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接着学习《荀子》,这也是“王庶文讲坛”《荀子》讲解的最后一篇,在昨天的内容中我们重点学习了“荀子的性恶论”,也从中推导出其实“性恶论”更符合现实实际,今天我们将探讨荀子的另外一个观点:有秩序的社会必然是不平等的。
01人人平等就无法形成社会
《荀子》一书中有一段著名的论述:水火有气但没有生命,草木有生命但是没有知觉,禽兽有知觉却没有礼仪。人不但有气,还有生命和知觉,更重要的是人类懂得礼仪,所以是最尊贵的,人正是因为有了礼仪才有了等级和名分,有了不平等人才能够团结起来共同生活。
从这一段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荀子是反对平等的,他反对的不是佛教,而是墨家。墨家很崇尚平等,这与儒家的传统理念是相左的。
在儒家看来,“人人平等”和“礼崩乐坏”是一个道理,正因为如此战国百家争鸣时期,先是孟子用“性善论”痛打了墨家,到了荀子他又用“性恶论”对墨家进行猛攻。荀子认为:资源是有限的,人的欲望却是无限的,因为“人性本恶”所以人会为了抢夺资源便不会理睬他人的死活。幸运的是,有圣人出世,他们制定礼仪制度,用名分和等级规定了社会资源的分配。
“礼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学问,把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做了详细、繁琐的规定,其目的就是为了强化一个人的社会角色意识,让人从小就发自内心地相信自己是社会等级上的某一个节点。不过荀子很聪明,他不但考虑到了礼制下的稳定生活,还考虑到了阶级流动性的问题,《王制》里有这样的内容:王孙贵族如果言行不合乎礼仪,就应该降为平民;相反的,如果平民能够努力学习礼仪,就应该成为贵族。
02有秩序的不平等才是和谐社会
《荀子》中说:如果人人平等,就没有办法形成统属关系,于是人们都可以凭借拳头说话。在荀子生活的年代里这样的悲剧确实每天都在发生,各诸侯不断僭越“王位”,互相称王与周天子平起平坐,所以杀伐四起,没有一刻消停。
所以荀子举例说:天是高的,覆盖着地,地是低的,承载着天,这才是和谐。如果天地一样高低,那么就是天塌地陷的灾难。这套理论很符合古人的朴素观察,古人也很愿意将这种观察应用在实际中,从而衍生出上下尊卑的概念,同时也引申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名人名言。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句话里居然还有着无神论的影子,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意思是说,天道的本质是一种自然规律,并没有自身意志,不存在天人感应,也不存在君权神授。人要履行的其实只是“天尊地卑”的等级规律而已,荀子要告诉大家的是:天地之所以能够恒常运转,有固定的日出、日落、日月星辰,都是按按照有序的规律在运动而已。
好了,关于《荀子》的内容,全部讲述完毕。这五天的学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从明天开始我们将进入另外一部国学经典《管子》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