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劝学篇》中写到:“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古人云“水滴石穿”,意在告诉我们任何事情唯有从一而终的坚持方能做到最好。就好比雕刻一块腐木,如果只是刻几下就放弃那么这块腐木也刻不断;但如果坚持刻下去,那么就算是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当今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各行各业的进步,也正是有了小流的力量才能汇聚成江海。其中,工业也是支撑我国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工人们坚持、创新、认真的精神也被称之为工匠精神。值得一说的是,有一个人他将工匠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个人就是高凤林。他是我国焊接领域的“扛把子”,专门给火箭焊接,百万年薪都挖不动他。
一、时代历练下的“金手天焊”
20世纪60年代,是一个热血沸腾的时代。当时中国的科技有了飞速的上升,中国自主研发的中近程导弹即将要上天,更是有了“两弹一星”的功勋。
可以说,在这个时代里,国人无不想着为国尽力,砥砺前行。年,高凤林出生在河北东光的一个普通家庭里,虽然家庭条件一般,但是在时代的影响下,高凤林自小就有一颗炽热的爱国之心。读书时期的高凤林积极向上,成绩优异。
靠着一颗奋勇上进的心,高凤林考进了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的技校,在学校里学习焊接工艺与制造。
“爱好往往能成为一个人的起点”一开始,高凤林对所学的专业兴趣并不大,慢慢的他的成绩也不是很理想。在一次课堂进行现场实习,高凤林跟着同专业的人来到了焊接的厂间进行观察学习。
在焊接厂里,工人们认真专注的在焊接机器,高凤林顿时被吸引住了。随后,他第一次看到了火箭发动机的焊接过程,被震撼到的他当时就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焊接工艺了。
在之后,有了学习兴趣的高凤林开始上课,整日都沉浸在焊接知识的海洋里。学习能力强的他很快就将焊接技术了然于心,接下来就是实战了。
在焊接厂里实习的高凤林每天都努力刻苦的在学习,为了学习到更多的技术,他虚心请教师傅;为了更有力量可以焊接,他严格锻炼身体;为了更专注的焊接,他练就了几个小时不眨眼。
“坚持是做好一件事的基础条件”得到车间师傅的认同后,高凤林顺利通过了实习。毕业后,高凤林选择留在了焊接厂里工作,继续专研焊接工艺。
在厂里,工作认真待人友善的高凤林也得到了工友们的一致认可。在这种友好的相处下,高凤林的工作也做得越来越好。“知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深知专业知识对焊接的重要性的高凤林工作之余也不忘了继续学习,于是他还在北京理工大学继续学习。
“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成为行业的精英。”在高凤林日复一日的学习和认真工作下,他将焊接工艺做到了极致,被行业称为“金手天焊”。事实上,他为国家的火箭焊接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二、做到极致的焊接“杠把子”
“将一门技术做到极致就是最大的成功。”在神舟五号火箭进行焊接时就有过一个严峻的情形,在焊接过程中,要将一个至关重要的组建产品焊接在火箭的发动机里面,但由于发动机口径非常小,只进的去一只手臂且没有观测空间就好比在“盲焊”这对焊接人员的技术要求极其高。
除了焊接的难度外,当时的情形也十分危险,在距离火箭十米外就是液氢罐,脚下更是几十米深的山涧。可以说,操作者在操作时会是惊险万分,稍有不慎就会出事的。
“拥有坚定的信念,离成功就只有一步之遥。”在这种情形下,高凤林毅然站了出来。幸运的是,高凤林凭借着自己专业的技术和坚定的信念,最后成功的完成了焊接任务,确保了为神舟五号的顺利发射。
“工匠精神意在创新”获得过诺贝尔奖的丁肇中教授,他做的第一台暗物质与反物质探测器,成功在外太空飞行八天,但由于时间和功率上的不足,此前并未取得进一步的突破。为了解开难题,丁老决定再研制一台性能更加强大的磁谱仪探测器,在制造过程中却遇到了难题。他要在磁谱仪里设计一个巨大的低温超导磁铁,但这对技术人员的工艺有着超高的要求。
起初,有16个国家派出了两批科学家前来协助丁老,无奈的是,这些科学家们也都束手无策,没有一个好的解决办法。
接着,因为这个设计要在密封的情形下,借助于一种穿透性极强的物质,所以只有焊接技术能做到。随后,在丁老的探听之下,他知道了高凤林在焊接工艺上的精进,于是丁老便邀请了高凤林。
紧接着,收到丁老邀请的高凤林内心也很忐忑,因为他也没有把握能解决这么大的问题。但由于丁老设计的探测仪很快就要跟随航天飞机飞往国际航天站。刻不容缓下,高凤林决定尽自己的努力尝试一下。
来到丁老实验室的高凤林在了解完详细情况后,就进入了深度的思考。经过不断的模拟和推断后,高凤林将自己方案说给了在场的丁老和科学家们听,听完方案后的科学家们都表示赞同,同时他们也被高凤林这种有新意的方案所震惊到了。
当项目要落实之时,美国宇航局还邀请了高凤林,让他以特派专家的身份在现场指挥整个项目。终于,在高凤林认真督导和工作人员的努力下,任务圆满完成。
实际上,在高凤林精心专研下,他将焊接工艺做到了极致,也获得了许多荣誉。
三、拒绝百万薪资的爱国人士
彼时,高凤林不只将焊接工艺做到了极致,他还有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为焊接工艺作出了很大贡献。在年,高凤林带着自己的三项研究成果德国纽伦堡参加国际发明展,令人震惊的是,这三项研究成果都获得了金奖。高凤林这个来自中国的焊接工人,一时间被全世界所知晓。
对于焊接工艺来说,拥有一个技术人才相当于拥有了无限的财富。高凤林过硬的焊接技术让他被许多外国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