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诸葛亮去世前写给儿子的诫子书,仅86
TUhjnbcbe - 2023/8/9 21:25:00

"智者的声音从不消逝,它会穿越时间和空间,成为引领我们前行的明灯。"这话对于诸葛亮来说,尤为贴切。

诸葛亮,三国时代的杰出*治家、军事家,以其深厚的智慧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而《诫子书》便是他一生智慧的精华,是他对后代子孙、对我们每一个人的忠告和教诲。在这篇家训中,诸葛亮的人格魅力和道德风范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当我们逐字逐句解读《诫子书》的时候,仿佛可以听见诸葛亮那充满深沉智慧和人性关怀的声音,传递给我们人生的种种启示。

静心之道

静以修身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走到了人生尽头的时候,最后的叮咛里,“静”重复出现了三次。“静”,是他对生活态度的要求,也是他人生哲学的基石。

诸葛亮生于山东琅琊,出身名门望族。然而,他的童年并不幸福,3岁丧母,8岁丧父,17岁时,连唯一的依靠——叔叔也去世了。孤身一人的他,只得移居湖北的隆中小山村。在那里,他一边种地,一边坚持读书学习,以静心修身。这样的生活,持续了整整十年。在这十年里,他用这宁静的生活态度为自己打下坚实的基础。他博观而厚积,砥砺而深耕,年复一年,静心修炼,等待未来的机会。

27岁那年,他等来了人生的转机——刘备三顾茅庐。从此,诸葛亮的人生走向了全新的篇章。他将积累的智慧和能力,全心用在了辅佐刘备的大业上,连续创造出火烧赤壁、草船借箭等战功。诸葛亮的一生,充分证明了一个道理:怀才的人,终会遇见良机。

杜甫诗词有云:“应接云溪客,入我庐山门。”这正是诸葛亮宁静修身的体现,面对生活的纷扰与挫折,他选择宁静面对,不急不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此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俭以养德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诸葛亮的节俭在他的《自表后主》一文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也。”这几句话,如行云流水,淡然而坦诚,他虽身处高位,却仍坚守节俭的生活。

道德的高尚并不在于外在的富贵,而在于内在的洁净。诸葛亮的生活虽然节俭,但他的人格魅力却足以吸引人们的敬仰。

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人追求物质的富裕,而忘记了精神的富足。诸葛亮告诉我们,真正的富裕不在于物质的多寡,而在于道德的充实。然而,正如老子所言,"致虚极,守静笃",即使在物质充足的今天,我们也需要保持生活的节俭,内心的静逸。

学以广才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每一位了解诸葛亮的人,都会对他的学识和才智感到敬佩。而这些,都源于他毫不妥协的学习态度。

不学习就难以增长才干,不立志就难以学有所成。

年幼的诸葛亮在求知时,他并未像大多数学生那样,只是死记硬背课本中的知识。他从大处着眼,观其大略,又留心细节,记其精粹。他将这一套方法运用到对诸子百家的研习中。即便在晚年,他也没有停止学习的脚步,始终保持一颗求知的心。

荀子在《劝学》中说:“知而好学,然后能才。”知识的获取,并非瞬间之事,而是一个持久不断的过程。而学习,也像是一场自我的修行,在无数个日夜的熬研中,我们会发现自己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成长,不断变得更强大。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便是诸葛亮求知的真谛。

戒骄戒躁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诸葛亮告诫儿子,做人要“戒骄戒躁,切勿放纵任性、懒散怠慢”。对此,我们可以深入挖掘这句话背后的智慧与哲理。

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

诸葛亮成长在美丽的岘山脚下,那里青山绿水,风光旖旎。然而他并没有沉湎于这种自然的享受中。

他虽然天赋异禀,但并未因此而骄傲自满,相反,他反而比其他人更加勤奋努力。他知道,一个人的成就不仅在于他的天赋,更在于他的态度,他的努力,他的认真。

泰戈尔曾经说过:“伟人多谦虚,小人多骄傲。太阳穿一件朴素的光衣,白云却披了灿烂的裙子。”诸葛亮正是这样的人,他虽然成就非凡,但却始终保持谦虚低调,始终保持对学习的热爱与专注,这是他成功的秘诀,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惜时如金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对子孙的教诲中有一句道出了人生的真谛,那就是“不可蹉跎岁月,虚度年华。”这句话不仅是他对下一代的警醒,也是他对生命的热爱与珍视的生动体现。

人生有四季,春夏秋冬循环不息,但人生却不能像四季一样轮回。只有在春天播种一粒粟,才能在秋天收获万颗子。这是一个劝诫我们珍惜时间,高效利用时间的道理。

其中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是他在少年时代的"喂鸡求学"。在那个没有精确计时工具的年代,他的老师司马徽通过训练一只公鸡定时鸣叫,用于授课时间的控制。而为了尽可能地延长学习的时间,聪明绝顶的诸葛亮在裤兜里藏了一些小米,每天在公鸡的午餐时间偷偷撒出,使得公鸡在忙于觅食的同时,忘记了报时。

司马徽发现了这个后,并未因此责怪诸葛亮,反而被他对知识的渴求和对时间的珍视所感动,更加用心地指导他。

诗人曾感叹,“光阴的箭,如流星般飞逝。”时间,它有着扭转乾坤的力量,但也需要我们去认真对待和尊重。珍惜时间、充实自我,不虚度光阴,才能实现内心的期许,活出真我。

结语

武侯祠前,有这样一副对联:

勤王事大好儿孙,三世忠贞,

史笔犹褒陈庶子。

出师表惊人文字,千秋涕泪,

墨痕同溅岳将军。

历史长河中的诸葛亮,他的智慧与坚韧,他的求知欲与创新精神,他的惜时如金都为我们铭心刻骨。每一次回首,都能从他的故事中获得新的启示,重新踏上追求理想的道路,以更坚定的步伐,迈向成功的彼岸。

最后,附上《诫子书》的全文。一篇《诫子书》,仅86字,短小精悍,言简意赅,将养性修身的道理说到极致,值得我们所有人一生去学!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澹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

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

1
查看完整版本: 诸葛亮去世前写给儿子的诫子书,仅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