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气理为一的气一元论
TUhjnbcbe - 2023/8/22 21:30:00
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能否治白癜风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325491.html

(二)气、理为一的气一元论

理、气理论是宋、元、明新儒家内圣外王之道的核心理论,陶铸着理学、心学、气学新儒学的命脉,使我国儒学发展到新高度、新阶段,成为中国思想史中的重要篇章。内容丰富,博大宏深,且有仁、智之见之歧异。这里是从心学的视角做简略介绍。

北宋五子是理气学说的初创者,周敦颐(濂溪)著《太极图说》《通论》,把传统儒学中的“太极”“阴阳“五行”“八卦”“诚”等理论,升华成完整、统一的圣修理论,以之阐述天地万物生化之理与修(成)为圣人之道,后世称其为性理学之鼻祖,其《太极图说》尤为后世所重,但未言“太极”为“理”或为“气”。

张载(横渠)著《正蒙》阐发天地万物一气之道,奠定了气一元论的坚实基础,主要思想是:

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耳。

气本之虚则湛一无形,感而生则聚而有象。

天地之气,虽聚散攻取百途,然其为理也,顺而不妄。气之为物,散入无形,适得吾体;聚而有象,不失吾常,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为太虚,循是出入,是皆而不得已而然也。知虚空即气,则有无隐显,神化性命,通一无二,顾聚散出入形、不形,能推本所从来。

由太虚,有天之名;有气化,有道之名;合虚与气,有性之名;合性与知觉,有心之名。

总之,认为气是天地万物(包括人)的本源。其另一名著《西铭》(又称“订顽”)阐述万物一体,理一分殊之理,深得后儒称誉。

程氏兄弟(程颢、程颐,俗称二程)在濂溪、横渠理论基础上,建立了“理、气”学说,改变了张载气为万物本源的观点,认为“理”是天地万物本源,已有了“理本气末”“理先气后”的思想。对于理,程颢多讲“天理”;程颐则直称为“理”。有“性即理也”,“论性不论气,不备;论气不论性,不明”。

理气学说被南宋之朱熹全面继承与发展,形成了庞大的哲学体系,把《太极图说》做了理学层面的解释,在天地本源层面,主张“理先气后”。认为理属形而上,而气属形而下,气缘理生,理主宰乎气。在此思想主导下,对气做了诸多分疏性阐述,对自然之物有“天之生物,有血气知觉者,人兽是也;有无血气而但有生命者,草木是也;有生气已绝而但有形质气味者,枯槁是也。……但以其分之殊,而其理在是者则不能不异”。以其“有是理必有是气”为据,表现出自然之物“有血气”“有生气”“有生气已绝”之别。较《荀子》之“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而且有义”,虽稍显粗疏,但对心赋予了气的属性,则是一大创建性的贡献。指出:

心者,气之精爽,心之为物,至虚至灵,神妙不测,常为一身之主宰。

神即是心之至妙处,滚在气里说,又只是气。然神又气之精妙处,到得气,又是粗了,精又粗,形又粗,……神便在心里,凝在里面为精,发出光彩便是神采。

朱熹把人体的气、理分疏为心神、气、精、形不同的层次,而且有着精粗程度的不同。对于心与性理、气也做了比较:“心比性微有迹,比气则自然又灵。”还有:“魂乃精中无形迹底……将魂气细推之,亦有精粗,但其精粗也甚微。”另外,对心的认知机制,朱熹说:“吾心之灵,莫不有知,天下之物,莫不有理。”“知者,吾心之知;理者,彼物之理。以此知彼,自有主宾之际。”这一认识,导致了“格物致知的外向性”。

鉴于朱熹诸多论述多属推论,而且繁杂,致使后学出现了停留于文辞与支离之僻。至明代理气学说在重体认的学术气氛中,有了新的发展,即理、气不能分离,理寓于气的新观点,修证体悟较深的理学中兴人士罗钦顺①就说:

理果何物哉?盖通天地,亘古今,无非一气而已。气本一也,而一动一静,一往一来,一阖一辟,一升一降,循环无已,积微而著,由著复微,为四时之温凉寒暑,为万物之生长收藏,为斯民的日用彝伦②,为人事之成败得失,千条万绪,纷纭轇輵,而卒不克乱,有莫知其所以然而然,是即所谓理也,初非别有一物,依于气而立,附于气而行也。

明末的理学证悟大家高攀龙③也做了新的阐述:

天地间浑然一气而已,张子所谓“虚空即气”也。此是至虚至灵,有条有理的。以其至虚至灵,在人即为心;以其有条有理,在人即则名性;澄之则清,便为理;淆之则浊,便为欲。理是存主乎中,欲是梏亡于外,如何能使之清?一是天道自然之养,夜气是也;一是人道当然之养,操存是也。

①罗钦顺(—),字允升,号整庵,泰和(今江西省泰和县上模乡上模村)人。著名哲学家,明代“气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弘治六年()进士科探花,官至南京吏部尚书,后辞官,隐居乡里专心研究理学。在明中期,罗钦顺是可以和王阳明分庭抗礼的大学者,时称“江右大儒”。著有《困知记》、《整庵存稿》、《整庵续稿》。嘉靖二十六年(年)卒于家,年八十三,赠太子太保,谥文庄。

②彝伦:yílún,释义:1、常理;常道。2.指伦常。3.谓成为表率、成为典范。4.指铨选官吏。

③高攀龙(年-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治家、思想家,东林*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万历二十年(年)被任命为行人司行人。万历二十二年(年),高攀龙上疏参劾首辅王锡爵,被贬广东揭阳典史。万历二十三年(年),高攀龙辞官归家,与顾宪成兄弟复建东林书院,在家讲学二十余年。天启元年(年),高攀龙重获起用,被任命为光禄寺丞。历任太常少卿、大理寺右少卿、太仆卿、刑部右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等职。天启六年(年),崔呈秀假造浙江税监李实奏本,诬告高攀龙等人贪污,魏忠贤借机搜捕东林*人。该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在明代,气学发展势头很盛,不仅理学人士重视气的阐述,更为重要的是,出现了遥承张载气论的名家王廷相、吴廷翰、郝敬以及明末清初的王夫之,克服了张载气学的不彻底性,建立起较深邃的气一元论。王廷相指出:

道体不可言无,生有有无,天地未判,元气混涵,清虚无间,造化之元机也。有虚即有气。虚不离气,气不离虚,无所始、无所终之妙也。不可知其所至,故曰太极;不可以为象,故曰太虚。非曰阴阳之外有极有虚也。二气感化,群象显设,天地万物所由以生也,非实体乎!是故即其象,可称曰有;及其化,可称曰无。而造化之元机,实未尝泯。故曰:道体不可言无,生有有无。

有形亦是气,无形亦是气,道寓其中矣。有形生气也,无形元气也。元气无息,故道亦无息。是故无形者道之柢也;有形者道之显也。气,物之原也;理,气之具也;器,气之成也。

天内外皆气,地中亦气,物虚实皆气,通极上下造化之实体也。是故虚受乎气,非能生气也。理载于气,非能始气也。

阴阳也者,气之体也,阖辟动静者,性之能也。屈伸相感者,机之由也。而化者,神之妙也。生生不息,亹(wěi)亹①如不得已者,命之自然也。

①亹(wěi)亹:本意指勤勉的样子,又指向前移动。

两仪未判,太虚固气也。天地既生,中虚亦气也。是天地万物不越乎气机聚散而已。是故太虚无形,气之本体,清通而不可为象也。太虚氤氲,万物化醇,生生而不容以息也,其性命之本原乎!

虚者气之本,故虚空即气;质者气之成,故天地万物有生。生者,“精气为物”,聚也;死者,“游魂为变”归也。归者,返其本之谓也,返本,复入虚空矣。

天地之先,元气而已矣。元气之上无物,故元气为道之本。

天地之间,一气生生,而常而变,万有不齐,故气一则理一,气万则理万。世儒专言理一而遗理万,偏矣!天有天之理,地有地之理,人有人之理,物有物之理,幽有幽之理,明有明之理,个个差别。统而言之,皆气之化,大德敦厚,本始一源也;分而言之,气有百昌,小德川流,各正性命也。若曰天乃天,吾心亦天,神乃神,吾心亦神,以之取喻可矣。即以人为天,为神,则小大非伦,灵明各异,微诸实理,恐终不相类矣。

元即道体,有虚即有气,有气即有道,气有变化是道有变化。气即道,道即气,不得以离合论者。或谓气有变,道一而不变,是道自道,气自气,歧然两物,非一贯之妙也。

功太极之说,始于“《易》有太极”之论,推极造化之源,不可名言,故曰太极。求其实,即天地未判之前,大始混沌清虚之气是也。虚不离气,气不离虚,气载乎理,理出乎气,一贯而不可离绝言之者也,故有元气即有元道。

元气之外无太极,阴阳之外无气。以元气之上不可意象求,故曰太极;以天地万物未形,浑沦冲虚,不可以名义别,故日元气;以天地万物既形,有清浊、牝牡、屈伸、往来之象故曰阴阳。三者一物也,亦一道也,但有先后之序耳。不言气而言理是舍形而取影,得乎?且夫仁义礼智,儒者之所谓性也。自今论之,如出于心之爱为仁,出于心之宜为义,出于心之敬为礼,出于心之知为智,皆人之知觉运动为之而后成也。苟无人焉,则无心矣,无心则仁义礼智出于何所乎?故有生则有性可言,无生则性灭矣。

王夫之进一步说:

太虚即气,氤氲之本体。

人之所见为太虚者,气也,非虚也。虚涵气,气充虚,无有所谓无者。

太虚之本体,气也。气未成象,人见其虚,充周无间者皆气也。虚空者,气之量。气弥沦无涯而希微不形,则人见虚空而不见气。凡虚空,皆气也,聚则显,显则人谓有;散则隐,隐则人谓无。散而归太虚,复其絪缊之本体,非消灭也;聚而为庶物之生,自缊之常性,非幻成也。聚散变化,而其本体不为之损益。

把气一元论的内容阐发无余。对此本人在《儒家内圣修持辑要》“气学内圣修学理法”和《传统修身理法》“气学择要”中有较详之辑录,两书都是中国发展出版社正式出版,为阐发心之本质为气的论述,提供了坚实哲学基础。

不仅如此,修持有得之证悟大家,也都对心的气的属性,做了证实性的阐发,这些内容在本书第一章有关章节中,有诸多表述,这里不拟复述与引录,仅以三位巨匠之言,以飨(xiǎng)读者。对“天理”有所体悟、认为“性即理”的程颢说:“生之谓性,性即气,气即性,生之谓也。”集心学之大成的王阳明说:“若见得性明白时,气即是性,性即是气,原无性气之可分也,夫天地间隔塞充满皆气也,气之灵皆性也,人得气以生而灵随之。”高攀龙则说:“气之精灵为心,心之充塞为气,非有二也。”还说:“气亦性,心亦性也。”

1
查看完整版本: 气理为一的气一元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