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https://yyk.39.net/hospital/89ac7_knowledges.html李大嘴大嘴读史闲来无事,拿出一本《论语》,有一搭没一搭地看着。当读到《论语·颜渊》时,有一段文字吸引了注意。这段文字是这样的——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这是鲁哀公请教孔子的学生有若,“年饥,用不足,如之何?”碰到灾荒年了,用度不够,支出紧张,咋办?有若回答说,简单,减税,只收十分之一的税。鲁哀公糊涂了,我现在收十分之二的税,还紧巴巴的,再减税,这日子怎么过啊?于是,有若说出了这段文字中的经典语句——“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老百姓富了,国家就不可能贫穷,老百姓要是穷得叮当响,国家富足有个屁用啊!这段文字反映了儒家学派的“富民”思想。荀子在孔子的基础上继续阐述,强化了这一思想。《荀子·富国》一文中说:“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荀子说:“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潢然使天下必有余,而上不忧不足。如是则上下俱富,多无所藏之,是知国计之极也。”考察一个国家的*治、经济、军事状况各有其标准,以经济而言,田野荒而仓廪实,百姓虚而府库满,好日子也就到头了。西汉刘向在《说苑*理》中记载说,孔子曾经说过“*在使民富”,民富在于薄税敛,“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未见‘其子富而父母贫者也”。南宋朱熹在《论语集注》中是这么说的——“民富,则君不至独贫;民贫,则君不能贫。有若深言君民一体之意,以止公之厚敛,为人上者,所宜深念也。”任何朝代的统治者都要牢记这一点。到了明朝,《国初礼贤录》中记载说,大儒宋濂用朱熹的话劝谏朱元璋,还说:“天下以人心为本,苟得人心,帑藏虽竭,无伤也。人心不固,虽有金帛,何补于国邪?”统治天下,人心是基础,只要人心齐,财*枯竭也不是什么大问题,而人心乱了的话,纵然财*充裕,对国家也是无益的。有没有道理另说,这里也只是只言片语的摘录,但很容易看出,从孔子到荀子,从朱熹到宋濂,明显是一脉相承的观点。嗟叹一声,心有戚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