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荀子说有知识的坏人最可恶,斩立决 [复制链接]

1#

荀子《非相》一文首先讨论的是人的相貌,但重点却在外在表现力上,特别是语言的表现力和说服力,也就是荀子所谓的“辩”。

根据荀子的观点,君子已经将圣王之道内化于心,能够深刻领会道的要义,所以君子一定是能言善辩的,即君子善辩具有坚实的内在基础。君子将践行推广仁义之道作为一生的志向,不但行动上捍卫它,还以弘扬仁义为乐,所以君子一定是能言善辩的,也就是说善辩又是君子的外在追求和表现。

任何人都喜欢宣扬自己认为美好的东西,君子更是把圣王之道奉为美好。因此,君子的辩言一定是合乎仁义的,相反,小人的辩言却是邪恶的。一言以蔽之,道是判断一切辩言的根基,关键看辩言是否合乎仁义,这一点非常重要。

荀子指出,辩言不合乎仁义,说了不如不说,能言善辩还不如迟钝少言。但如果辩言合乎仁义,则能言善辩最好,不善于辩论就显得美中不足。比如,君王发布的*令是用于引导臣下治理百姓的,臣下忠君爱国的建言可以补救君主的过失,都是为国家人民谋福利,所以*令和建言都要合乎仁义并且具有说服力。

辩有不同的着力点。拘于细节的辩论,即“小辩”,能够明察秋毫;揭示事物的头绪,即“见端”,能使道理明晰晓畅,彰显做人的本分,即“见本分”,则使社会秩序井然,圣人和士君子的名分由此便具备了。因此,拘于细节的辩论不如揭示事物的头绪,揭示事物的头绪不如彰显做人的本分。以此为标准,圣人之辩、士君子之辩与小人之辩的高下之分,正邪之别就非常明显了。

圣人已经将自己与圣王之道融为一体,因此不用刻意思考,不需事先谋划,说出口的话就会合乎道;制定的礼法条文能够适用各种情况,人们可以比照执行;不论是集中观点进行深入讲解,还是拓宽话题开展论述,都能应变自如而始终如一。这是圣人说话的境界。

首先考虑周到,提前做好谋划,说话简短而有内涵,值得听众仔细倾听咀嚼;说法生动有趣而内容充实不肤浅,话题广博而不离正道主题,能够始终固守圣王之道这个中心。这是士君子说话的境界。

听起来文采斐然、头头是道,但本质上却不合乎大道纲纪,把他们的言论落实到行动上就会流于欺诈,对上不能推崇圣王之道,对下不能团结教化百姓,因此听信他们的话就不会有真正的建树。但是他们的言语非常动听,看上去彬彬有礼,遵守法度,大家很容易把他们归为出类拔萃而谦恭无欲的那类好人。这些人属于奸人中的杰出者,是奸人中的奸人。如今,网络上的不少红人不就是这样的人吗?

圣王主*,一定首先诛杀这类人,然后再诛杀盗贼。因为盗贼可以使其改过自新,这些人是不会改变的。荀子在几千年前就把这类人的本质看透了,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这是荀子《非相》篇的最后一段,荀子作了最后陈述。他认为,真正的君子是圣王之道的承载者,守道,传道,还要传好道。传好道,语言表现力和说服力非常重要,但这仅仅是“相”,大奸之小人可以在“相”上做得很漂亮,但他们宣扬的东西不合乎道,因此圣王主*,首先就会铲除这类恶人。

附录:

君子必辩。凡人莫不好言其所善,而君子为甚焉。是以小人辩言险,而君子辩言仁也。言而非仁之中也,则其言不若其默也,其辩不若其吶也。言而仁之中也,则好言者上矣,不好言者下也。故仁言大矣:起于上所以道于下,*令是也;起于下所以忠于上,谋救是也。故君子之行仁也无厌、志好之、行安之,乐言之;故言君子必辩。小辩不如见端,见端不如见本分。小辩而察,见端而明,本分而理;圣人士君子之分具矣。有小人之辩者,有士君子之辩者,有圣人之辩者:不先虑,不早谋,发之而当,成文而类,居错迁徙应变不穷,是圣人之辩者也。先虑之,早谋之,斯须之言而足听,文而致实,博而*正,是士君子之辩者也。听其言则辞辩而无统,用其身则多诈而无功,上不足以顺明王,下不足以和齐百姓,然而口舌之均,应唯则节,足以为奇伟偃却之属,夫是之谓奸人之雄。圣王起,所以先诛也,然后盗贼次之。盗贼得变,此不得变也。

从下次开始,我们就要解读荀子的精彩篇章《非十二子》,荀子将对春秋战国六大派的十二个重量级人物展开批判,敬请期待。

本文是的原创作品,希望得到您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