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读书记札荀卿之ldquo卿rd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北京哪家医院好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廖名春、路德斌二位老师最近著作都曾陈由专谈荀子名荀卿、孙卿是尊卿而非字卿的问题,我个人不认同该说,兹提出来供大家批评。

(1)《史记》记人多从习惯而称,其篇题人名更是如此(如《商君列传》《孟尝君列传》),并非“孟子—荀卿”并提就是“卿”一定对应“子”而同为尊号云云,此类思维定势或牛角尖实无根据或道理,否则《老子韩非列传》《孙子吴起列传》是老聃、孙武尊称“子”,而韩非、吴起尊称“非”或“起”了(《平原君虞卿列传》《屈原贾生列传》其“卿”、“生”是时称而非名或字,虞卿是“(拜)为赵上卿,故号为虞卿”)。有人以名行世,有人以字行世,有人以号行世,此皆属正常;《史记》篇名有孔子还有仲尼,因丘是名多自称,而仲尼是字多他称,故名《仲尼弟子列传》不名《丘弟子列传》。

(2)《史记三家注》里荀卿、孙卿、孙卿子之“卿”非名非字而为尊称尊号的唐人说法,远远晚于该“卿”字为荀子字的汉人说法;在没有足够证据否定荀子名况字卿的前提下,实不可从后人新解别解或认为后人新解别解必更高明可取,唐人以荀子尊号为“卿”方曰荀卿、孙卿、孙卿子、荀卿子的说法实是完全想像的、错误的。民国广东廉江人江瑔《读子卮言》一书(年商务印书馆本)指出荀子既尊美为“卿”又尊美为“字”而称“孙卿子/荀卿子”为“不词矣”是未能轻易推翻的。

(3)廖、路二位老师皆引的《史记·项羽本纪》“诸别将皆属宋义,号为卿子冠军”一句不能作为推定荀卿/孙卿/孙卿子/荀卿子尊号为“卿”的根据;先秦没有为学者名人尊号为卿的通例或习惯,尤其是被楚王封为上将军的宋义被尊称为“卿子冠军”实有特殊原因:宋义在秦灭楚前就已任职楚国令尹,令尹相当于宰相职位,故宋义被尊称“卿子”不为过(诸侯王本号公,而公下号卿也),此即荀子《正论》所谓“上为天子诸侯,下为卿相士大夫”之故。

所以,今人不能拿楚末令尹宋义在秦乱时被尊称为“卿子+冠军”来证一个仅在齐国做过学宫祭酒及楚国兰陵县令的荀子称荀卿/孙卿/孙卿子/荀卿子也是因为尊称为卿之故,两者不是一个级别(江瑔《读子卮言》已指出“孙卿非大夫之长”),更不符合礼俗习惯。

(4)至于拿墨翟、宋钘被尊称为“子墨子”、“子宋子”来证其例同于荀子被尊称为“孙卿子”更不可从,苟此“卿”与“子”皆为尊号,则荀子应被尊称为“子孙卿”或“卿孙卿”而非“孙卿子”(孙卿子如孙况子),道理很简单,所据尊称模式得相同方可引以为据嘛;至于墨子、宋子为何之前还加“子”字,是否如加“公”字云“公××”一样只是抬举而已,这修辞方式得另详考。

(5)……(其他驳证理由,待另文专论)

荀子究竟字卿或号卿这一公案,如同荀子所尊之子弓是否是孔子弟子冉雍仲弓公案一样,后人或今人拿荀子以“仲尼—子弓”并举及冉雍(冉仲弓)也谈*治就推定子弓即仲弓,甚至拿《论语》提子路的某章又出现季路讹字之特例以证,此同认为孟荀同传必“子—卿”并号共尊且拿史上有尊号带“卿”字之特例为证。

古“卿”字乃二人围着食器跪席对食之状,颇有钟鸣鼎食时代贵人之象,故称卿多为公室内的名位,拜为客卿同理(孟荀在齐皆曾为客卿类,地位并不算高,钱穆以为孟子在齐未曾仕为卿实谬),无高官重禄的普通人焉得一生尊卿号卿焉(诸侯拜上官为卿,天子称众臣为卿)。

况字有大义,卿字有长义,荀子名况字卿(荀子实姓氏为荀字而非孙字,他处另专论),称字是他人来称呼(称名是自称),西汉兰陵人依然好法荀卿而喜以卿为字(刘向语),如此而已。

(.08.12荀子学园)

荀子姓名再辨正《东岳论丛》/9,人大《中国哲学》/1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荀子廖名春解读家图书馆出版社-08-10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