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读书学记中华经典诵读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白癜风花多少钱 https://yyk.39.net/hospital/89ac7_knowledges.html

图片来源于网络

《礼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其中《学记》是中国儒家经典《礼记》中的第十八记。

凌晨,我读完了潜苗金编写的《学记(中华经典诵读)》,感觉头都大了一圈。

不是说潜苗金编写的不好,而是所有的古文内容,全是拼音版。与儿童拼音版不同的是,这些拼音全部跟在汉字的后面,也就是在阅读的时候,想要读下一个汉字,就必须过一眼拼音。

这样的阅读体验,太不友好了。让我不得不在读完本书之后,重新找《学记》原文来读一遍。

我想,潜苗金编写拼音版的目的应该不是为了成年人,而是为了让小孩子们多接触多学习多阅读一些中华经典,所以,他就在原文的每一个字后面都标注了拼音。

不过,我想应该是电子书和纸质书有所不同,如果是纸质版的,拼音应该在汉字之上,这样有了一定汉字积累基础的孩子阅读起来才方便,否则汉字后面跟着拼音,阅读起来形同乱码,我自己读都需要一定的耐心,更何况是孩子们。

在我看来,《学记》不仅仅是一篇古代教育论文,更有劝学的含义在里面。所以,在潜苗金编写的这本《学记(中华经典诵读)》里,《学记》完了后,还加入了一些劝学类的警句和诗词。

比如荀子《劝学》中的一句:君(jūn)子(zǐ)博(bó)学(xué)而(ér)日(rì)参(sān)省(xǐnɡ)乎(hū)己(jǐ),则(zé)知(zhì)明(mínɡ)而(ér)行(xínɡ)无(wú)过(ɡuò)矣(yǐ)。——荀(Xún)子(zǐ)《劝(quàn)学(xué)》。

再比如颜真卿的《劝学》:三(sān)更(ɡēnɡ)灯(dēnɡ)火(huǒ)五(wǔ)更(ɡēnɡ)鸡(jī),正(zhènɡ)是(shì)男(nán)儿(ér)读(dú)书(shū)时(shí)。黑(hēi)发(fà)不(bù)知(zhī)勤(qín)学(xué)早(zǎo),白(bái)首(shǒu)方(fānɡ)悔(huǐ)读(dú)书(shū)迟(chí)。

通常,作为家长的我们,都希望对孩子说一些道理,希望孩子能听进去少走一些弯路。因此,现在网络上很是流行一些文章标题如是:请对孩子说……

别人家的孩子会不会听父母讲的道理从而变得勤学奋进,我是不知道的,但是我知道我的孩子是不会听的。

早在他高一厌学时期,我对他说一些话时,才开个头,他就生气地打断:不要和我讲大道理。

好嘛,不讲就不讲。语言上我是不讲了,但是我可以我自身的行为来对他进行影响。因此高一高二,乃至于他现在已经进入高三了,这两年多以来,无论他看得到还是看不到,我的绝大部分空闲时间,不是在看书,就是在学习。

今天早晨他们放假可以不用上课,所以昨天夜里他第一次开始熬夜做卷子,写到凌晨两点才休息。也是他上高中以来,第一次真正地听着音乐做习题,不玩手机不玩电脑。

我是不看一些标题如“请一定要告诉孩子……”的文章的,就如这本书一样,是为孩子们准备的一样。我一直认为,太多学习的意义,不如做给孩子看,或者一直带着孩子进行学习。

但是在这里,我并不觉得把孩子的学习当成自己的事是对的,反而是父母学父母的,孩子学孩子的,允许孩子试错,从错误中寻找重新校正的乐趣,更能激发孩子对学习兴趣。

让孩子成长在一个学习氛围浓厚的家庭环境里,哪怕孩子进入了青春的叛逆期,他也能从这样的氛围中慢慢走出困惑和迷茫期。

因此,与其说百遍学习的好处与意义,不如做给孩子看,学习充满了乐趣。

关于中华经典文化的传承,是必须的,只不过,这需要一个时机,而不是让孩子先去背,先强行填进去,让孩子长大后慢慢消化。我更以为,让孩子有了一些人生经历之后再来阅读这些劝学教育经典,效果会更好。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