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佾第三》课前课:
一、关于礼乐
1、礼乐是封建吗?过时吗?
不读书的人,一提起“礼”就反感、批判,说那是过时的,封建的东西。岂不知任何时代都少不了“礼”呀。比如在家,父子秩序可以乱吗?在单位,能没有规章制度吗?在国家,能没有法律条文吗?家里、单位、国家来了宾客,能没有接待的程序和规矩吗?能不分对象和等级进行接待吗?所有人的工资、待遇,都能一样吗?
这些都是礼呀!只不过,现在的“礼”与过去的“礼”相比,有些“礼”的具体形式不同了,比如人们见面时,过去是“作揖”,现在是“握手”,形式不一样了,但是“礼”仍然是少不得的。
所以,但凡学习《论语》学到“礼乐”之时,比如“八佾第三”、“乡*第十”,我讲的原则就是“重其理,轻其礼”,意思是,要重视“礼”的本质和作用,而不要对古代某些礼的具体形式过分探讨探究。
注意,是“某些”,对于现代已经不用的“礼”,不要过分探究它,比如作揖,万福,还有衣服规制等。而有些“礼”,则是万古不变的,比如君臣之义,父子之恩等。这一类“礼”若是变了、乱了,社会秩序会乱的。
2、礼、乐的本质是什么?
通俗地讲,“礼”是规范、规矩,是用来满足并约束人们行为的。“乐”是用来调适人们情感的。
“满足并约束”,可以这样来理解,对于自己来说是“约束”,对于别人来说是“满足”。人人都有“被尊重”的需求,别人对我们以礼相待,就是尊重,我们难道不感到愉快和满足吗?那么,我们对待别人不应该如此吗?
《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先王制礼,是根据天道和人性来制定的,这些“礼”(比如《周礼》)是符合天道和人性的。这样的礼,既满足并约束人们行为,又有对社会民众的教化意义。这种意义,用荀子的话讲“小人不能测也”。
而当今一些领导制礼,与先王制礼,完全不同。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自己的好恶,自己的习惯,自己的认识,自己的情绪来制定规则、制度和管理办法,甚至随时改变,随意改变,认为这就是管理,是我的权力!难怪下属不服,难怪领导人头大、头疼,难怪其治理不好。
来看礼的本质:
《荀子.礼论》:礼起于何?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山穷水尽”之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故礼者,养也。
君子既得其养,又好其别。曷谓别?曰: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chèn者也。。。孰知夫出死要节之所以养生也!出费用之所以养财也!恭敬辞让之所以养安也!礼义文理之所以养情也。。。故人一之于礼义,则两得之矣;一之于情性,则两丧之矣。
文理、情用相为内外表里,并行而杂,是礼之中流也。
凡礼,始乎税,成乎文,终乎悦校。故至备,情文俱尽;其次,情文代胜;其下,复情以归大一也...天下从之者治,不从者乱;从之者安,不从者危;从之者存,不从者亡。小人不能测也。
(荀子指出人生而有欲,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引起争斗,最后无法收拾。所以先王制定礼义,以满足人们的欲望和要求,礼义就是为了使欲望和外物得以平衡才出现的。
荀子认为礼的发展是有过程的,最完备的礼是尽善尽美地代表了人的情感。这样的礼人们是乐于接受的。礼的作用其大无比,礼所含的道理其深无比,它是为人的最高准则。
荀子指出,礼是用来谨慎对待生死问题的,人不能厚生而薄死;礼又是用来谨慎处理吉凶的,使吉凶各不相掩;礼还是用来取长补短、损有余补不足、表达爱敬、养成良好品行的。
人的内在天性是质野的,而礼则有美好的外在形式。二者合一,则天下大治。)
《礼记》:凡礼之大体,体天地,法四时,则阴阳,顺人情,故谓之礼。訾(zǐ,诋毁)之者,是不知礼之所由生也……恩者仁也,理者义也,节者礼也,权者知也。仁义礼知,人道具矣。
“礼”的本质是“敬”,是内心对人的恭敬,绝不仅仅是那些外在的形式。
《论语·八佾第三》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治)也,宁戚。”
在那个“礼崩乐坏”的时代,人们心中无“敬”,反而把礼搞得很“繁”,很豪华,很隆重。这时候林放能看到问题,来问礼的本质,所以孔子首先表扬他问的问题很好,意义重大!接着,孔子举例子说明礼的本质:对于礼,与其把形式搞得很繁华、很隆重,不如把形式简化而内心更恭敬一些;对于丧事,与其把它办得很豪华、很排场,不如内心哀戚、悲痛更好。
《论语.阳货》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孔子说:整天说礼呀礼呀,难道“礼”仅仅是指送给别人的见面礼吗?整天说乐呀乐呀,难道“乐”仅仅是指钟鼓发出的声音吗?意思是:送给别人的见面礼,钟鼓发出的声音,这都是“礼”和“乐”外在的表现形式,它们都还有更重要的内涵和本质在里面,绝不可丢了本质而只顾形式。
现在很多人讲礼仪课,只强调仪式、形式,而忽略“礼之本”。正是“礼崩乐坏”,不懂礼之本。
在《论语.为*第二》篇“子张问十世章”,我们讲过“女叔齐别礼仪”(鲁昭公“知仪不知礼”)的故事,请参看,帮助我们理解“礼之本”。
3、礼的作用
《孝经.广要道章》: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者,敬而已矣。”
《儒书存录.礼器》孔子曰:“诵诗三百,不足以一献,一献之礼,不足以大飨,大飨之礼,不足以大旅,大旅具矣,不足以飨帝。(君子)勿轻礼仪。”
(献,大飨,大旅,是指越发高级的祭祀,而祭祀讲究“诚敬”。)
《荀子.礼论》:礼者,养也。
《礼记.曲礼》子曰:“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
《论语,里仁第四》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孔子说:如果能用礼让来治理国家,那就很容易治理好,何难之有?若不能用礼让来治理国家,那么“礼”也只是个摆设了,国家也是治理不好的。
《论语.学而第一》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
礼的作用,只有君子和圣人能够明白,并且努力施行之,教化子孙和百姓。而“小人不能测也”。
俗话说“礼多人不怪”、“礼仪之邦”、“礼貌教养”,都是说明“礼”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任何时代都少不了。
无礼,则无秩序。人无礼,则人乱;家无礼,则家乱;国无礼,则国乱;天下无礼,则天下乱;大人无礼,叫做“没修养”;小儿无礼,叫做“没家教”。
《韩诗外传》:季氏为无道,僭天子,舞八佾,旅泰山,以雍彻。孔子曰:“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后世凡声罪致讨,皆用此文说之。
很多人主张“个性解放”,其实质就是打破规则,追求自由。但是这个“自由”和“解放”必须在一定范围内,不可没有限制。同时,你追求“自由”和“解放”,就必须容忍别人也“自由”和“解放”。不能只想着自己追求“自由”和“解放”,而讨厌别人无礼。
二、是否对《论语》每篇的中心思想进行总结
在讲课中,经常有同学问我说“能不能总结一下《论语》每一篇的中心思想,主要是说啥的?”
我说“不可”。因为《论语》本身都没有这样总结,所以我也不敢轻易去总结它。请看《论语》各篇的篇名,都是取本篇前两三个字作为篇名,不像我们现在写文章,绞尽脑汁起个标题,想一句话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当然,还有一些标题纯粹是为了“吸引眼球”,这样的文章本身就不值一看。
《论语》每篇究竟是说啥的,只有读完,认真理解,并且努力运用它,才能逐渐体会,感悟。否则,都是在做文字游戏。戒之!戒之!
虽然不能总结每一篇的中心思想,但是在学习每一篇的时候,至少不可脱离了某条主线去思考。比如学习《为*第二》,至少要结合着“为*”来学习理解。
还有人问我,天天讲课,有没有你的“独到见解”?我说“没有”。对于《论语》的解读,对于修身养性,古人讲得很多很全面了,我们去学习、运用还来不及呢,哪儿还能有什么独到的见解?
只是在学习中有些障碍而已:比如对于“文言文”不好理解;比如由于价值观的不同,对于圣人所讲的道理不认同。等等
在学习《论语》,学习儒学,修身养性方面,一味的追求创新,追求独到见解,追求标新立异,这正是当代人学习的毛病、大忌和问题所在!是自以为是、狂妄无知的表现,是不知运用、只作表面文章的浮夸!这样的人是学不进去的,学不好的。如果他去讲,也是目的不纯,只能是夸夸其谈,故弄玄虚,浮夸卖弄!
真正的学者,一定不是如此!范仲淹说“噫!微斯人!”
三、东周“礼崩乐坏”的开始
《东周列国志》第四回:时鲁惠公闻秦国僭祀上帝,亦遣大宰让到周,请用郊谛之礼。平王不许。惠公曰:“吾祖周公有大勋劳于王室。礼乐吾祖之所制作,子孙用之何伤?况天子不能禁秦,安能禁鲁?”遂僭用郊谛,比于王室。平王知之,不敢问也。自此王室日益卑弱,诸侯各自擅权,互相侵伐,天下纷纷多事矣。有诗叹曰:
自古王侯礼数悬,未闻候国可郊天。一从秦鲁开端僭,列国纷纷窃大权。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