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学习思想,领悟经典,感受平ldquo [复制链接]

1#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百家讲坛》特别节目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

10月8日—19日央视综合频道20:00档首播

文史学者释义经典

权威专家解读思想

播音员主持人诵读经典

1第一期:一枝一叶总关情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情到深处、自然而然的一种思想流露,同时它也充分地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为民”这个大的主题之下,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切实为百姓做实事。

思想解读人:王立群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清?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王立群说,这是一首题画诗,当时郑板桥在山东潍县任知县,潍县正在闹大灾。为了解决灾民的生活问题,他搞基建、搞土建,灾民来干活,我就给你钱,就管你饭,解决灾民没有粮食吃的问题,所以这首诗表达了郑板桥非常深切的爱民之情。

思想解读人:郭建宁

*之所兴在顺民心,*之所废在逆民心。

——《管子》

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检验我们一切工作得失成败的最高标准。

“精准扶贫”这个概念,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的时候,首次正式提出来的。他在十八洞村还提出,十八洞村的这个扶贫不栽盆景,不搭风景,不能搞特殊化,但是不能没有变化。十八洞村的扶贫经验,要可复制,可推广。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面小康,集中体现了我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2第二期:治国有常民为本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特别是儒家文化中,一直强调“仁”这个字,仁*的思想也成为中国传统*治文化当中的优秀基因。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思想当中,对于传统的仁*思想,有很多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汉?刘安《淮南子?氾论训》

治理国家的原则,最根本的就是要利民。利民,就是要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经典释义人:赵冬梅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要落地,就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做给老百姓看。只有让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老百姓才能拥护你、支持你。

——思想解读人:王杰

其实知易行难,但是如果真正有了知,再难也要行。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周易》

你要看见别人比自己好的地方,你就要向他学习,这叫“见善则迁”。当你发现自己有些事情做错了,做得不够好的时候,一定要改正,要不怕改正错误。做到了“见善则迁,有过则改”,你才能不断进步,才能做一个君子。

——经典释义人:赵冬梅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荀子?王制》

君主就像是船,而老百姓则像是水,水可以把船托起来,也可以把船掀翻。荀子的这个比喻当中其实包含着民本思想,就是老百姓是重要的,老百姓是一个国家统治的根基。

经典释义人:赵冬梅

只有不断地改善民生,你才能够赢得民心。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比不上老百姓的夸奖。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就是老百姓。

思想解读人:王杰

重温经典篇章,再次来感受“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的思想和情怀。

今天,我们在前行的路上,仍然在吸吮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漫长奋斗积累起的这些文化养分。希望同学们能够在经典篇章中,再次来感受“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的思想和情怀。

各位文院er

学习思想,领悟经典,感受《平“语”近人》

快来跟小文一起学习签到吧~

学“习”时间

第十期“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来了,快来扫描下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