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致士经典名言10句,治生乎君子,乱生 [复制链接]

1#

《致士》,出自《荀子》,旨在阐述荀子的尚贤任能主张。荀子认为,君子、贤士对国家起着很大的作用,君主要贵爱之。

在《致士》一文里,荀子认为礼法、君权以及老师是治国的三个重要元素,有为君王皆善用之。

本文选取《致士》经典名言10句,附上译文和点评,以飨读者。

凡流言、流说、流事、流谋、流誉、流愬,不官而衡至者,君子慎之。

那些没有依据的言论、说法、事情、计谋、称誉、诉说,

不是通过正当途径而来的,君子一定会小心谨慎地对待。

点评:荀子认为,君子听到别人所说的,会仔细加以分辨。对于那些没有根据的言论,没有根据的说法,没有根据的事情,没有根据的计谋,没有根据的称誉,没有根据的诉说,抱持慎重态度。

忠言、忠说、忠事、忠谋、忠誉、忠愬莫不明通,方起以尚尽矣。

忠诚的言论、忠诚的说法、忠诚的事情、

忠诚的计谋、忠诚的称誉、忠诚的诉说,

就不会不明达畅通,才能呈献给君王啊。

点评:「尚」通「上」。在荀子看来,君王应该广泛地听取意见,发现贤士,斥退小人,进用贤良,如此这般,才能得到忠臣、忠言。

刑政平而百姓归之,礼义备而君子归之。

刑政公平了,百姓就会聚集过来;

礼仪完备了,君子就会聚集过来。

点评:正如江河的水深了,鱼鳖就会聚集而来。山林茂盛了,飞禽走兽也会聚集。荀子认为,刑罚政令公平,百姓就会信服。礼仪健全完备,就能让贤人归附。

礼及身而行修,义及国而政明。

礼仪实施到自身,行为就会美好;

道义贯彻到国家,政治就会清明。

点评:在荀子看来,礼仪不仅要从自身做起,还要推广到各个方面。做到有令必然行,有禁必然止,那么王者业必成。

川渊枯则龙鱼去之,山林险则鸟兽去之。

江河干枯了,龙鱼就会离去;

山林荒凉了,鸟兽就会离去。

点评:荀子认为,国家政治混乱,那么老百姓就会离去。没有土地,老百姓不能安居,也会离去。换句话说,若国家不推行礼仪,就没有原则、法则来保护他们。

治生乎君子,乱生于小人。

治世产生于君子,

乱世产生于小人。

点评:在荀子看来,国家繁荣安定,是得益于君子的治理。国家动荡不安,是因为小人把持朝政。

夫耀蝉者务在明其火、振其树而已,火不明,虽振其树,无益也。

用灯光照蝉,做到灯火明亮、摇动树枝即可。

若灯火不明亮,即使摇动树枝,也没有用处。

点评:正如以灯火诱蝉,只需把灯火做得明亮。若君王能把自己的德行显明天下,那么天下归之。

临事接民而以义,变应宽裕而多容,恭敬以先之,政之始也。

处理事情、对待民众要用礼仪,

应付事件应能广泛地听取意见,

用恭敬的态度来引导教化民众,

这就是政治的开始。

点评:「政」指的是符合礼仪道德和修养。孔子曾言「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程者,物之准也;礼者,节之准也。

度量,是测物的标准;

礼仪,是等级的标准。

点评:在荀子看来,礼仪是用来确定等级名分的,正如度量衡,是用来确定物体数量的。

君者,国之隆也;父者,家之隆也。隆一而治,二而乱。

君王,是国家至尊;

父亲,是家庭至尊。

至尊有一个就安定,

有两个,就会混乱。

点评:通过对历史事件归纳总结,荀子认为,从古至今,没有两个至尊能够同时长久地存在,他们会因势力均等,发生争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