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讲一位重量级人物。
这个人,伴随着秦朝的兴与亡,盛与衰。
他,使秦帝国统一的步伐,至少提速二十年;扬弃分封,走向郡县,励精图治,中央集权,在他的点睛之下,淋漓尽致,挥洒如金;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轨,高屋建瓴的智慧,令中国大地开出第一朵文明之花。
然而,作为大儒荀卿的学生,他骨子里对权利富贵的追逐与贪恋,毫无底线地摒弃“士”之精诚,与佞臣赵高肮脏龌龊之勾当,直接导致秦代江山,几百年努力,一统天下,二世而亡,真真让老师打脸。
此人,估计大家都猜出来了,楚国上蔡人,姓李名斯。身为一国丞相,终于落魄腰斩。
死不入世家,千古之功勋,流落骂名。
读书人之斯文,于他,真真可怜可兴可叹。
李斯
01一、李斯的价值观,如何看?
李斯年少时,只是个掌管文书的小吏。
他这人,善于思考,尤其生活中的小事儿,他常常可以鸿篇巨制且浮想联翩到个人发展。
绝对是一个有思维的人!
或许,他太想功成名就,念兹在兹。
于是一日,他观察办公室后面茅厕里的老鼠,一个个机警,探头探脑……,此刻,他似乎看明白了什么……,于是思考,这老鼠的命运,本就如此吗?
鼠类,生活在龌龊肮脏之地,吃着恶心吧啦的剩食,人或狗靠近,吓得命都丢掉……,胆小如鼠,东躲西藏,可怜之至,又何来出头之地……。
这件事,让李斯一直觉得,很心酸。
终于有一天,李斯走进大粮仓,顿时发现,仓中之鼠,不慌不忙地趴在积粟最顶端,饿了随意吃上几口,乏了翻身就地打滚,想在哪里撒野,就在哪撒野,一把尿下去,不用畏惧任何人。
皆为老鼠,为何仓中之鼠,却如此安逸,甚至嚣张。难道,真真所处的位置与环境不一样,区别就可以这么不同吗?
命运的交响曲,此刻,在李斯的心里,奏开了一朵又一朵攀云之花。
自那一刻起,小李子,变了。
他决定,要努力往上爬,直到爬到食物链的最顶端,不再仰人鼻息,要真正做自己的主人。
成为一代硕鼠!
彼心灿烂,一出手,就不凡。
于是,李斯跟随大V荀子,学习“帝王之术”。
学成后,他细细思量:当今大势
1、楚王,不足以成事,此人万不能跟。
2、六国,内外羸弱,没有值得跟随之人。
3、秦国,虎狼之师,野心天下,值得一搏。
李斯,是扎扎实实地分析了天下大势之后,才决意要去秦国的。
为人处事,谋定而后动,绝非轻举妄动。
于是,他拜别自己的老师荀子,并留下了一段非常露骨之话。
他说,
老师,学生知道,时机,对于一个人的重要。
所以,我绝不会错过眼下这个时机。
且看当今,诸侯并列,说客当道。
又,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乃关键时刻……,我等布衣,恰是高空振翅,直冲碧野之时。
好男儿,胸中块垒,无所作为,与禽兽何异?
长着人的面孔,却强行直立行走,于人,就是最大之耻辱。我此刻的贫穷,深感不平,不甘。
人在贫贱位置处久,会讨厌这个世界,挞伐功名,标榜自己清净无为……,这并非“士”之本愿……,所以老师,我想去游说西秦,一展我李斯的抱负。
李斯,说得没错。
一身学问,不施展出来,笑傲江湖吗?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这是儒家入世担当的训导。
没有错。
李斯一颗想当大V的心,蠢蠢欲动。
或许,他没有看清自己的底层,有些急,甚至有些不择手段,丧失底线。
他,不太清楚。
荀子,最后说了啥,我们不太清楚。
只知道,李斯此刻,想要出去试试身手,一颗不甘于平凡、贫穷之心,此刻,即将爆发。
02二、秦王青眼,拜为客卿!
到达秦国之后,正巧赶上秦庄襄王崩。
于是,李斯找人打听到:秦相吕不韦正在风头。果断前往,李斯成功位列吕氏门下。
这是第一步。
吕不韦,与李斯聊过之后,非常赏识他,于是,擢拔他当了“郎官”。
所谓郎官,就是有机会,可以和秦王递上话,并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李斯大喜。
这是第二步。
李斯站稳脚跟之后,就寻找机会,和秦王嬴政面对面谏议:
成大事者,等待良机。
无所作为者,错失时机。
时机成熟,人就要学会果断取舍。
秦穆公称霸,始终没有东并六国,为何?
那个时候,诸侯泛众,周德未衰,于是,五霸更迭,遵奉周室。
秦孝公时期,周室衰微,诸侯兼并,秦之外,剩六国。趁此良机,乘胜追击,秦朝才有统一六国的机会。
如今,六国诸侯,譬如我秦之郡县,以大王之贤德,扫除六国,一如灶灰。
灭诸侯,统天下,此乃最佳时机!
如果,不抓住这个机会,待六国强盛,合纵相聚,即使大王有黄帝之贤才,奈何时机一过,最是强求不得。
秦王嬴政大喊妙哉!
于是,拜李斯为长史,权听其计。
秦王嬴政
一边,李斯派说客,持金玉祸祸六国名士,但凡收下财物的,与之暗结联盟。不肯就范的,派出刺客,一剑呜呼,了结后患。
一边,各种手段,只为离间六国君臣,关系一破,秦朝雄兵紧跟其后,一灭一个准,瞬时,秦国土地、威望、气势,一时无两。
终于,秦王拜李斯为客卿,客之至尊者。
故事说到这,相信大家对李斯的能耐,会有一个初步的认知。那就是,目标性非常强,锐意进取,步步为营。
其一番作为的魄力,是充满正能量的,值得我辈学习。所谓值得学习,就是坚定地走在自己人生之“正道”上。
这一点,李斯是对的,也是成功的。
OK,今天暂时到此。明天继续。
在明天的篇章中,我们会说到李斯的千古名篇《谏逐客书》,全篇气势恢宏,铿锵有力。无论文史,皆为典范,值得大家共同学习。
我是“史髻官”,打算用一年时间,干翻《史记》。另外,告诉大家,《汉书》这本大部头,许多文章,80-90%,皆出自《史记》。
也就是说,读烂一本《史记》,为之后《二十四史》,作了一个诚实的奠基。
我们一起加油!一天一点进步!
喜欢文史、纹饰图腾的兄弟姐妹,如有兴趣,可以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