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的汉子游记......
自省的书写—陈履生抗疫百字巡展(1—23)(广州艺术博物馆)
自省的书写—陈履生抗疫百字巡展(24—48)(广州艺术博物馆)
勤。
勤者,劳而不懒。“劳尔先,谓爱之也。”(孔颖达)
《论语》曰:爱之能勿劳乎。”
“位以序德,禄以酬勤。有德能勤,则居官食禄。”(《左传》孔颖达疏)
《国语》曰:“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
勤能补拙,功在不舍。故“勤学问,戒逸豫”(《明史》)
业精于勤。
劳者,勤也。闵其勤劳而慰劳之。劳亦爱之义。生命不息,劳而不止。
鉴。
鉴之为镜可知也。
《毛传》曰:“鉴所以察形,葢(盖)镜主于照形,鉴主于取明水。本系二物,而镜亦可名鉴。”
“考观古今成败为法戒者,皆曰鉴。”(《正字通》)
《诗经》曰:“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齐武帝有诏:永思民瘼,弗忘鉴寐。
《庄子》曰:“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
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酒诰》)
照己照人。
藏。
农夫春耕夏耘,秋敛冬藏。(《墨子三辩》)
藏乃蓄也。
《易经》曰:“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君子所藏乃为所好,故不遗余力。
袁枚曰:“子不闻藏书者乎”(《黄生借书说》)
而“诸书藏于家”(袁赋诚《睢阳尚书袁氏(袁可立)家谱》),则非寻常人家。明人文震亨著《长物志》曰:身外之物,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然则凡闲适玩好之事。
藏而不露。
忍。
忍,耐也。(《广雅》)
“忍所私以行大义”。(《吕氏春秋》)
荀子曰:“志忍私,然后能公。”
孔子曰:“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王士禛曰:“恭谨忍让,是居乡之良法。”(《池北偶谈》)
陈子昂曰:“忍垢偷生,克躬自励,期效万一,补过酬恩。”(《为张著作谢父官表》)
忍让。忍无可忍,忍否?
思。
思乃从囟(xin)至心如丝相贯不绝也。(〔囟门〕顶门。婴儿头顶骨未合缝的地方。)
《诗经》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矧(shěn)况且)
曹操《短歌行》曰“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诗经》曰:“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如今国病则思良医也,然良医不多,故病难治耳。华佗无奈小虫何。
“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损智,多事则形疲。”(《养生要集》)
“轻飞不假风,轻落不委地。撩乱舞晴空,发人无限思。”刘禹锡《柳花词(三首其二)》
恩。
感人惠己曰“恩”。
“恩,隐也,私也。”(《广韵》)
《(赵壹)穷鸟赋》:“鸟也虽顽,犹识旧恩。内以书心,外以告天。”鸟之不语也。
古人记,“飨赐之日,可人人别进,问其燥湿,加以密意,诱谕使言,察其志趣,令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三国志·吴志·骆统传》)感恩。
慈。
佛家常言“慈悲为怀”。《贾子道术》
曰“亲爱利子谓之慈,恻隐怜人谓之慈。”
《韩非子》曰“夫慈者不忍,而惠者好与也。”
蔡邕曰:“掾天姿恭恪,宣慈惠和,允恭博敏,恻隐仁恕,正身履道。”(《郡掾吏张玄祠堂碑铭》)
慈者,爱出于心,恩被于物也。(《左传》孔颖达疏)
《竹谱》曰:“竹之丛生,子母相依,曰慈竹。”
悲。
范仲淹《岳阳楼记》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佛家言“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智度论》)
《黄帝内经》曰:“五精所幷:精气幷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己亥岁末之肺炎,举国皆辈(悲)。
乐极生悲。游子悲故乡。(《汉书·高帝纪》)
乐。
《荀子》有“乐论”,言“人不能不乐,乐则不能无形,形而不为道,则不能无乱。”
夫道不简则不行,不行则不乐。(《大戴礼记·小辨》)
《礼记》曰:“岁凶。年谷不登。君膳不祭肺。马不食谷。驰道不除。祭事不县。大夫不食粱。士饮酒不乐。”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
爱。
“尧立孝慈仁爱,使民如子弟。”(《淮南子》)
爱,辞别劳倦;爱是恒久忍耐;爱要尽心、尽性、尽力。爱为仁慈、无私、利他与无价。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爱乃古今同。
情。
“情,人之阴气有欲者也。”(《说文》)
《礼记》曰:“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击能。”
《孟子》言:“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韩非子》曰:“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
“功多者位尊,力极者赏厚,情尽者名立。”“(古人制字,先制得心字,)
性与情皆从心。性卽心之理,情卽心之用。”(朱子)情不可却。
心。
《荀子》曰:“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
《礼记》“大学疏”曰:“总包万虑谓之心。心为明堂。天地寂然不动,是以本为心者也。”
圣人“既竭心思焉,继之以不忍人之*,而仁覆天下矣。”(孟子)
严复曰:“其绝大妙用,在于有以炼智虑而操心思。”(《救亡决论》)
用心一世。(《荀子·劝学》)
甲骨文之心为象形。心包上有心脏肌理,金文则开始变异,去其肌理,而增中间一点,以表血液。其后小篆则大变也。
常。
“日月以为常。”(《国语·越语》)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亦有不常。”(《荀子·天论》)
《汉书》曰:“天道有常,王道亡常,亡常者所以应有常也。”“常生常化者,无时不生,无时不化。”(《列子》)
无常。
诚。
诚者,信也。
《礼记》曰:“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又曰“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质之终始,无诚不物。”
《荀子》云“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
又云:“夫诚者,君子之所守也。”
周敦颐中说诚乃“圣人之本,大哉干元,万物资始,诚之源也。”(《通书》)
王阳明说“诚与道,异名而同实”。
朱熹说:“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天理之本然也”(《四书集注·中庸注》)
虑。
非贤无急,非士无与虑国。(《墨子.亲士》)
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旻天疾威,弗虑弗图。(《诗·小雅·雨无止》)
忧。
《诗经》云:“心之忧矣,其谁知之?”
忧有天下之忧,有柴米油盐之忧。故先天下之忧而忧(范仲淹《岳阳楼记》)
乃非一己之忧。
陶渊明之“乐琴书以消忧”。(《归去来兮辞》)
余之弗能去忧。
管子曰:“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勿惧以罪,勿止以力。”(《管子·小问》)乃治国之道。
国之无忧,小明则无虑。
先天下之忧易,后天下之乐难。忧常在嘴上,而乐在心中也。庚子正月之忧,乃在足不能出户。
《诗经》曰:“心之忧矣,其谁知之。”
《国风》曰:“我生之初,尚无造;我生之后,逢此百忧。尚寐无觉!”
为。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道德经》)
白居易云:“化之善否,系乎君之作为。”(《策项一》)
难。
世之难,有难于上青天之蜀道。有天涯契阔,合并恒难。(董其昌《节寰袁公行状》)
亦有生活之小难,故天下事有难易也。
难亦如此,有天崩地裂,有一夫作难而七庙隳([huī]毁坏;崩毁)(贾谊《过秦论》)
有小难而非难,而克难则避难,故小难与大难间,当慎于危难之间也。
庚子雨水日,余避难于家中,不知其难,国人皆如此耳。
《左传》云:“或多难以固其国,启其疆土;或无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此乃所谓多难兴邦也。然以风调雨顺为好。有难则苦民众,民众苦不堪言,邦兴何用?尚多难未必兴邦,古时因难而亡国者不胜数也。
易。
《易经》曰:“生生之谓易。”
易乃生生不息、变动不居。易为日月之象。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易简,变易,不易。
王守仁曰:“良知即是易”。
事有难易,学有难易,由易而难。事有易为而难成者,有难成而易败者。
“学易而好难,行易而力难,耻易而知难”。
(王阳明)“简则简,易则易。简则简之易,易则易之简,万物皆在一简一易中矣。”(《简易道德经》)
其能凌岁寒,而不易行改操者,非松也耶?明·宋濂(《看松庵记》)。
开物成务。移风易俗。(李斯《谏逐客书》)
同。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与,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
同心同德。
忘。
善忘之病,人皆有之。自然之忘与有意之忘,则全然不同。
《庄子》曰:“气下而不上,则使人善忘。有人气下而上贯通亦忘,此乃有意之忘。”
有意之忘是选择之忘,其中以仁而忘是品高,若诸葛亮之“忘身于外”,范仲淹之“宠辱偕忘”。而以己利之忘,则失德矣。
不愆不忘,率由旧章。(《诗·大雅·假乐》)
记。
古时左有记言之史,右有记事之官。而古人凡所经履,莫不暗记。(《后汉书·应奉传》)
文天祥曰:“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指南录后序》)
然人之常忘也。故忘恩德,忘悲伤,忘忧虑,以致好了伤疤忘了疼。若能像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如梦令》),记恩情,记悲伤,记忧虑,亦或记仇很。终能因记所遭而免重蹈覆辙。
记问之学;览则省记。(袁枚《黄生借书说》)
长记性。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我。
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
论语曰:“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古人云:“出我入我,吉凶之魁。”(《杨子》)
《易经》曰:“观我生,进退,未失道也。”
苏轼曰:“渊明形神自我,乐天身心相物。”(《戏书乐天身心问答后》)
今者吾丧我。(《庄子·齐物论》)
“吾日三省吾身”(曾子)。
自春节到春分。不觉是从冬到春,然冰已融,人却宅在家中。庚子气象反常也。
我自称为“吾”。
《道德经》曰:“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自我。
命。
命者,天之令;人所禀受。干道变化,各正性命(《周易》)命虽受之天地,短长有本,顺理则寿考,逆理则夭折,是以有动作礼义威仪之法则,以定此命。言有法,则命之长短得定,无法,则夭折无恒也。
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说卦》)
好命坏命都是命,命中注定。
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余儿时家母即言苦命也。
志。
志者,心之所之也。意为心愿所往。
古人言“在心为志”,“思虑为志”。而“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史记·陈涉世家》)
司马光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是以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故曰:“自胜之谓强。”(韩非子)
志不可满,乐不可足。(《礼记·曲礼上》)
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更多的汉子游记......
契丹印象:辽代文物精品展(粤博)
中共广东区委旧址纪念馆
朔地恋歌——宁夏岩画特展(南越王宫博物馆)
渝游:重庆大轰炸惨案遗址及抗战胜利纪功碑暨人民解放纪念碑
广东四大名园之佛山梁园
东方博物馆之佛教文化藏品、青铜器及钟表展
万器始祖艺术之源—新石器时代陶器展(广州东方博物馆)
基督教中华传播史(广州东方博物馆)
东方博物馆之陶瓷历史展(汉—现代)
苍松不老—黎雄才作品展(广州艺术博物馆)
惊雷破瓮—廖冰兄晚年漫画作品展(广州艺术博物馆)
品味生活—赵泰来捐赠欧洲工艺品展(广州艺术博物馆)
清风亮节自千春—陈树人艺术文献展(广州艺术博物馆)
陶韵天成—石湾人物陶塑精品展(广州艺术博物馆)
生命的辉煌—纪念赖少其诞辰周年暨《赖少其全集》出版作品文献展(广州艺术博物馆)
针尖上的画意—广绣精品与岭南绘画展(广州艺术博物馆)
自省的书写—陈履生抗疫百字巡展(1—23)(广州艺术博物馆)
自省的书写—陈履生抗疫百字巡展(24—48)(广州艺术博物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