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个医院治白癜风好 http://pf.39.net/bdfyy/bdfzj/上回说到,乾(建)卦中的“龙”,比喻的是君子之“心”,象征的是性命之“命”。
乾卦六句爻辞,讲述的就是君子修心定命的全过程。
一、潜龙勿用
乾卦第一爻,爻辞说“潜龙,勿用”。
“潜龙”,指的是斗建指向丑位时,青龙心宿仍在地平线下的天象(具体可参看本人的周易天文历法密码系列)。
青龙心宿,隐喻的是“人心”。斗建,隐喻的是“天心”。
“斗纲所建,青龙所躔”,青龙在斗建的指引之下,将龙心深藏在地下,象征着君子潜心于渊,凝神内守。
扬雄模仿《周易》而作的《太玄》中便说:
“藏心于渊,美厥灵根”。测曰∶藏心于渊,神不外也。
神藏于心,便是龙潜于渊。故曰“勿用”。
庄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亦是此意。
“勿用”,就要知止。知止方能不殆。不仅老子提倡知止,思孟学派在《大学》也同样以“知止”为修心的第一要务: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二、见龙在田
乾卦第二爻,爻辞说“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见龙在田”,指的是斗建指向寅位时,青龙角宿中的天田星出现在东方地平线上的天象。
孟春正月,斗柄回寅,正是春耕时节。
“土已耕曰田”——青龙所出现的地点,正是耕作后的土地:“田”。
“思耕心上田”这句老话,正好揭示了“田”与“心”的关系。
孟子曰:“心之官则思”。
“田”字加上“心”,正是心之官——“思”字。
“见龙在田”的时节,不仅是农夫们耕种农田的季节,也是君子们耕种心田的时节。
君子们如何耕种自己的心田?要从向“大人”看齐和学习开始。
本句爻辞中的“利见大人”之“见”,是看见,看齐之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君子在修心的初级阶段,离不开对于榜样“大人”的模仿和效法。
什么是“大人”?我们已经说过,修心之人才能够称为大人。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
三、君子终日乾乾
乾卦第三爻,爻辞说:“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夤(厉),无咎”。
这句爻辞中虽然出现“龙”字,但却处处在说龙。
从本爻所对应的天象看,此时斗建卯位,时当仲春二月,“二月二,龙抬头”,二月春分时节,青龙开始登天。
此时,“天心”斗建指向正东方的卯位,而象征着君子之心的青龙“心宿”,正在东北方寅位。
巧的是,寅,正是“敬”的意思。
寅,敬也。《玉篇》
更巧的是,爻辞中用来描述君子的“乾乾”、“惕”、“夤”这三个词,无一例外都是“敬”的意思!!!!
也就是说,这句话的含义是,君子只要始终保持一颗“敬”的心,必然可以心无愧悔,故曰:“无咎”。
四、或跃在渊
乾卦第四爻,爻辞说:“或跃在渊,无咎”。
从本爻所对应的天象看,此时斗建辰位,时当季春三月,银河贴在地平线上,而鲜红耀眼的青龙心宿,恰恰在银河的水面上载浮载沉,故曰“或跃在渊”。
季春三月,青龙“或跃在渊”
妙的是,“或跃在渊”这一句爻辞,连同下一句的“飞龙在天”,都是《周易》的作者在巧妙地化用《诗经》中的名句。
《诗经·大雅·文王之什·旱麓》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岂弟君子,遐不作人。”
《大雅》中的这首诗,是赞美文王之德的诗篇,而诗中的“岂弟君子”所要“作”的人,便是像文王那样的大德圣人,也就是爻辞所称的“大人”。
“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形容的就是大人修心悟道,使得上至飞鸟,下至游鱼,天地万物皆在我心中逍遥自得。
《中庸》便同样引用了这句诗来描述君子的修心之道:
《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郑玄在注解《中庸》中这段话时也说:“言圣人之德,至于天则鸢飞戾天,至于地则鱼跃于渊,是其明著于天地也。”
五、飞龙在天
《乾》卦第五句爻辞:“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从本爻所对应的天象看,此时斗建巳位,青龙全体现于东南方,古人谓之“龙见”。
《左传》云:“龙见而雩”,杜预注:“龙见,建巳之月。苍龙宿之体昏见东方,万物始盛,待雨而大,故祭天,远为百谷祈膏雨。”
爻辞说的“飞龙在天”,指的正是这个“龙见”的天象。
正如前文所述,“飞龙在天”这句话,其实是《周易》的作者巧妙地化用了《诗经》中的“鸢飞戾天,鱼跃于渊”。
这句诗,被概括成“鸢飞鱼跃”,描述的就是君子修心得道,达到“万物皆备于我”的美妙境界。
庄子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说的同样是这个境界。
达到这个境界的的,才是真正的“大人”。
韩愈手书的“鸢飞鱼跃”
荀子在《解蔽》中,也对这样心灵修养极高的“大人”表示了高度的赞赏(原文较长,但因为很经典,舍不得删减,兹录如下):
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壹而静。心未尝不臧也,然而有所谓虚;心未尝不两也,然而有所谓壹;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志也者,臧也;然而有所谓虚;不以所已臧害所将受,谓之虚。心生而有知,知而有异;异也者,同时兼知之;同时兼知之,两也;然而有所谓一;不以夫一害此一谓之壹。心卧则梦,偷则自行,使之则谋;故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不以梦剧乱知谓之静。未得道而求道者,谓之虚壹而静。作之:则将须道者之虚则人,将事道者之壹则尽,尽将思道者静则察。知道察,知道行,体道者也。虚壹而静,谓之大清明。万物莫形而不见,莫见而不论,莫论而失位。坐于室而见四海,处于今而论久远。疏观万物而知其情,参稽治乱而通其度,经纬天地而材官万物,制割大理而宇宙里矣。恢恢广广,孰知其极?睾睾广广,孰知其德?涫涫纷纷,孰知其形?明参日月,大满八极,夫是之谓大人。夫恶有蔽矣哉!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本句爻辞中的“利见大人”,“见”字应该读作“现”,是出现之意。这意味着君子从第二爻中向“大人”看齐的阶段,发展到自己也成为了“明参日月,大参八极”的“大人”。因此,本卦中的两句“利见大人”看似相同,境界却迥然不同!
六、亢龙有悔
《乾》卦第六句爻辞:“亢龙,有悔”。
从本爻所对应的天象来看,此时斗建正南方午位,时为仲夏之月。
《月令》曰:“仲夏之月,昏亢中”。
因此,“亢龙”之“亢”,首先隐喻的就是青龙的亢宿。
仲夏五月的黄昏,东宫青龙的亢宿和天心斗建的方向一样,都指向了正南方午位。
午者,忤逆也,“亢”字通“抗”,本身也有忤逆违抗之意。“抗龙”不是字面上的与龙相抗,而是君子违背了自己的本心之意。任何人做了违心之事都不会好过,故爻辞曰“有悔”。