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小绘本,蕴藏着深刻的大思想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手术费用 http://pf.39.net/bdfyy/
丹妈碎碎念最近我在看《绘本为什么这么好》,收获颇多,给你们分享下。出版社:新世纪出版社作者:朱自强定价:元(上下两册)这套书作者是中国著名儿童文学研究者、翻译家、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朱自强老师。这是他近三十年的学术研究成果,从探讨“绘本是什么”出发,揭示出“绘本究竟好在哪里”。用通俗的语言、严谨的思辨和大量案例剖析深度诠释了绘本的魅力。可以说既有专业性,又具通俗性。我知道咱们公号很多读者都是绘本爱好者,但不一定每个都能读懂绘本,或者知道藏在绘本里的奥秘,为了帮助大家开启了解绘本的阅读之旅。所以我和出版方蒲蒲兰申请到书中部分章节内页的在线分享的授权。也许你读完后,会忍不住感叹,哇,小小的绘本,竟然可以这样解读?之前我们分享了:??绘本中的儿童哲学??绘本中的心理学

文=朱自强

绘本中关于人性的思考

我曾写过一篇名为《儿童文学的人性观》的论文,并在《儿童文学的本质》一书里专门讨论过人性的问题。

关于人是性善还是性恶,孟子有“性善论”,荀子有“性恶论”,叔本华等人也提出过“性恶论”。我在学校开了一门很重要的通识课“大学之道”,就对人性的历史演变进行了探讨。

我发现对人性的探讨除了可以从哲学的角度进行外,还可以从心理学实验的角度来进行。美国耶鲁大学婴幼儿认知中心做了很多有创造性的实验,发现婴儿出生不久就有善恶观念。

那么,绘本是怎样表现人性的呢?

《这不是我的帽子》

《这不是我的帽子》讲了一条小鱼偷走了大鱼的帽子,浑然不知大鱼正尾随其后的故事,其黑色幽默的风格十分独特。绘本的最后一幅图是大鱼重新戴上了帽子,正往回游。

这幅图没有文字,却对读者暗示了故事的结局——小鱼已经被大鱼吃掉了。关于这个结局,很多人持质疑的态度。

乔恩.克拉森在来中国演讲的时候曾经说,读者可以去猜测故事的结局,不强求,但他自己认为大鱼把小鱼吃掉了。仅仅是偷了一顶帽子,大鱼就可以把小鱼吃掉吗?

这就是思考人性的问题。

由此我想到了周作人,他是一个一直在讲宽容、讲同情的人,但他也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也有坏脾气,如果我当了皇帝,我可能会杀人吧。”

这就是人性的复杂性。

《这不是我的帽子》是个话题之作,引发了很多争议。面对类似的问题,很多儿童文学作家会用智慧很巧妙地化解掉,让它朝着另外的方向——大团圆或者是另一个便于解读的方向发展。

事实上,每个人读完这个故事都会有自己的理解,有人认为故事反映了大是大非的问题,也有人认为大鱼和小鱼间的追逐就像在做游戏,最后游戏结束,小鱼把帽子还给了大鱼。

乔恩.克拉森将故事的结尾解释为大鱼把小鱼吃掉了,显然是在深入思考人性的问题。他的《我要把我的帽子找回来》也是如此。

《这不是我的帽子》》这样的作品讨论的是善与恶的大问题,但因为儿童是绘本的核心读者,很多作家可能会更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