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客服网络客服求职招聘QQ群 https://www.edunews.net.cn/2021/ywbb_0917/134966.html(本文作者为邯郸市荀子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国家一级编剧)
两千多年前在中国进行过一场人性恶与人性善的大辩论,这场辩论至今也没有结束。两千年的封建统治者推崇人性善,性恶论被儒学的卫道士视为异端。但是,从大历史的角度看,却是性恶论改变了中国。
荀子是性恶论的首倡者,他与孟子同是儒家大师。荀子批评孟子的性善论是错误的。认为孟子的性善论不仅严重的障碍儒学发展,而且也使儒学脱离社会实践。
孟子以人性善为基点,谈人生,谈治国,谈理想。教导人要尽心、知性、知天,保守人生来就有的善良。在个人行为上有善心;在执*行为上行“仁*”,“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治天下(《孟子?公孙丑上》);在思考社会问题的时候“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孟子?梁惠王上》)。孟子沿着守善、行善、扬善的路径,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画,将儒学引入了一条脱离社会实际的空谈愿景,追求内心自省、外在虚荣的保守主义道路。
而荀子则以人性恶为基础,谈人生,谈治国,谈理想。揭示人因欲望而自私,导致社会混乱。教导人要“化性起伪”,用人为的办法改变恶的本性,用礼义约束恶的本性,用法度惩治恶的本性,引导人性走向善良和崇高。荀子把利益和权力联系在一起,沿着化恶、限恶、惩恶的路径,将儒学引入一条切合社会实际的积极进取的道路。
孟子像一位温和善良的高级画师,画出人心灵的自然美,呼唤人保护自然之美。而荀子像一位冷面的外科医生,用手术刀刨开人的心脏,让人看到与生俱来的顽疾,提醒人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