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每日一练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 [复制链接]

1#


  1.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A.墨子


  B.孔子


  C.孟子


  D.荀子


  2.下列不属于孔子的教育思想的是()。


  A.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C.温故而知新


  D.有教无类


  3.《礼记·学记》有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体现了()的教育观。


  A.举一反三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


  4.“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说明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贯彻()教学原则。


  A.巩固性


  B.循序渐进


  C.启发性


  D.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


  5.教学不应直接注入知识,而应诱导学生全身心地参加活动,在活动中以迂回的方式无意识地获取经验和知识,应“从做中学”。这是教育家()的教育思想。


  A.布鲁纳


  B.洪堡特


  C.裴斯泰洛齐


  D.杜威


  6.凝练教育中的艺术属于教育学研究的任务之一,它使教育活动充满艺术性,充满人性的光辉。下列关于教育艺术的说法,错误的是()。


  A.教育艺术具有艺术的普遍特征,如创造性,情感性等


  B.教育艺术是个体随心所欲的产物


  C.教育艺术的发挥要以教育规律为基础


  D.教育活动中的方法艺术、组织艺术、言语艺术都属于教育艺术


  7.王老师在给学生分析试卷的时候,通常都不会主动将问题的答案告诉学生,而是在和学生的讨论的过程中,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的答案。王老师用的教学方法是()。


  A.助产术


  B.练习法


  C.直观演示法


  D.任务驱动法


  8.教育起源论正确的是()。


  A.心理起源论


  B.劳动起源论


  C.生物进化论


  D.生物起源论


  9.学校产生的时期是()。


  A.原始社会时期


  B.奴隶社会时期


  C.封建社会时期


  D.资本主义社会时期


  10.“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说明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具有的优势是()。


  A.先导性


  B.感染性


  C.权威性


  D.针对性


  11.以下是著名教育家与其所提出的名言,哪一项是错误的?()


  A.陶行知:生活即教育


  B.朱熹: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C.杜威:教育即生活


  D.韩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12.教育教学活动中最根本的因素是()。


  A.学生


  B.教师


  C.课程


  D.方法


  13.教育的本体功能是()。


  A.社会功能


  B.育人功能


  C.经济功能


  D.*治功能


  14.陶行知是我国什么时期的教育家()。


  A.元朝


  B.明朝


  C.清朝


  D.民国


  15.下列哪一项不是21世纪世界教育特点的是()。


  A.全民教育


  B.教育民主化


  C.教育信息化


  D.等级化


  16.下列哪一点体现了现代社会教育的特征()。


  A.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B.教育具有鲜明的等级性


  C.教育内容主要是古代人文科学和治人之术


  D.教育的对外交流日益频繁


  17.稷下学宫是一所由官家举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它出现于()。


  A.战国时期


  B.三国时期


  C.唐宋时期


  D.清朝时期


  18.认为教育起源于动物本能活动的观点属于()。


  A.心理起源论


  B.劳动起源论


  C.需要起源论


  D.生物起源论


  19.生活即教育思想的提出者是()。


  A.杜威


  B.蔡元培


  C.陶行知


  D.杨贤江


  20.《理想国》是古代哪位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的著作()。


  A.苏格拉底


  B.朱熹


  C.赫尔巴特


  D.柏拉图


  21.赫尔巴特是康德哲学教育的继承人,他的代表作()。


  A.教育学


  B.普通教育学


  C.德育理论


  D.学会生存


  22.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成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的美国教育家是()。


  A.赫钦斯


  B.赫尔巴特


  C.洛克


  D.杜威


  2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朱熹所著的《四书集注》中的“四书”()。


  A.《论语》


  B.《中庸》


  C.《大学》


  D.《大教学论》


  24.在处理对人对己的关系时,提倡学生应着重在要求自己上,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时之合乎礼、仁的规范。这被称为()。


  A.立志


  B.克己


  C.力行


  D.中庸


  25.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


  A.《论语》


  B.《师说》


  C.《学记》


  D.《孟子》


  26.孔子与苏格拉底在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方法是()。


  A.谈话法


  B.读书指导法


  C.参观法


  D.讲授法


  27.我国先秦时期,主张“有教无类”,提倡“因材施教”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庄子


  28.赫尔巴特的教学过程四阶段包括(多选题)。


  A.明了


  B.联想


  C.系统


  D.方法


  29.孔子的教育主张包括(多选题)。


  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B.教学相长


  C.有教无类


  D.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30.反映家庭教育中存在问题的说法是(多选题)。


  A.方法科学


  B.家长对孩子期望偏高


  C.片面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文化学习


  D.不能全面关心孩子的成长


  31.教育的要素包括(多选题)。


  A.教育者


  B.学习者


  C.教育方法


  D.教育手段


  32.古希腊把“三艺”作为教育内容,“三艺”包括(多选题)。


  A.论语


  B.文法


  C.修辞


  D.辩证法


  33.我国北宋时期的书院进入博兴时期,当时最负盛名的书院包括(多选题)。


  A.天鹊桥书院


  B.*洞书院


  C.岳麓书院


  D.应天府书院


  34.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提出的教学原则有(多选题)。


  A.高难度原则


  B.高速度原则


  C.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先用小本本写下答案

然后点击阅读原文核对答案

留言区交流错误率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