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三分课内,七分课外。加强课外阅读,是世界范围教育成功的经验。在秋季新学期“双减”落地之后,孩子作业减少,空闲时间增多,课外自主阅读就更加重要了。有鉴于此,小译林诚邀黄荣华、陈舒恩两位语文名师,一起聊聊语文学习的课外功夫,帮助孩子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黄荣华,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复旦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上海市教师学研究会语文教师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教师。陈舒恩,现任宁波市鄞州区惠风书院书记、副校长。获宁波市小学语文名教师、宁波市优秀教师、宁波市科研先进个人、宁波市五一巾帼标兵等荣誉。主持或参与10项课题在全国、省、市获奖。Q1:作为语文老师,希望学生有怎么样的语文素养?黄荣华:这个问题要分两个方面来讲。第一方面是,学生有没有被太多的概念束缚?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没有太多的概念控制,学生才能有比较自由的状态去学习、去阅读。第二方面是,学生有没有一定的独立的判断能力,并因此具有一定的独立的见解?我们要从思辨的角度去看学生语文水平的高低。学生能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表达,这是语文素养比较高的表现。Q2:双减*策落地,学生有了更多的课外时间,如何让中小学生爱上阅读?读什么?为什么读?陈舒恩:为什么读?孩子爱上了阅读,就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的窗,为他后续的学习会带来很大的好处。读什么书?林海英在《窃读记》的结尾写过一句话:“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那么我们选什么书去读,怎么更好地去读?1.读适龄的书其实读书和吃饭有一点相通的地方。首先,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就像婴儿刚出生,不能吃大鱼大肉,只能喝奶对不对?然后逐渐地添加米粉等辅食,逐渐地吃各种各样的食物。读书也是这样,我发现我们的家长可能会在孩子一二年级的时候就让他们读《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大家公认的世界名著。当然,读少年版、儿童版没关系,如果读比较难的版本的话,是不是跟刚出生的婴儿吃大鱼大肉一样?那么我们就要考虑,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提供适合这个年龄段孩子阅读的书籍。同时,父母陪着孩子一起阅读、讲故事,孩子就特别容易专注地看和学,他们会对书籍有一种亲近的感觉。他们会觉得读书好像就在看画一样,很有趣。建议从绘本到桥梁书,再到一两百页的童书,阅读的文字量逐渐增多,图画量逐渐减少。小学中年级学生的识字量在增加,但是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量,薄薄的一本小书,就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慢慢地去感受图书中的语言表达,语感会提升,语文素养会逐渐培养起来。所以说,适合当下年龄段的书,才是最好的书。另外,每一个孩子的阅读兴趣是不一样的。可能男孩子会比较喜欢科普类的,女孩子会比较喜欢童话类的、文学类的。我们首先要尊重孩子的兴趣,然后慢慢地去引导他们读不同的书,不偏食,营养均衡。2.读有吸引力的书我们要想让孩子爱上某种食物,首先会让他尝一尝,比如说,糖是甜的,他就愿意吃,如果是苦的,他就不愿意吃了。如果拿很难、很枯燥的书给孩子,他会有持续的阅读欲望吗?不会。所以特别是低龄段,要带着孩子们读适合他们的有趣的书,才能让孩子喜欢上书籍,爱上阅读。3.读专业出版社的书就像如今越来越多的健身教练、营养师,告诉我们怎么去运动,怎么去吃东西,专业的人让我们变得更加健康。读书也是一样,专业出版社的图书品质有保障,可以引导孩子们走好长久的阅读之路。黄荣华:我来总结一下读书的三个目标:1.提高考试分数。2.跟身边的人有更多的交流分享。3.让自己成为君子。其实在整个中国古代社会和近代社会,读书有一个很集中的目标,就是使自己成为一个君子,读书即君子之学。我们学习的最高目标是什么?我想借《荀子》开篇来讲。第一,为什么这本书一上来,前面三个字叫“君子曰”呢?一个成为君子的人告诉你要怎么做,他是过来人,他跟我们说要如何成为君子。第二,学不可以已,意思是学习不可以停止,也就是说,要成为一个君子,就要永远学习,要活到老学到老。所以我们要走向一个更高的学习境界,就要不停止。第三,不停止地学习具体要怎么做?关键在后面这句话:“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这就是说我们读书就像从蓝草里提炼靛青一样,去提炼人生,让自己的人生在这个提炼的过程中凝聚。后面一句是“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我们知道水到了零度以下,它变成冰,比水更寒。这告诉我们,不断地读书,能够不断地提炼生命的精华,提升自我,这是读书的价值。读书,一方面能发展自己的生命,一方面能制约自己的生命,让人成为一个美好的人。那么我们选择什么样的书,我们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来让自己美好起来?刚才陈老师也讲了,选择适合自己年龄段的书。我想补充一下,除了老师的书单,除了教育部门推荐的书单,还可以遵从自己自由状态下阅读的感觉,即刚刚提到的独立判断的能力。要达到以上三个目的,有两个方法:第一是要寻找一个喜欢的适龄的经典作品来读;第二是寻找一个挚爱的一流作家,爱上他的作品,由他来引领你走向一个更高层次的阅读水平,一个更广阔的平台,开阔你的眼界。陈舒恩:刚刚黄老师讲到一流作家,我对经典作品的作家很有感触。四年级的语文教材里有《海的女儿》,上学期我非常有幸上了一堂公开研讨课,教的就是《海的女儿》。在备课的过程中,我发现学校的图书馆里面有好多不同版本的《安徒生童话》,而且有好多不同的译者,我到大学园区图书馆去检索这本书,我输入“安徒生童话”,跳出来将近个版本。在这样的书海当中,怎么去引导我们的孩子品读最经典的书?我上课的时候就跟学生说,教材下面写的翻译作者是叶君健老师,我说你们以后看《安徒生童话》就要选这位译者的译本,他的才是经典的。所以我前段时间拿到译林出版社整套名著的集子,其中有一本《安徒生童话》,我一看是叶君健老师翻译的,我特别喜欢。因为安徒生的童话故事很多,译林出版社所选的都是最经典的故事,所以我切身的感悟就是我们要给孩子经典作家的经典作品。Q3:有家长问:为什么我的孩子很喜欢看书,但是写作文有困难,该怎么办?陈舒恩:会不会是我们的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更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