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儒家强调“孝”,但是还不能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这仅仅是孟子的一个观点而已。其次,“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有两种解读,一种解读将“后”理解为后代,一种解读则是将“后”理解为“因为自己不贤德,而不被后人尊重”。
从儒家学派的整体“气质”来看,儒家重“德”,由此推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更加接近后面的意思,旨在强调“人没有德行”,也属于“不孝”。
1、儒家思想整体气质的大致表现之一:重德
无论是孔子也好,还是孟子也罢,抑或者是荀子,即便是董仲舒以后的儒家,大抵都是提倡“君子之德”的,即便后世有人僵化解读儒家思想,但是,儒家思想的整体有“重德”的“气质”,这一点是不需要太大的质疑的。
后世的儒家,无论再怎么变化,总是要在孔子、孟子、荀子等这些先秦儒家先贤之思想的基础上进行发挥的。虽然孔子、孟子、荀子等思想各具特色,但是诸位先贤大抵都是尊崇“君子之德”的,从他们提倡“守礼”就能看出来。“守礼”某种程度上是君子“仁”的体现,君子因为能够“将心比心”,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更会自觉遵循维护社会安定之“礼”。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儒家思想整体气质的大致表现之一,即为“重德”。
2、从儒家“重德”的气质来看,“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是在强调人之德行
关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如果单单做字面上的解读,后世确实有许多解读将其理解为“后代”,这种解读看上去合情合理,却给人一种“僵化”的感觉。为人处世避免僵化,要有灵活性,在孔子之中庸之道中就能体现,所以,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理解为“没有后代是大大的不孝”,显得有些个僵化,格局也有些小。毕竟,有许多时候,有没有后代,还真不是自己可以操控的,以“后代”之有无来判断一个人孝与不孝,大抵是僵化的,不太符合儒家思想的“气质”。
而从儒家“重德”的气质出发,来理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那么这句话应该就比较好理解了。首不能侍奉自己的父母亲人,这是一不孝,不能忠于君主,这是二不孝,不能成为一个贤德的君子,这是三不孝。由这种理解来看,此处的“无后”,指的就是因为自己无德,所以不被后人尊重、无法成为后人的榜样。
其实儒家这个逻辑也比较好理解,父母养育自己,国家培养自己,自然是想把自己培养成一个贤德的人,但是自己却并不注重修身养性,成为一个不被后人尊重的人,这一来对不起父母的养育,而来对不起国家的栽培,可不就是大大的不孝吗?
所以,我们可以认为,从儒家“重德”的气质来看,“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是在强调人之德行。
3、“无后”强调“重德”,要把握文字本意,还需从学派整体气质出发
从上述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虽然后世有不少解读将“无后”解读为“没有后代”,但是,如果结合儒家学派的整体气质,从其对君子之德的尊崇来看,这里的“无后”解释为“因为自身德行不好而不被尊重”可能更加合适些。
同时,我们在理解类似儒家、道家等学派的名句时,切忌望文生义,结合上下文分析本意是一方面,还要根据学派的整体特色来分析这句话的本意,如此,我们往往能收获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