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影响中国几千年的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孔
TUhjnbcbe - 2023/8/1 21:38:00

关于“天人合一”思想的说法很多,一般认为最早是庄子提出来,但道家后继无人,道教却走上了修仙炼丹的道路,最后也没能发扬光大。其它各家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直到汉武帝时期。汉武帝虽然从小在黄老之学的氛围中长大,但是黄老之术并不能带给他足够的安全感,无拘无束的道家显然阻止不了他的野心,作为典型的富二代,国库充实,他不用太过于计较民生,于是就想找点事来让自己流芳百世。文景二帝的无为而治让他觉得太宽松,权利不够集中,于是下诏征求所谓的治国方略,这时候儒家看到了希望。

董仲舒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将阴阳、五行学说合流并用,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在一起,形成一套帝制神学体系。他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个思路正中汉武帝下怀,于是大力推广,至此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影响长达二千多年。

从古至今,学者们都爱写书,董仲舒自然也不例外,他本想对儒家经典《春秋》进行阐述,但他文采比不上同时代司马迁等人,最后变成了杂谈,命名为《春秋繁露》。他在《春秋繁露·阴阳义》中写道:“是故事各顺于名,名各顺于天,天人之际,合而为一。”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自然、人事都受制于天命”,从此“天人合一”确立为儒家经典文化的核心。

什么是“天”?孔孟时期儒学,“天”主要是指人事的神性依据,所谓一起礼法来源于天,所谓“五十而知天命”。另外,天还是人的天性和天赋仁心,孟子说“不忍人之心”皆是天赋,血缘宗法也是天赋。到了荀子,“天”是指自然规律,但是荀子一直不为儒家所待见。汉代董仲舒,“天”彻底成为人格神,所谓“上帝”,当然不是西方的上帝。董仲舒提出“人副天数”,认为人只能符合天的规律才能生存繁衍。

到了宋明时期,“天”分为两派,一派是认为天是理也就是二程和朱熹,认为天是人间正理的综合。另一派是陆王心学,认为天与人心相契合,天即时人心。其实,战国以前的儒家说阴阳而不论五行,董仲舒从道家和阴阳家借来这一套学说形成了“天”。而且儒家本来是不说“天人合一”的,孔孟两位圣人都没有说过天人合一。有人把儒家的“天下”视作“天”,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有人认为孔子所说的“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就是说“天人合一”。认为这句话是告诉我们人类修行的目的,便是去除外界欲望的蒙蔽,达到一种自觉地履行道德原则的境界。仔细看来还是很勉强的。

但有人认为孟子“天人合一”思想很明显,因为孟子说过:“舜、禹、益相去久远,其子之贤不肖,皆天也,非人之所能为也。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至而至者命也”。(《孟子·万章上)认为凡“非人所能为”的,都是由于天,而又赋予人以思维能力。因此人能“尽心知性知天”。孟子的这一贯通性天的观点对宋明理学影响极大。张载、二程都接受了孟子的这个观点,并对之作了各自的解释和论证。其中也可以看出来,孟子并没有提出“天人合一”。可以说,孔孟二老对于“天人合一”是不知情的,就像有人说“老子”创立了道教一样,其实和他半毛钱关系也没有。

事实上,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是相应的。儒家漏掉了很重要的“地”,《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易经》中强调三才之道,将天、地、人并立起来,并将人放在中心地位,说明人的地位之重要。天有天之道,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有地之道,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不仅有人之道,而且人之道的作用就在于“成万物”。地之道是生成原则,人之道是实现原则,二者缺一不可。

一般认为王阳明的心学也是儒家的分支,但是王阳明的心学对于天人合一的理解,突破了儒家的束缚。王阳明认为: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在王阳明看来,什么是道,我心就是道,什么是天理,我心就是天理。所以王阳明又说,人者,天地万物之心也;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心即天,言心,则天地万物皆举之矣”。

相对于道家阐述天之道,儒家谈的就是人之道,这也是道儒天人合一的区别。从境界上来说道家的天人合一更加深远玄妙。但从现实来说,儒家的天人合一则更让人能够接受。再加上一些其它不可名状因素,所以儒家思想影响中国几千年。

1
查看完整版本: 影响中国几千年的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