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看不起秦国,大约是从荀子入秦求官,而被秦昭襄王拒绝之后才开始的,因为之前,他们对秦国都是心向往之的。
孟子孔子虽然虽然没有明说,但孟子的确是打算到秦国去的,《孟子·告子下》当中就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那年秦楚交战,孟子打算到秦国走走,路上遇到同道中人宋桎,孟子就问了,你打算怎么游说秦国呢,估计宋桎也犯了糊涂,居然一点儿也不知道同行是冤家的道理,当下就老老实实的对孟子说了:秦人好利,我打算以利来劝说。
孟子很不满,直接就斥责他说:秦人本来就好利,你再以利劝说,那天下还能长久吗,依我看,不如说之以仁。
后来结果怎么样,虽然没人知道,但估计也不怎么光彩,否则,他们还不大书特书,然而,不管怎么说,孟子连到秦国的说辞都想好了,哪能是一拍脑袋临时做出的决定吗。
荀子再有个百多年后,同为儒家圣人的荀子就听了孟子的话,到秦国说之以仁,打算靠着仁术在秦国实现自己的愿望。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啊,秦昭襄王明明白白地拒绝了,不但拒绝,还斥责他说:儒者无益于人之国。
认为他的仁是没什么大用的学说,就这么兜头一盆凉水,把一门心思想在秦国建功立业的荀子打发回去了,荀子冤吗,冤,事实上,他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儒家,思想里面还包含着一点儿法,不然的话,能教出韩非子、李斯这样的高徒吗,但,谁让他说之以仁呢。
纯粹是没半点脸色,完全不晓得看人下菜碟,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自己的方略,从秦国出来之后,荀子就说了,且还是感慨地说:粹而王,驳而霸,无一焉而亡。此亦秦之所短也。
秦昭襄王秦国没有仁,没有儒家的仁,所以,他的国运大概不能长久吧,结果大家都知道,荀子蒙对了。
因为对了的缘故,后人就将他的这句话奉为经典,以后就拿这句话来批评秦国,事实上,他们真没说错,说秦国没仁,还真有点依据,然而这依据是怎么产生的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不得不提蹿回春秋时期,提一提商鞅变法。
前年开始的商鞅变法,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都不用多说,这都是大的方面,那么,具体一点呢,所谓废井田等都是以什么为依据的。
简单点来讲,析户,原因据说是因为《商君书》当中提到的:秦戎狄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
商鞅变法秦还保留戎狄的风俗,老大的岁数,父子兄弟还住在一个房子里。有人说了,父子兄弟都是男人,住在一个房子里又能怎地。小的时候自然没什么问题,成人之后,娶了媳妇呢?
成了很明显的男女混居,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都是很让人头疼。
这种说法当然有点道理,但,上古,赋税按户来收取,从这个层面讲,商鞅析户,令民父子,兄弟同室息者为禁或者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以各种强制的手段析户,将大家庭分成若干个小家,难道仅仅是为了改善社会风气吗,其中的用意,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这样分开以后,户数增加,赋税自然随之增加,可带来的问题是,大家庭分开后,经济独立核算,就跟现在一样,兄弟父母从原本一个锅里吃饭,变成各吃各的,各过各的小日子,淳朴的民风就开始“重利”,重到什么程度,吕不韦《吕氏春秋·离俗览》当中总结了八个字:弟兄相狱,亲戚相忍。
亲戚不像亲戚,兄弟不像兄弟,更有甚者,《睡虎地秦墓竹简》当中说得很明白:借父优锄,虑有德色;母取箕帚,立而秽语。
儿子不但不帮父母干活,对父母的态度还很恶劣,把自己的耙子、锄头借给父亲使用,就像做了什么大好事似的,脸上露出施恩的眼色,母亲借用一下儿媳的簸箕、扫帚,儿媳就要问三问四,言语之间很不客气。
关系就能生疏到这个地步。
那么,儒家所谓的仁是什么意思?《礼记·礼义》当中说得非常清楚: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
吕不韦从这个层面讲,秦国的确是没有仁的,不过话说回来,他们面临的小情况,等是商鞅变法带来的副作用,可,吕不韦什么人,秦国国相,你自己个儿都把商鞅变法后,秦国没仁的情况说那么严重,儒家,被秦国一而再,再而三羞辱的儒家,还跟你客气什么,自然就拿吕不韦的那八个字,以及自己的一些见闻,当作批评秦国的主要依据了。
但,话说回来,这种副作用只是秦国有吗,说实话,自大家庭分成小家庭后,几千年来,这个副作用就从没断过,不过或轻或重而已,所以,将秦国的短命归结为没仁,可能有点以偏概全了。
参考文献:《孟子》、《商君书》、《睡虎地秦墓竹简》、《中国家庭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