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易传·系辞》
打算背叛的人说话带有愧疚感;心中有疑惑的人言辞枝蔓不清;稳定成熟的人大多都不太声张;急躁的人言辞都很多;污蔑好人的人言辞都是游移不定,浑水摸鱼;不能坚守自己观点的人言辞都缺乏机锋,没有力量。
通常说“察其言,观其行”,言为心声,处于不同心理状态时,人的言语不一样,由此察言观色,可以知人。
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尚书·大禹谟》
捕风捉影的话不要听,没有经过广泛征询的意见不要用。
当今信息社会,各种各样未经证实的消息太多,要学会辨别真伪,不要姑妄言之,姑妄听之;决策要反复衡量,广听众人意见,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君子约言,小人先言。——《礼记·坊记》
君子谨慎说话,说到做到;小人妄言妄语,说到做不到。
今天一个经常说到做不到的人尽管不会被视为小人,却会让人瞧不起的。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卫灵公》
应该同这个人交流,却没有交流,这就错失了一次互相受益的机会;不应该同这个人交流,却和他无话不谈,这就是交非所人,所以有智慧的人在与别人交往中,能够做到既不失去值得交流的朋友,又不会多说不该说的话。
孔子的这句教导并不是要我们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毫无原则地迎合人,而是与人交流要择言,若对方坦诚,也应当和他以诚相待;若对方别有用心,也不必把心里话和盘托出。要学会判断哪些人可以与他尽吐心声,哪些人要敬而远之;哪些时候可以放言无忌,哪些时候要说一半留一半。
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庄子·杂篇·寓言》
寄寓的言论十句有九句让人相信,引用前辈圣哲的言论十句有七句让人相信,随心表达、无有成见的言论天天变化更新,跟自然的区分相吻合。
表达思想需要借助三种修辞方式:寓言、重言、卮言。寓言是譬喻,是借助现象来说本质;重言是借助权威言论来增加自己话语的重量;卮言欲与天道相合,最终达到无言的境界。
诐bì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孟子·公孙丑上》
偏颇的言论,要知道它不全面的地方;过激的言论,要知道它陷入错误的地方;邪曲的言论,要知道它背离正道的地方;闪烁其词的言论,要知道它理屈词穷的地方。
在我们的生活中,会听到各种各样的话语,其中四种话语言论要警惕,就是孟子说的“诐辞”、“淫辞”、“邪辞”、“遁辞”,不被这四种言论所误,生活就不会出现偏差。
流丸止于瓯ōu臾yú,流言止于智者。——《荀子·大略》
瓯、臾指的是瓦器,引申为凹陷的地面,这句话的意思是滚动的泥丸停止于凹陷地面,谣传在智者那里停止流传。
“流言止于智者”在今天已经成为俗语了。
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能正确指出我的错误的,是我的老师;能正确赞同我的,是我的朋友;阿谀奉承我的,是我的损友。
听对方话语,不管是顺耳逆耳,要辨别对方的动机,再判断对方说的是否正确。不管对方赞同我还是批评我,若出于善意,首先接纳对方的善意,再判断对方说的正确与否;若对方只是一味迎合,要警惕。
径省其说,则以为不智而拙之;米盐博辩,则以为多而交之;略事陈意,则曰怯懦而不尽;虚事广肆,则曰草野而倨侮。此说之难,不可不知也。——《韩非子·说难》
说话直截了当,就被认为是不聪明而笨拙;谈话琐碎详尽,就被认为是罗嗦而冗长;简略陈述意见,就被认为是怯懦而不敢尽言;说话做事空泛放任,就被认为是粗野而不懂礼貌。这些进说的困难,是不能不知道的。
不同情况所说的话给人的感受不一样,语言是一种艺术,需要好好把握。
墙有耳,伏寇在侧。墙有耳者,微谋外泄之谓也。——《管子·君臣下》
密谋一定要机密,防止外泄。后世这简化为“隔墙有耳”这个成语。所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今天社会懂得保护自己的隐私是很重要的,隐私保护也不限于“隔墙有耳”,网络随时都会泄露你的隐私。
夫民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管子·君臣上》
对于老百姓的言论,如果国君只听信个别人的意见,国君就会变得昏庸,如果能综合听取全面的意见,国君就会变得圣明。
善于听民心、民声的国君是圣明之君,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治思想。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要同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只相信单方面的话,必然会犯片面性的错误。
就是劝人多听宝贵意见,不要自作聪明的意思。人性不变,所以这类话在每个时代都会被反复提起。
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不了解对方的情况下,不可把心中话都说出来,要有所保留。
这个是贯穿古今的世俗智慧了。
酒逢知己千钟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明·高明《琵琶记》
知己朋友在一起喝酒聊天,心情舒畅,自然喝得多;人与人相处,若是说不到一块,连半句都是多的。
当今社会每个人都会碰到各种酒局、饭局、话局,有时候难免尴尬无聊,浑身不自在,不如两三好友,喝酒聊天,放松心情,有利于健康生活。
若逢能者多欢笑,倘遇庸人无话谈。——民间属相看命歌诀
如果遇到有才能的人则会笑脸相迎,如果遇到乏味的庸人则无话可谈。
这句古人俗语从两面看。若一个人平庸乏味,甚至说话尖酸刻薄,可能别人不愿和他言谈交流;若一个人言语幽默热情,善解人意,自然会受到欢迎。
另一面就是若遇到庸人,最好还是周旋一下,才是为人处世宽厚之道。
方有对谈,神忽他往;众方称言,此独冷笑;深险难近,不足与论情。言不必当,极口称是,未交此人,故意诋毁;卑庸可耻,不足与论事。漫无可否,临事迟回;不甚关情,亦为堕泪;妇人之仁,不足与谈心。三者不必定人终身。反此以求,可以交天下士。——清·曾国藩《冰鉴》
有的人和别人交谈,神思会时不时转向别处,别人都表示赞同,唯独他在一边冷笑,这样的人内心阴险,难以亲近,不可与他交流情感;
不管别人说法对否,他一概点头称是,没和人交往就说别人的不是,这样的人卑贱平庸,不可与他一起做事;有的人凡事不置可否,遇到事犹豫不决,无关小事也能让他落泪,这样的人是妇人之仁,不可与他谈心事。
这三点不必用来决定一个人的终身,但是从这三点来判断,却可以交往天下人。
《冰鉴》中对人的这三点观察,确实很有见地,值得我们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