得,为了快乐和忧伤。
估计你已经猜出来了,没错,这就是那句经典的“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这句英译虽然仔细理解也能够感受到孔子要表达的“孝”以及对父母的关心,然而“知”的翻译却不同于上一个例子了。总觉的英文感觉少了点什么。
还有下面这则英文《论语》,看看能猜出来是哪个吗?
美国诗人庞德在《诗章》第75章,将《论语·学而》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译作:“学习,而时间白色的翅膀飞走了,这不是让人高兴的事?”
这是什么情况?
据说,庞德看的《论语》是竖版的,繁体字的“習”字是上下结构,人家老先生直接把这个字分开当成了两个字:羽、白。所以就翻译成了“白色的翅膀”……
你以为只有外国人会闹笑话吗?中国的孩子们现在学习《论语》笑话也不少!
比如有网友说:期中考试出了一道古汉语翻译题: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老师改完考卷,很严肃地对我们说,我们班有个人翻译的是:“死去的那个人好像我的丈夫,白天晚上看起来都像。”
其实,学习《论语》不应该死记硬背,而是透过论语中的孔子和弟子的言行来规范我们的为人处世之原则。
与其说《论语》是一本语文教材,不如说它更是一种中国哲学的智慧锦囊。
就像一位受论语影响的网友说的那样:
很庆幸,我的年少时光里,我父亲,用白话和开篇那样的小故事(曾皙说志向的小故事),给我讲了很多《论语》中的对话。当时的我,虽然背不出《论语》的古文原话,但是很多道理在家庭的故事会中也慢慢懂得了。在青春期最为迷茫的时刻,常常想起父亲给我讲过的一个个《论语》中的小故事;在自我建立三观的过程中,这些故事,给过我力量。
-本文完-
*本文来自:家家安宁(ID:readingv)。作者:老阿姨娜娜,写字,致力于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传播!愿您向阳而生,不惧沟壑!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