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议论文范本劝学,被误读了千年,其实荀
TUhjnbcbe - 2023/9/18 20:04:00

《劝学》(节选)是反映荀子思想的著名篇章,稍不留意,我们会犯“望文生义”的错误。

以为是猴娃们不爱学习,于是拼命“劝”,暗含师长规劝、劝告的意思。

这种美丽的错误认识,一误就是千年。

若想一想荀子思想家的身份,我们即可明白:大思想家、教育家荀子会整天“劝告”不爱学习的猴娃?

猴娃们能理解荀子的“性恶论”?

若把《劝学》理解为“劝告”,那是低估、矮化荀子了,好比博导带小学生做科研,有点荒谬搞笑。

以荀子的学术思想,怎么着也是著作等身的“国学”专家。他若是教学生,一定也是硕士、博士生,否则谁听得懂抽象的“性恶”、“性善”?

此处的“劝”,按教材的理解是“鼓励”、“勉励”的意思。

那“鼓励”、“勉励”谁呢?这种“鼓励”、“勉励”的期望结果是什么?

教材没有回答。

鄙人认为,荀子是勉励有一定学术、德育基础的人,且勉励他们“不停学习”,才有望成为“君子”。

在《劝学》开篇,荀子就明确告诉后人,“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这是君子说的。

君子的话语足够权威,君子都这样认为了,谁还敢否定?

荀子的高明,或者说古人的论断;有时是不讲逻辑的,直接来个名人论断、诉诸权威。

抛开逻辑,在荀子等古人眼里:君子的位置很高,和神一样存在,没有谁不认同君子。

“君子”是古代人普遍向往的道德、学术楷模,也可以说是读书人欲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境界的一个精神符号。

在固有印象中,人们普遍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故要通过后天的教育,才有可能成为“君子”。

故此,《劝学》就是鼓励那些有疑惑、想长进的人,勉励他们不停学习,只有经过学习的磨练,才能成长为“君子”。

理解核心内容之后,我们从文本内容入手,分析《劝学》作为议论文的范本价值,以期从中获取写作启示。

把《劝学》当成议论文,是可以的。

什么叫议论文?

我认为能解释“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的文章,即议论文。

从这个论证结构来说,《劝学》的说理还是很严谨的。

第一段开宗明义,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在这里,“是什么”不是概念,而是一句话:“学习不可以停止!”

第二段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开始,回答“为什么”学习不可以停止?

为回答这个问题,荀子举了“青——蓝”、“冰——水”、“木——轮”、“木—绳—直”和“金—砺—利”五个实例,得出结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也即证明了只要学习不停止,人是可以改变、成为君子的。

你看“青蓝”、“冰水”、“木轮”等物都发生了形态、本质、属性上的改变,且不论论据的合理与逻辑,只就结果,他们是不是“改变、提高”了?

同样的,人只要通过“后天的努力学习”,有别于物种的“人种”,也是可以改变成还是“人种”的“君子”的。

我们不能苛求荀子说“人种”变为“物种”才合乎逻辑,这不厚道。

更何况君子“博学”,还“参省”,这样肯定“知明”、“行无过”了。

这不是学习改变、提高人的么?

肯定了学习的目的(作用)后,若深层追问,如何学习——才能更好地改变、提高自己?

这回答的是“怎么办”。

按荀子的理解,他认为:要想改变、提高自己,首先要讲方法?

讲什么方法?

他同样举了一系列事例形象说理:

如“思”——“学”,“终日思”不如“须臾学”、“跂望”——“登高见”,“跂望”不如“登高见”、“登高招”——“见者远”、“顺风呼”——“闻者彰”、“假舆马”——“致千里”、“假舟楫”——“绝江河”。

用这些贴近生活的例子来证明:“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说君子的本性和大家是一样的,只不过君子“善于借助外物辅助”讲究方法而已。

一旦讲究方法,就一劳永逸了吗?

如此学习就能“改变、提高”了吗?

成功肯定没那么简单,荀子再从“积累”、“坚持”和“专一”的角度论述具体的做法。

再读《劝学》(节选)最后一段,荀子反复举例,提示、警醒后世学者要不断积累、不断坚持、用心专一。

不要学螃蟹,有六条腿、两只螯(有手有脚)还不能自食其力,只能“寄托蛇鳝之穴”,这是多可悲的事啊。

节选部分,很形象地阐释了人通过学习是可以成为君子的,并且不厌其烦、苦口婆心地讲道理。与其说是君子曰,不如说是荀子曰。

荀子曰:“学不可以已。”各位猴娃,你听见了吗?

1
查看完整版本: 议论文范本劝学,被误读了千年,其实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