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通往理想社会之路,以及官府自身职能定位之
TUhjnbcbe - 2023/12/28 13:37:00
哪家医院专业治疗白癜风 https://m.39.net/pf/bdfyy/bjzkbdfyy/

大家好,我是热带榕树,本篇我们共同探讨《盐铁论》第35章《授时》相关内容。

所谓“授时”,典故出自《书经》,翻译过来即“敬记天时,不失农时”的意思。

不过这个词在本章节中并非特指农业,而是泛指整个社会生产体系。

具体来说,桑弘羊与贤良文学就如何发展生产,构建美好社会进行了辩论。

一、理想社会

本回合中,首先发言的仍然是桑弘羊,不过他的切入点是法律而非经济。

这主要是因为第34章《后刑》篇中,双方刚刚就礼治和法治的问题争论不休。

桑弘羊认为严刑酷法就是好,因为朝廷杀的都是坏人,消灭坏人就是保护好人。

贤良文学则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刑罚是用来推行教化的手段。

百姓好不好,关键在于朝*行不行,一味的严刑酷法,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所以向民众实行恩惠时很高兴,用刑法时很难过。所谓:

“施惠悦尔,行刑不乐也。”

对于这个说法,桑弘羊是不服气的。

所以《授时》篇一开头,他就延续了这个话题,并引用了《韩非子》中的典故进行反驳。

简单来说,同一个社会,同一个地区,如果没有碰上天灾人祸而独独贫穷的,要么就是懒,要么就是挥霍无度。

同样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副业外快还能富裕的,那肯定是因为勤劳节俭。

所以,懒惰奢侈之人值得同情吗?帮助了他们是善*,是仁义吗?

由此可见“施惠悦尔,行刑不乐”的治国方针是不负责任的。所谓:

“妄予不为惠,惠恶者不为仁。”

对于这番说辞,贤良文学不能认同,他们反驳道:

“三代之盛无乱荫,教也。夏、商之季世无顺民,俗也。”

什么意思呢?

用现在比较流行的哲学词汇总结一下,形而上学是不对的,分析问题需要用辩证法。

三代之治鼎盛时期,天下没有乱民,夏商末期,百姓没有不反抗的。

言下之意,民众懒惰还是勤劳,作恶还是行善,不是孤立、静止、一尘不变的。

有什么样的社会就会造就什么样的人,朝廷在其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以明君设立学校,推行教化,等*治和教化结合在一起了,仁善就会成为人的天性了。

这里要补充一个背景,贤良文学的这些话没有引用先贤古籍中的原文。

不过他们的论点和《孟子·尽心》篇中的思想是一致的,曰:

“善*不如善教之得民,善*民畏之,善教民爱之。”

其实话讲到了这里,已经算是在逻辑上成功反驳了桑弘羊的善民恶民,严刑酷法之说。

不过贤良文学还在继续论述,并抛出了全新的观点。

大家不是一直在讨论如何让社会变得更美好吗?

那构建美好社会的前提和基础是什么?是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所谓:

“富则仁生,赡则争止。”

你去敲别人家的门讨要一些柴火和水,就算很吝啬的人也不会不给,因为柴火和水很多。

同理,如果为*者让粮食也多的跟柴火和水一样,天下还有不仁义的民众吗?

这个逻辑没毛病,那么具体要怎么做,才能让物质财富丰富到如此地步呢?贤良文学的原话是:

“故礼仪立,则耕者让于野,礼仪坏,则君子争于朝。”

争与让是决定性因素,直接与社会贫富挂钩,所谓:

“人争则乱,乱则天下不均,故或贫或富。”

这两句话粗看可能不太容易理解,其实这里引用并高度浓缩了《荀子·富国》篇开头的内容。

荀子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群居的,依赖分工的社会,但不同的人之间差距又是很大的。

聪明的与愚笨的,强壮与弱小的,干活偷懒,抢功劳积极的。

如果不能建立一套合理的秩序,就会出现“争”这个现象,丛林法则横行于世。

所以儒家才会创造礼仪制度,目的就是确定名分,划清大家的权责义务。

名分确定了,社会就能有序运行了,即所谓的“让”。

所以,“争”带来贫穷,“让”带来富裕,这里贤良文学其实是进一步讽刺了桑弘羊。

单纯采用严刑酷法,忽略礼治仁义,是不可能让社会变得更好的。

二、道德教育

以上理论环环相扣,不过桑弘羊显然不服气。谁说民众富裕了,就会仁义的?

看看社会上的现状吧,博戏驰逐之徒都是富家子弟,没看见他们道德水准有多高。

这里需要补充一个背景,汉代有钱人其实已经玩的很高端了,博戏就是六博戏,汉版赌博。

驰逐字面意思是追逐奔跑,这里通常指赛马。

除此以外,司马迁在《史记》中还记载了斗鸡走狗,熬夜打猎等多种玩法。

以上案例无不证明了富裕与仁义并没有直接对应关系。

民众太有钱了,要么骄奢淫逸,生活堕落,要么起而为非,四处作恶。

由此可见,贤良文学所谓的建立秩序、民众富裕、道德水平提高从而建立理想社会的逻辑链是有问题的。

如果民众干活不尽力,花钱不节约,就算钱财再多还是会败光的。正所谓:

“有民不畜,有司虽助之耕织,其能足之乎?”

这句话有点歧义,“有民不畜”,网上各个版本基本都翻译成“民众不去储蓄”。

但个人认为理解成朝廷不去管理民众,可能更符合上下文的逻辑。

总之桑弘羊全盘否定了富裕和道德之间的联系。

既然富裕和道德是两个独立的,没有直接关联的事物,凭什么说富裕了就能建立美好社会?

就算百姓真的很有钱,如果不勤劳,不节俭,没有美好的品德,很快就会再次贫困。

所以想要富,还是得朝廷插手,加强管制,给大家方方面面安排的明明白白的。

这番说辞讲完,贤良文学照样是完全不认同的,于是从两个层次展开反击。首先:

“周公之相成王也,百姓饶乐,国无穷人,非代之耕织也。”

理论对不对,主要看实践。以前周公治国,天下没穷人,也没听说官府帮谁种田织布的。

只要确定名分,划清责任义务,降低税收,百姓自然就会富起来的。

用现在比较流行的话翻译一下,朝廷自身定位应该是规则的制定者,是裁判员。

既然是裁判员,主要责任就是维护规章制度,亲自下场运动的事最好少干。

那么百姓富裕以后呢?贤良文学的论述开始进入第二个层次。

桑弘羊不是强调富裕和道德没关系吗?的确,人有钱了,不一定会仁义。可是两者绝不是毫无关联的!

《论语》曰:

“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管子》曰:

“仓廪实而知礼节,百姓足而知荣辱。”

先贤在这个问题上已经讲得很清楚了,富裕和道德是一种递进关系。

富人不一定仁义,你绝对没法指望穷人做到仁义礼智信。

真正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先让百姓富起来,之后再提升他们的道德水准。所谓:

“富民易与适礼。”

如此,物质财富极大丰富,道德水准极大提高,美好的社会不就到来了吗?

三、官府职能

如果仅仅从富裕和道德间的关系看,贤良文学的言论明显是更有道理的。

所以桑弘羊直接放弃了这个话题,将主攻方向调整到了官府的自我定位与职能上。

他引用了《论语》中的典故:

“忠焉能勿诲乎?爱之而勿劳乎?”

这句话的原意是孔子的一种教育理念,我们都爱孩子,不过不能溺爱。

让孩子知道生活的艰辛,教给他们正确的人生道理才是真正的爱。

朝廷与百姓的关系类似于父亲和儿子,所以放任自由,减少管制是很不负责任的。

官员春天亲自耕种,对穷困的民众发放贷款,建设水利工程,让轻罪服刑人员回家种田。

这么多事情做下来,百姓还有穷的,那都是不走正道的。

这里补充一下背景,官员春天亲自耕种指的是籍田礼,最早可追溯至西周。

天子和官员亲自下地,象征性地耕种几下,按照东晋干宝的《周礼》注解,其意义有三:

“一曰奉宗庙;二曰以训于百姓在勤;三曰闻之子孙,躬知稼穑之艰难。”

发放贷款,根据史料记载,汉代既有民间借贷,又有官府借贷,当然桑弘羊所言肯定是官府借贷。

这个资料不多,各类文献只有零星几句记载,不过可以确定的是,西汉官府放贷具有救济性质。

例如《汉书》记载,汉武帝元朔元年:

“诸逋贷及辞讼在孝景后三年以前,皆勿听治。”

相当于跟官府借钱的,过了一段时间后有实在还不上的,那就不用还了。

此外汉武帝还曾通过放贷的方式,推动民众向新征服或者新开发的土地上移民。

至于水利,武帝时代相关工程不但数量多,而且规模大,既有民用,也有军用。

如龙首渠、六辅渠、成国渠、白渠、漕渠、昆明池等等,成果极其辉煌。

当然征用的劳动力也是相当惊人的,比龙首渠为例,《史记》记载:

“发卒万余人穿渠。作之十余岁,渠颇通,犹未得其饶。”

对于桑弘羊的言论,贤良文学接下来的反驳归纳起来,核心只想表达一个意思。

这种发展模式是本末倒置的,官府做了这么多事,钱从哪里来?代价谁承担?

他们首先引用了《孟子》中的典故:

“春省耕以补不足,秋省敛以助不给。”

百姓中有穷困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少收他们的税,而不是放贷借钱。

百姓农忙的时候就少做一点工程建设,不要让他们误了农时。

西周时期召伯为了少折腾百姓,不干扰大家的生产生活,干脆跑到民间的甘棠树下断案。

现在的情况是什么样的呢?春耕没人去种田,秋天没人收庄稼。

这里贤良文学侧面肯定了一下汉武帝时期的工程建设的成果,曰:

“田畴赤地,而停落成市。”

各地的大型工程确实搞起来了,成就很显著,不过是以百姓吃不上饭为代价的。

这是勤劝农桑的做法吗?至于籍田礼,官员挂着青幡,摆着土牛,表演给谁看呢?

到此为止,《盐铁论·授时》篇正式结束,本场辩论中,逻辑上贤良文学显然要胜过一筹。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桑弘羊模式没有可取之处。

那么接下来,双方还将就什么问题展开辩论呢?我们再讲。

参考资料:

《史记》

《汉书》

《荀子》

《管子》

《书经》

《周礼》

《论语》

《孟子》

《韩非子》

《盐铁论》

1
查看完整版本: 通往理想社会之路,以及官府自身职能定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