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上的运城运城,古称河东,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这里文化厚重。尧舜大禹,奠基中国;嫘祖后稷,发轫农耕。舜帝的德孝,关公的忠义,裴氏的家教,司马光的廉洁……最最深沉的文化基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改革开放后的运城,更加繁荣发达,充满生机,成为黄河金三角地区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国邮*曾多次发行运城题材邮票,使运城通过“国家名片”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荀子
荀子(前-前),姓荀,名况,尊号荀卿,世人尊称荀子。西汉时因避宣帝刘询之讳,曾一度改称孙卿或孙卿子。荀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文学家。荀子祖籍古荀国,今新绛县北之席村,原称荀城,即古荀国之都城。新绛城内龙兴寺发现《荀子故里》石匾额一块。当地至今仍流传着关于荀子的一些传说。荀子虽推崇儒学,但推崇“法后王”、倡性恶之说,著书数万言,著述集为《荀子》32篇,反映了荀子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其中“劝学篇”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摘自:运城市人民*府门户网站)锦绣的中华大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无数的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等等文化斗士。年11月11日,国家邮*局发行《古代思想家》纪念邮票一套六枚。其中第六枚邮票名称为《荀子》(6-6)J。
(荀子)
新绛龙兴寺
车行新绛县城热闹的街头,一眼就可以看到一座高耸的古塔。该塔挺拔壮观,十分显眼。那里便是龙兴寺。这座古寺位于新绛县城的一处高崖上,整座寺院居高临下,颇有气势。山门前有一条通往寺院的宽阔通道,青石台阶直铺而上,最下面是停车场,方便前来游览的旅客。据记载,龙兴寺始建于唐,因其供有碧落天尊像,故名碧落观。唐高宗咸亨元年(),改称龙兴寺。当时,寺院建筑十分雄伟,规模也相当宏大。至唐会昌五年(),由于武宗李炎大兴灭法运动,寺内的建筑损毁殆尽,唯有塔幸得以存。宋时,太祖赵匡胤曾寓居于此,所以改寺为宫。后因僧人回来,才又恢复了龙兴寺之名。走进龙兴寺,拾阶而上,首先看到的是一座碑亭,里面便是那尊称誉全国的书法艺术名碑《碧落碑》。此碑高2.26米,宽1.03米,厚0.21米,是唐高宗李治总章三年(),高祖李渊第十一子韩王元嘉的儿子李训、李谊、李撰、李谌为其亡母房氏祈福而立。碑文为篆体,共21行,每行32字,除去空缺,实有个字。碑文的用字和结体独具风格,是历来金石家、书法家看重的珍品。如果没有相当的古文和书法功底,则难以辨识和通读全文,但这并不影响其给人的美感和震撼,字体刀功错落有致,如行云流水,浑然一体。据说,唐咸通十一年(),有个名叫郑承规的人奉命用正书将碑文释出,刻于另外一石,以便后世识读和临摹。《潜研堂金石文跋》中就记载了这件事:此碑“篆字奇古,小儒咋舌不能读,赖有郑承规释文稍可句读……要非精研六书,博涉古今者不能辨也。自宋以来,篆书家奉此为金科玉律,莫敢轻易一字。”著名文学家和书法家李阳冰,学临12年不成,以槌击之。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碧落碑上部有缺处就是见证。虽是故事传说,却也从侧面反映了此碑的价值。绕过碧落碑,碑后是大雄宝殿,这是一座元代遗构,清代有重修。殿内有几尊彩塑,彩塑主佛像高达4.5米,雕工精细。大殿前左右两侧分别是关公殿、娘娘殿,殿外左侧还留有一门,可以通往殿后的龙兴宝塔。(摘自:运城新闻网)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